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开年至今,美国关税持续动荡,全球消费市场日益复杂,让跨境卖家们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而如今,靴子终于落地。

4月2日,特朗普正式签署行政令,宣布从2025年5月2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2:01开始,取消针对中国(含香港)低价值商品的T86免税清关政策

并且还宣布对贸易伙伴征收“对等关税”政策:设立10%的“最低基准关税”,对中国商品在现有20%关税基础上额外加征34%特别关税,累计税率高达54%!若涉及汽车出口,还将额外增加25%关税,整体税率飙升至79%。

4月7日,特朗普在Truth Social再次发文称,如果中国不在4月8日之前撤回其在长期贸易滥用基础上额外增加的这34%关税,美国将于4月9日起对中国加征额外50%的关税

一、此次政策核心

01 5月2日正式取消T86免税政策

在美国商务部长通知已建立足够的系统来收取关税收入后,特朗普将从2025年5月2日美国东部时间凌晨12:01开始,终止对来自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中国香港的涵盖商品的免税最低限度待遇

1. 国际邮政网络以外的进口货物:若商品价值在800美元及以下,并符合最低限度豁免条件,则需缴纳所有适用的关税,并按照相关入境及支付程序办理;

2. 通过国际邮政网络寄送的商品:若商品价值在800美元及以下,且符合最低限度豁免条件,则须缴纳30%关税或每件25美元(自2025年6月1日起,税率提升至每件50美元)。该规定将取代此前所有已执行的关税政策。

此外,公告明确要求承运方需向美国海关和边境保护局(CBP)提交详细的货运信息,并缴纳相应关税,同时维持国际承运人保证金,以确保税款及时支付。CBP可能还会要求部分邮件包裹按照正式清关流程办理,而非执行特定税收优惠政策。

值得注意的是,最新行政令要求美国商务部长在90天内提交评估报告,评估该命令的影响并考虑是否将这些规则扩展到来自中国澳门的包裹

02 4月5日征收10%的基准关税

与此同时,特朗普还签署了两项关于“对等关税”的行政命令,宣布对所有贸易伙伴设立最低10%的关税标准,而部分国家和商品则将面临更高的税率

其中,符合墨西哥加拿大和美国之间USMCA自由贸易协定的商品除外(不符合规定的商品将继续按25%的税率征收)。其它国家商品的进口商将于美国东部时间周六(4月5号)凌晨12:01开始支付10%的基准关税

03 4月9日推进对等关税政策

同时,特朗普将包括中国在内的约60个国家列为“最严重违规者”,并表示这些国家将被征收的关税税率是他们对美国关税的一半。这些税率调整覆盖范围广、力度空前,涵盖多个主要出口国和制造中心

这些对等关税将于美国东部时间4月9日凌晨12:01生效。其中对中国征收关税为34%,加上2月份累加的20%,代表美国将对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54%的总关税

由于中国对美国商品加征34%的关税反制,特朗普再度抛出关税升级威胁,表示如果中国不撤回额外增加的这34%关税,那美国将于4月9日起,对中国商品加征额外50%关税

04 其它附加特殊条款

另外,美国宣布对进口汽车加征的25%关税将于4月3日开始。还将覆盖所有进口电脑,包括笔记本和台式电脑。

汽车关税将涵盖汽车、轻型卡车、发动机、变速器、锂离子电池以及轮胎、减震器和火花塞电线等较小的零部件。其中针对汽车零部件的关税将不迟于5月3日开始征收。

二、对跨境行业有哪些影响?

对中国卖家而言,此轮关税政策的落地无疑将带来多重冲击,面临着成本、库存与消费端的“多重压力”:

01 关税成本翻倍与利润压缩

T86清关政策取消后,卖家需通过T01(标准报关)或T11(简易报关)模式清关,需缴纳基础关税、301条款加征7.5%关税及新政策下的额外关税,总税率可能高达20%-46%。以150美元商品为例,关税成本将从0增加至34.5-69美元,直接挤压利润空间

为了维持利润,卖家可能需要减少其它方面的成本,或者提高产品售价,价格优势不再,从而流失大量订单

02 物流时效延长与滞留风险

海关审查趋严,可能导致查验率提高、文件要求增加,影响时效。T86清关平均1-3天完成,而T01模式需7-10天,且因海关审查趋严,可能再延长3-5天。小卖家若未及时调整物流方案,可能面临库存积压和客户流失

卖家需要多渠道物流对比T01、T11、海外仓的综合成本,选择最优方案。但有些品类并不适合提前备货到海外仓。例如季节性强、更新换代速度快以及低频长尾的商品,可能会导致库存积压,增加运营成本和风险

03 中小卖家退场,行业加速洗牌

跨境小包的免税红利逐渐消失,卖家的运营成本进一步推高,利润空间遭到大幅压缩。在这一轮全球政策收紧潮中,中小卖家正迎来前所未有的生存挑战。

这些变化可能会导致跨境电商行业的洗牌,那些能够适应新政策、找到有效应对策略的卖家可能会获得更大的市场份额,而那些无法适应变化的卖家可能会被淘汰

三、跨境卖家该如何应对?

如今,T86 政策取消已既定事实,跨境免税时代或宣告正式终结。但也有行业人士表示,1个月后或许还有新的缓冲期,但取消只是时间问题

形势依旧紧迫,跨境卖家更需兼顾短期应对与长期规划策略,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在变化中寻找新的发展方向,可参考以下应对措施:

01 优化供应链,降低成本

重新评估产品成本,包括原材料、生产、运输、关税等所有费用,以确定合理的销售价格。优化产品结构,选择高附加值且时效性要求相对宽松的产品以吸收关税成本

强化品牌建设与知识产权布局,提升溢价能力。重新评估和优化供应链,寻找更具成本效益的供应商和生产方式。

02 多元化物流布局

海外仓发货的卖家受关税豁免取消的影响较小,因为其商品以B2B模式批量进入美国时已缴纳关税。因此,卖家可以通过分散物流渠道和探索第三方海外仓合作,提前备货,减少直邮小包的依赖

选择性价比高的物流方案,优化流程,降低成本。在东南亚、拉美低税率地区建中转仓,分散供应链风险,规避美国直接清关压力。

03 开辟多元化海外市场

卖家可以拓展日韩、东南亚、中东、中亚、南美等新兴市场,以应对风险,保持增长动力。通过在不同地区和平台布局,可以此为契机,分散市场风险,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

或者拓展销售渠道,可尝试建设独立站、开拓线下渠道等,增加产品销售途径。

04 加强本土化策略

同时,利用本地资源降低成本,并通过本地化营销策略提升品牌影响力。可以考虑以美国公司注册主体入驻本土电商平台如亚马逊沃尔玛等,或开拓线下渠道,布局本土多平台运营,增强品牌粘性,减少单一依赖。

在海外设立公司还能享受当地的税收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运营成本。但在注册海外公司时,企业需充分了解当地法律法规和税收政策,确保合规运营,如有需要可咨询跨规盈

四、最后的话

无论如何,这一波关税“地震”,正在重塑跨境出海的地基,也倒逼中国卖家加快迈入更成熟、更精细化的全球化阶段。

随着美国对中国跨境贸易的管控进一步收紧。在成本重构的阵痛期,精细化运营、合规化管理和供应链韧性将成为跨境卖家的生存关键。

相信中国卖家的核心优势并非单纯低价,而是供应链效率+数字化能力,会在这涅槃之机,探寻出新的发展机遇。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8397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