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底至2016年初,L集团旗下负责手机业务的L集团移动公司,实际控制人宣布完成A轮融资5.3亿美元,并且L集团移动公司宣布2015年手机销售量超过400万台。对于2014年成立,2015年发布第一款手机的L集团移动公司来说,该数据不可谓不漂亮。与此同时,L集团移动关联公司股价在A股市场非理性繁荣背景下创下历史新高。在此大背景下,智能手机供应商对L集团移动公司可谓是趋之若鹜,谁都不想错过一个潜在的巨无霸买方。

然而地基不牢固的大厦终有倒塌的一天

2017年初,L集团移动公司陆续被爆出拖欠供应商货款,部分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广东分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投保的供应商开始通报可能损失,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迅速成立由理赔专家等组成的专案组,着手处理L集团移动公司拖欠的案件。最终,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在L集团移动公司拖欠供应商货款项下,赔付了供应商大约1.7亿人民币。其中,国内知名的触控设备和微型摄像模组制造商信利光电获得赔付超过1亿人民币,该赔款的获得使得该厂商的应收账款损失大幅减少,并为其2017年三季度的扭亏奠定了基础。

L集团移动公司的违约,严重侵蚀了部分上市公司、拟上市公司的利润,甚至给部分中小供应商带来了灭顶之灾。大买方风险不容忽视。

没有大而不倒的企业

马云说,没有大而不倒的企业,只有好而不倒的企业。笔者深以为然。自身不够好的企业,哪怕规模再大,也可能是一颗地雷。美国安然公司、美国通用公司、美国雷曼兄弟等企业的破产就是最好的例证。大买方固然能带来大量的业务,与此同时,更需要理性地去判断大买方是不是好买方。

健康的现金流是付款的第一保障

L集团移动公司,无论从其所在的L集团体系还是其自身的出货量来看,都算是大企业,同时具有一定的融资能力可以提供一定的资金支持。但L集团移动公司采取的低于硬件成本销售的模式,对现金流的要求特别高,只有在智能手机作为入口能够带来足够的服务收入情况下,才具有可持续性。L集团移动公司因入不敷出,且发展过程中融资变得愈加困难,最终出现了资金链断裂。

判断买方资质时,需要重点评估其是否拥有健康的现金流,这是买方短期内顺利回款的第一保障。

自然人个人担保可能是空头支票

合作初期,不少供应商对L集团移动公司的资质和前景产生过怀疑。为打消供应商的疑虑,L集团移动公司实际控制人以个人名义在L集团移动公司项下给部分供应商提供了付款担保。个人担保,固然以自然人资质为基础,自然人资质则主要体现在其拥有的资产情况。L集团移动公司实际控制人拥有的主要资产为上市公司L集团网络公司的股权,但实际上,其将绝大部分的股权都做了质押,比如2015年底和2016年底,其质押的股权比例分别高达85.9%和89.9%。该个人担保背后,实际没有足够的资产支撑,拿到这样的个人担保,事后看来,供应商获得的更多是心理安慰。

有些风口上的猪可能会摔死

小米创始人雷军有个著名的言论,即站在风口上,猪都可以飞。实际上,雷军表达该观点的前提是,猪也要是练过的猪,会飞的猪,而不是机会主义的猪。不可否认,L集团体系的每个板块几乎都在当时的风口上,比如L集团网络公司在“互联网+”的风口上,L集团在互联网电视的风口上,L集团体育和L集团影业在大文娱的风口上,L集团移动公司在智能手机行业的风口上。问题在于,L集团体系过于庞大,资金支持上各板块业务之间需要非常紧密的联系,但各板块无法充分联动产生“1+1>2”的效果。结果是,L集团体系不但无法在风口上翩翩起舞,反而在风口上重重地摔了下来。

面对位于风口上的“新业态”买方,供应商需要擦亮自己的眼睛,认清楚哪些是有实力的猪,哪些可能是会被吹落的猪。

选好降落伞,以便风险发生时安全着陆

当大买方要倒下的时候,平时再多的私人交情也难以换回实实在在的回款。提前选好降落伞,方能在大买方发生违约时留足缓冲的空间。

实际交易中,如直接交易对象为大集团中资质较弱的主体,最好能够拿到资质较好的主体提供的付款担保,或者直接调整交易对象。对于没有集团背景且资质存疑的买方,最好采用比较安全的结算方式。此为第一层防护。

为防患于未然,将风险转嫁至第三方,比如贸易项下将应收账款做信用保险安排,一旦发生风险可以通过从保险公司获得赔付来弥补损失,保住利润。此为第二层防护,也是终极保护伞。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1787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