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某韩资企业A公司收到海关《稽查结论》,认定企业对外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与进口货物无关。
至此,历经近一年时间,A公司成功应对海关针对特许权使用费采取的主动披露和稽查程序,避免为之前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补税500余万元,同时也避免了今后每年约200万元的税款压力。
“特许权使用费”、“主动披露”、“海关稽查”,最近一段时间里,进出口企业或多或少对这些都有所耳闻,有的可能已经有过直接的接触,更有甚者,为此付出了数十万、数百万……的代价。
因此,相信不少企业都会关心这样的问题:A公司同样因特许权使用费面对海关的主动披露和稽查,为什么能够一路顺利走过来?这里有什么秘诀吗?
2017年8月,A公司所在地海关组织关区几十家企业开会,要求企业自查支付特许权使用费与进口货物情况,3个月内完成自查,并向海关递交《主动披露报告》,海关会根据企业自查情况,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的稽查行动。
这里先讲一个小插曲:会议过程中以及会后,A公司的工作人员与其他几家参会公司人员沟通得知,大家毫无例外都对外支付特许权使用费,且都有进口,众人无不惊讶于海关“定位”之准,因为海关掌握企业进口记录好理解,但问题是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的企业在进口企业中占比相当小,海关是如何在众多的进口企业中如此精准地锁定支付特许权使用费的企业的呢?
关于这一点,我们在与A公司交流中解答了大家的疑惑:海关是通过与银行、外管、商务等口岸部门的信息互换和共享,事先准确地了解了企业签订特许合同和支付费用的情况,并结合海关掌握的进口记录,才得以如此精准地锁定目标。
这里需要提醒企业,千万不要再停留在过去的印象里,以为特许权使用费的支付无需经过海关,就认为海关不可能掌握支付的情况,掩耳盗铃甚至故意隐瞒,都将使企业遭受除了通常补税之外更加严重的处罚。
A公司对海关的要求十分重视,一边学习海关相关规定,一边在公司内部进行自查。过了大约一个月左右,公司感到越学越糊涂,越查越心虚。
第一步,公司可以确定签订《技术援助协议》并按照约定每年计提、支付技术使用费的事实确实存在;
第二步,公司也可以确定有进口原材料、设备和零配件等;
第三步,就走不下去了,因为此时出现了两种声音:
一种声音是,有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又有进口货物,就要对特许权使用费补税,这样的话,公司这一次就要为过去3年支付的特许权使用费补税500余万元,而且,今后每年还要因此多交税200余万元,这显然是企业无法承受的巨大压力;
另一种声音是,支付特许权使用费并且有进口货物,并不必然就要为特许权使用费交税,按照规定,只有在两者之间存在特定关系时才需要交税,也就是说,还存在企业不需要补税的可能,企业当然希望能够争取。
面对这两种声音,A公司上下一时无法形成一致意见:
如果主动报告说特许权使用费不应补税,担心一旦海关不接受,不仅补税免不了,据海关讲还要增加滞纳金和罚款;可如果决定报告说应当补税,又实在承受不起。最令A公司感到纠结的是,无论哪种声音,听上去似乎都有些道理,又似乎都没那么有把握。
A公司并不想凭空预设一个不补税的方向,因为公司清楚,没有把握地向海关报告不补税的意见,不但免不了补税,还可能招致额外的处罚;但公司也不想稀里糊涂地主动报告补税,因为公司自己也没有搞明白到底应不应该交税,如果实际并不应当交,公司的决策者将难辞其咎。
谁能给A公司一个清楚、准确、合法、合理的说法,到底A公司应不应该交税、应该交多少税,是此时此刻A公司最为关注的。
在这种两难境地下,A公司经过慎重考虑,决定委托专业的海关事务咨询服务机构为企业“把关”,而这,成为了A公司从之前的迷惑纠结转为之后的顺利安心,直至取得最终成功的关键一步。
专业机构首先对企业的高管和相关部门负责人以及业务人员进行了特许权使用费海关监管的专题辅导,通过讲解规定、剖析案例和现场答疑,帮助A公司迅速解开了许多模棱两可的难题,明确了应对的思路和具体步骤方法,为此后包括主动披露和海关稽查在内的整个应对过程校正方向,打下坚实基础。
接下来,专业机构凭着对法律法规的准确把握,通过全面核实非贸付汇、技术合同、技术内容和进口货物的情况,得出企业支付特许权使用费与进口货物无关且不构成货物销售条件的结论,并向A公司深入具体地讲解这一结论的事实和法律依据,使A公司第一次对整个事件的发展拥有了信心和把握。
在海关规定自查期限内,A公司提交了事实清楚、说理清晰的说明材料。不出所料,海关对于企业认为不需要补税的意见当然不会直接接受,随即启动了稽查程序。
不过,此时的A公司丝毫没有紧张和慌乱,也不再像主动披露之初那样纠结,而是信心满满地静候海关的稽查。
海关稽查过程全面而细致,从技术协议到技术内容,从计提过程到实际支付记录,从单证资料到实货现场,从原材料到设备、零配件,从财务部到生产部、技术部、采购部,从分管副总到部门负责人再到具体经办,步步为营,环环相扣,了解情况,收集资料。
A公司在整个过程中始终积极配合,从容以对,全力满足海关提出的所有要求,其中,仅收集整理的相关行业、商品的证据资料,就多达千余页,而翻译全套外文技术资料,也多达近千页。从态度到实际行动,都给海关留下了值得信赖的良好印象。
稽查过程中偶然有一次,关员“不经意间”隐约表示出如果企业同意补税的话可以照顾少分摊一点的意思,A公司也非常胸有成竹地站稳了立场,没有动摇。事后,公司业务人员自己都为此感到骄傲,同时深知,公司与专业机构的合作,才是这种信心与骄傲的来源和保证。
最终的结果前面已经介绍过了,海关经过4个多月的稽查,完全接受了企业的意见,正式认定支付特许权使用费无需补税。
看到这里,相信您也发现了,A公司的整个应对过程也并不是一帆风顺,更不是从一开始就成竹在胸的,而是与大多数企业一样,经历过最初的紧张、纠结和茫然。
而当A公司明智地作出与专业机构合作的决定后,整个事情出现重大转机,可以说,迈出的这关键一步,扭转了企业之前被动的应对形势,帮助企业最终走向成功。
我们也看到,专业机构带给企业的,不仅是避免了当前500万的补税,还避免了今后每年200万的税款;不仅是经济压力的缓解,更有海关知识的全面了解、企业自身风险的准确认识,以及成功应对的经验带来的信心等等,而这些,已经不是金钱能够衡量的了。
现在,您是否已经了解,从主动披露到海关稽查,这家企业一路顺利走过的秘诀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