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加入WTO和国际贸易接轨以后,在内外因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的外贸出口快速增长。正所谓,大国发展,主因在内部,小国发展,主因在外部。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在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指引下以跨国公司主导的第三次全球化浪潮是外部因素球中国作为一个世界性大国,内部因素是主要的,80年代,邓小平作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的正确判断。积极主动融入世界贸易体系,提前布局,政策扶持。另外,得益于中国的人口红利,中国的外贸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城市化把沉睡在一亩三分地上的农村劳动力释放出来,农民工群体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祖国的发展做出了具大的历史贡献。另一方面,1999年大学扩招培养了一大批脑力劳动者,英语4级基本是大学的标配,找一份外贸业务员的工作,对外沟通基本够用。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邓小平

公开数据显示,早在2018年,中国的进出口总额已经达到了4.6万亿美元,成为名副其实的全球第一贸易大国,带动直接和间接就业人口1.8亿人以上。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3月27日,中国的进出口企业数量为641万余家,其中广东省的外贸企业最多,达182.3万家,占比28.4%;江苏省、浙江省的外贸企业数量分别排名第二、第三位。

假设平均每一家外贸企业配有5名业务人员,从事外贸业务的销售人员将达到3000万之多。另一个数据,阿里巴巴国际站目前有20万卖家,如果每一家公司有5名业务员,从事阿里巴巴的外贸业务员就有100多万人,不管从哪个角度看,国内外贸从业人员的数量都是非常庞大的,远远多余IT从业人员。

本人从事外贸工作多年,涉及过多个行业,大小公司都待过,有过创业和海外常驻的经历。见证过一个个行业和公司的兴衰更迭,乃至个人的起起伏伏悲悲喜喜。一直走在奋斗的路上,同时也在不断思索行业的未来,世界在向前发展,如何把个人的发展和时代的发展紧密结合是我写这个专栏的核心诉求。看过许多写外贸的文章,技术层面的很多,更多的是术的层面的阐述,至今没有发现有书籍是从本体论的角度论述外贸业务员该如何拓展业务。

本人写作的一大特点就是从大历史观和政治的角度首先剖析经济发展和行业发展,然后在大的经济环境下个人的奋斗如何赶上历史的进程,最后才是技能方面的分享。和其他书籍不同的是,本人的业务技能分享更侧重逻辑层面,期望告诉你们为什么这样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希望可以达到以不变应万变的效果。

说个小故事:

有一个北京人,1984年为了圆出国梦,卖了鼓楼大街一个四合院的房子,凑了30万,背到意大利淘金。风餐雨宿,大雪送外卖,夜半学外语,在贫民区被抢7次被打3次,辛苦节俭,如今已两鬓苍苍,30年了,终于攒下100万欧元(人民币768万)打算回国养老享受荣华。一回北京,发现当年卖掉的四合院现中介挂牌8000万,刹那间崩溃了…

或许,人一生多半是瞎忙,有的时候必须承认选择大于努力。这位北京人辛辛苦苦几十年到头来发现还不如当时留在北京走得快,改革开放40年正式中国火箭般发展,改天换地的四十年,美国每年的GDP增长如果能达到3%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但是中国在90年代和加入WTO以后每年的GDP经常超过10%,90年代经常听到“经济过热”这个词,即使到了现在中国每年的GDP增长也在6%左右,如果把在美国奋斗比喻成乘坐绿皮火车,那么在中国就相当于时速200km/h以上的动车,这就是平台的力量,开汽车的永远快过骑自行车的。有的时候不是努不努力的问题,而是你的平台支持你能走多远,什么是平台?一个行业,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团队都可以是你的平台,所以在谈努力奋斗之前,建议先找准方向,选准平台。平台决定了是事半功倍还是事倍功半。虽然说努力的人往往结果都不会差,但是方向不对,往往要付出更多的血和泪。首先,国家这个是没得选了,毕竟生活在国外的,或者准备去国外发展的不是我的目标读者,关于如何选择行业和公司,个人的一些经验可以分享一下。

在国内从事外贸行业或者海外市场拓展的从业人员,可以关注我。会不定期更新行业信息和业务技能培训,另外,还有很多公司的内推机会和内部培训资料。微信:wentao2020plus,添加请备注姓名-职务。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44203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