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贸易中,海运因成本低、运量大成为主流运输方式,但看似简单的“海运”背后,实则涉及数十项费用环节。许多货主和外贸新人因不了解费用结构,常被“隐形收费”打个措手不及。本文将拆解海运全流程费用,助你避开坑点,精准控制成本!
一、起运港费用:发货前的“固定开销”
从货物装箱到上船前,起运港产生的费用往往由发货方承担(FOB条款下)。主要包含以下项目:
(1)订舱费
向船公司或货代预订舱位的费用,通常按集装箱类型(20GP/40HQ等)收费。
(2)码头操作费(THC)
港口装卸、吊柜等操作费用,国内港口约¥500-800/柜。
(3)文件费(DOC)
(4)报关费出口
报关服务费,一般¥200-500/票,需另付查验费(如遇海关查验)。
(5)VGM称重费
集装箱强制称重费用,约¥50-100/柜。
(6)拖车费
从仓库到港口的运输费用,根据距离和箱型浮动(如深圳到盐田港约¥1000-2000/柜)。
Tips:FOB条款下,拖车费可能由工厂支付,需提前明确责任划分!
二、海运费:核心成本与附加费的博弈
海运费主要由“基本运费+附加费”构成,受航线、季节、油价等因素影响波动大。
1.基本运费(Ocean Freight):船公司收取的主干线运输费用,按集装箱类型报价。
以下为部分航线参考费用(以20GP为例):
日韩航线:100−300/柜
欧洲航线:800−1500/柜
美加航线:1500−3000/柜
中南美航线:2000−4000/柜
2.燃油附加费(BAF):因油价波动收取,约占总运费10%-20%。
日韩航线:50−100/柜
欧洲航线:200−400/柜
美加航线:300−600/柜
中南美航线:400−800/柜
3.货币调整费(CAF):汇率波动导致的成本补偿,常见于欧元区航线,费率约为基本运费的5%-10%。
4.旺季附加费(PSS):节假日(如圣诞节)或出货高峰期临时加收。
日韩航线:50−100/柜
欧洲航线:200−400/柜
美加航线:300−500/柜
中南美航线:400−600/柜
5.港口拥挤附加费(CGS):目的港拥堵时征收,如美国洛杉矶港常发生。
美加航线:200−500/柜
欧洲航线:100−300/柜
关键点:签订合同时需确认附加费是否包含在报价中,避免“低价吸引,后期加价”陷阱!
三、目的港费用:收货人的隐藏账单
货物到港后,目的港费用通常由收货人承担(CIF/DDP条款除外),常见项目包括:
换单费(B/L Fee):换取提货单的费用,约50−150/票。
码头操作费(THC/DTHC):与起运港类似,欧美港口收费较高(如美国约200−400/柜)。
仓储费(Demurrage):集装箱滞留港口的超期堆存费,前3-7天通常免费,超期后每天50−200递增。
内陆转运费:从港口到最终仓库的运输成本,如美国铁路转运费可达$2000+/柜。
案例警示:曾有客户因未及时清关,滞箱30天被收取$5000+费用,远超货值!
四、其他潜在成本
1.滞箱费(Detention Charge):超期未归还船公司集装箱产生的罚款(按天累计)。
2.改单费(Amendment Fee):修改提单信息的费用,约50−100/次。
3.战争风险附加费(WRS):途经红海、黑海等冲突区域时加收。
4.检疫处理费:木质包装需做熏蒸处理,约100−200/柜。
五、省钱攻略
1.合理规划装箱拼箱(LCL)
适合小批量货物,整箱(FCL)需精确计算装载率,避免“半柜浪费”。
2.锁定长期协议
与货代签订年度合约,可稳定海运费并减免部分附加费。
3.关注“全包价”陷阱
部分货代报价包含不清晰,需明确是否覆盖THC、DOC、封条费等。
4.购买运输保险
保费约为货值的0.1%-0.3%,可规避货物损失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