一、Safety Data Sheet是什么意思?
Safety Data Sheet是安全数据表的英文全称,简称SDS。Safety Data Sheet是化工品生产制造、商贸、销售企业按法律法规强制要求向下游客户和群众所提供的相关化工品特点的一份综合型技术资料,涵盖了化工品成分信息内容、物理化学主要参数、爆燃特性、毒副作用、污染环境,及其安全操作方法、存放标准、泄露应急处置、运送政策法规规定等方面信息内容。
Safety Data Sheet做为传送化工品物理化学伤害等信息的传递,伴随着世界各地对化工品安全监督管理的制度化基本建设重视度的提升,Safety Data Sheet在化学品安全管理方法中的重要性变得更加关键,已经成为化工品需要具备的技术资料。在很多国家,化工品及其带有化学物质的商品具有合规Safety Data Sheet,及在该类商品全部生命期使用及传送SDS是一项政策法规规定,如欧盟国家REACH政策法规、我国《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和《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等等都给出了相对应规定。
Safety Data Sheet的常见误区:
随着化工行业的发展以及各个行业对化学品的要求越来越细分,很多“生产企业”并不重视或者没有能力编制Safety Data Sheet,如何快速判断Safety Data Sheet是否合规。
1. 看条目。老旧版本的 SDS 是 8 大项或者 9 大项(8 大项+其他),一般是网上找的或者很早之前编制,根据 GB 16483-1996 编写的。
2. 看第二项。
• 第二项是成分/组成信息的,是根据 GB 16483-2000 编写的,也属于老旧版本。新版本是危险性概述(根据 GB/T 16483-2008)或危险标识(根据 GHS 10)。
• 第二项有危险性描述,没有象形图的,也是不符合的。
3. 查 CAS No. 看是否跟危险性概述一致,主要成分在第 9 项是否一致。与第4,第5 是否要求是否一致。
总之,需要前后对应,以及第 15 项的法规信息是否已经更新以及齐全,如加压气体瓶装的是否包含了特种设备相关的法规。
MSDS翻译的主要受众不是普通的使用者,而是经常与这类危险品接触的使用者。因此,编写MSDS翻译的语言也非常重要。
目前大部分国家的MSDS翻译相关法规都要求MSDS翻译需要用本国的官方语言编写,有些要求官方语言加英语双语。即到达主要受众手里的化学品安全说明书,需要使用其所在国家的官方语言,这是MSDS翻译编写语言的核心。如化学品最终出口到英美国家,员工拿到的MSDS翻译应该是英语的,出口到日本,需要用日语,出口国是挪威,需要用挪威语,出口到加拿大,MSDS翻译需要同时提供英文版和法文版的。
国内出口企业如何确定MSDS翻译编写语言?
1、首先,查看采购商的需求。MSDS翻译编写的责任人是生产商和进口商。换句话说,MSDS翻译编写的最终责任人并不是国内出口企业而是国外的进口商。采购商采购产品可能销往一个或者更多国家。所以还是以采购商的需要为前提。
2、如果采购商没有特别的需要,生产商可以按照平时商业活动中所使用的语言进行编写。大部分情况下,英语居多。
国内企业进口化学品时MSDS翻译需要注意什么?
很多企业在进口化学品时拿到MSDS翻译就觉得没什么事了,其实不然。如果MSDS翻译是其他语言的,需要将其MSDS翻译成中文再传递给使用者。且需要确保该MSDS翻译过来的中文要和原始文件一致。
三、染发剂中苯二胺MSDS认证
染发剂是一种化学合成物品,里面含有某些化学物质是对身体有害的。目前市面上所有的染发剂都是化学合成物,里面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这些有害物质会诱发人体细胞的突变,从而引发癌症。
苯二胺(CAS:106-50-3):
根据日本厚生劳动省对其危害判定:
危险性类别 | 危险说明代码 |
急性毒性-经口,类别3 急性毒性-吸入,类别3 皮肤腐蚀/刺激,类别2 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B 呼吸道致敏物,类别1 皮肤致敏物,类别1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1(心脏、肌肉、肾脏)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1(肝脏、神经系统、肾脏) 特异性靶器官毒性-反复接触,类别2(心脏、肌肉) | H301:吞咽会中毒。 H331:吸入会中毒。 H315:造成皮肤刺激。 H320:造成眼刺激。 H317:造成轻微皮肤刺激。 H334:吸入可能导致过敏或哮喘病症状或呼吸困难。 H370:对器官(心脏、肌肉、肾脏)造成损害。 H372:长期或反复接触对器官(肝脏、神经系统、肾脏)造成损害。 H373:长期或反复接触可能对器官(心脏、肌肉)造成损害。 |
就目前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对其判定为:致癌第三组类-致癌性未知,现有的证据不能对人类致癌性进行分类。
不过染发剂中的苯二胺在国家标准之内,一次两次是完全没有问题的,如果多次频繁的使用,就会有致癌的可能。所以为了以防万一,远离癌症的侵袭,还是要将染发的次数控制在一年两次以内。
目前我国对染发剂中对苯二胺的含量限定不得高于6%,如果想要染发,建议选择正规的染发剂,并仔细阅读其成分表。不要迷信所谓的“纯天然植物”染发剂,目前市面上的染发剂都是化学成分。染发前还要仔细检查头皮是否有伤口,皮炎等,如有上述情况,则不应染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