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周期内,预计运价将回归到相对合理的区间水平。
班轮公司已经意识到,合理的运力管理是实现盈利目标的有效手段。但随着运价的持续上涨,市场已出现多个下行因素。
根据海上丝路贸易指数(STI),受全球疫情影响,今年1-8月,我国水路集装箱类出口贸易额同比下跌5.3%。同时,多家班轮公司的财报也显示,货运量普遍下跌,其中,赫伯罗特上半年货量下降4%,马士基第二季度货量同比下降16%,阳明海运第二季度货量缩减15%。
虽然全球海运集装箱货运量下降,但班轮公司经营状况却明显改善,海运费的上涨,是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9月11日,宁波出口集装箱运价指数综合指数,报收于1224.3点,创下2012年8月以来的最高值。几乎所有国际主要航线运价,均已高出去年同期,美东、美西、南美西、南非、澳新等航线运价,甚至达到历史最高值。
前期“宅经济”产品、防疫用品等需求的拉动,以及第三季度传统航运旺季下,圣诞节、感恩节对出运需求的带动,固然对运价的上涨有一定的支撑,但主要还是得益于班轮公司有效的运力调控措施。
裁撤运力助推运价,何以顺利推进?
在第二季度疫情暴发的高峰期,有别于以往在需求下降时,降价揽活的做法,班轮公司实施了撤运力、保运价的措施。
以运力基数最大的亚洲-欧地、亚洲-北美航线为例,今年4月和5月,亚洲-欧地/北美航线分别停航92个和105个航次,停航运力分别占正常运力的27%和24%。
随着市场频繁出现舱位紧张,甚至爆舱的情况,海运费顺势上涨,班轮公司减少停航航次,并投入一定规模的加班船以满足货量需求。
8月,亚洲-欧地/北美航线,仅停航29个航次,停航运力占正常运力的比率下降至7%。其中,爆舱严重和运价涨幅明显的美西、美东航线,仅停航1个和3个航次。
近期,班轮公司公布的停航信息显示,由于考虑到国庆假期需求下降的影响,停航规模有所扩大。
近年来,班轮公司不断尝试调整经营模式,并购活动频繁,并开展航运联盟化运营模式。目前,全球集装箱班轮运输市场上,几乎被三大联盟掌控。
联盟化运营,一方面使班轮公司间通过共享舱位,减轻揽货压力,同时增强了话语权;另一方面,强大的联盟优势,为独立运营的航运企业进入主干贸易航线带来障碍,使联盟对运力和运价的调控,更为便利。
与此同时,数字化技术的发展,也帮助班轮公司提前锁定货量。
班轮公司聚焦航运业数字化发展,着重建设在线交易平台。行业巨头马士基、中远海运、长荣海运、赫伯罗特等班轮公司,已推出在线订舱平台。
其中,马士基推出的Maersk SPOT即期运价在线订舱的份额,已经占到了其所有上船短约货量的41%。客户可提前一个月通过线上订舱,Maersk SPOT一方面向越早订舱的客户,提供越有优势的海运价格,一方面在市场舱位供不应求的环境下,较传统线下订舱更能保证舱位供给,以此吸引客户进行线上订舱。
但同时,线上订舱又为客户设定无法履约的违约金条款,较线下订舱模式(可任意取消订单)大大降低了客户订单取消率。
近日,马士基又推出Maersk Spot Flex测试版,进一步吸引客户进行线上订舱。
可见,班轮公司通过在线订舱模式,预先能够更快、更准确地掌握原来难以监测的短约货的揽货情况,为后期安排运力提供支撑。
而在运力控制方式上,班轮公司当前更多采用停航、跳港、大船换小船、加班船等灵活形式,而非之前常用的撤线、加线的方式,使班轮公司能及时根据货载情况,实施运力调配方案,最终保障运价水平,稳定在一个区间内。
运力管理将常态化,运价已现上涨阻力
通过今年以来的实践,班轮公司意识到,合理的运力管理,是实现盈利目标的有效手段。前期班轮公司主要着力欧地、北美航线,目前通过大船换小船的运力缩减措施,也开始在运力基数排名靠前的南美航线发力。
截至目前,南美东、南美西航线市场订舱价格分别处于3515美元/FEU、5050美元/FEU的水平,同比分别上涨64.5%、177.3%。
尽管随着目的地疫情的缓解,运输需求大幅上涨,航线爆舱频繁,但班轮公司仍将加班船投放计划,放在了10月中旬后。
预计撤运力、保运价,将成为班轮公司的常态化策略。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日前市场上已出现多个运价下行因素。
其一,目前多条航线运价已刷新历史高位,其中,美东、美西航线6月以来已长期高位运行,国内外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均由于物流成本的显著上涨,加大了经营负担,持续承压之下或抑制部分贸易运输需求。
特别是第四季度后,市场在经历了现阶段的出运高峰后,会进入传统淡季。
其二,持续高运价和外贸企业对降价的强烈呼吁,已引起各个国家或地区主管机关的介入和调查,目前已在一定程度上对运价上涨带来阻力。
9月中旬,国内有关部门对涉及美线的班轮公司进行了座谈,要求班轮公司对其运价进行备案,进一步规范收费行为,同时完善运力、航线和班期的备案。
座谈会后,多家班轮公司已暂停北美航线9月15日涨价(原公布涨价500美元)、部分班轮公司缩减涨价幅度至300美元。
回顾历史,为打击恶性低价竞争和“零负运价”行为,2017年2月21日,交通运输部印发“对14家国际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违反运价备案的违法违规行为处罚”的决定,并对其中违法情节严重的8家班轮公司,进行了约谈。
以此推测,相关政府部门必将持续重点关注班轮公司行为,或将出台具体监管措施。
同时,美国联邦海事委员会(FMC)也聚焦运价飙升的跨太平洋航线,调查班轮公司可能存在的违反竞争法的行为。并表示,如果有证据表明,班轮公司的行为可能违反《航运法》的相关竞争标准,FMC将立即寻求与班轮公司解决这些问题,如有必要,将禁止不符合规定的联盟协议继续运作。
集运市场整体运力规模,仍处于供大于求的情况,且短期内不会改变。长周期内,特别是在政府相关机制的约束下,预计运价将回归到相对合理的区间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