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外贸人陷入一个误区,以为自己搞个logo,注册个商标就意味着摆脱原本贴牌经营的形象,开始走上自主品牌之路。
但其中更重要的是,你的产品是不是被他人优先认可选择的,消费者是因为你所谓的品牌,还是因为你的性价比等因素进行选择的。
举个我们经常会碰到的例子,比如你要去买空调,看了一台格力的,感觉外观、耗电量这些指标都符合你的预期,价格呢,3500块,也都可以接受。
然后这时候可能有的商家会推荐给你其他不知名的牌子,另外免不了夸赞一下自己推荐的质量什么都是一流,跟格力的空调用的材料都一样,但价格只卖2800。
这个时候你怎么选?
我想几乎所有人都会选择格力吧。
为什么呢?
最主要的是信任问题,你说一样就真的一样吗?
为了印证这一说法,估计我们要花很多的时间成本去了解。首先只有了解才能产生信任,就跟搞对象一样。这中间花费了更多的时间等成本,可能都不止这700块差价。
而格力,在我们的印象中,就是品质过硬的代名词。这么多年的经营,把“了解、信任、偏好”这些问题都已经解决好,装进品牌容器里了。看到这个名字就会有信任感,哪怕价格稍贵一点,也是大多数买家的选择。
所以你看,品牌就是一个装载了消费者“了解、信任、偏好”的容器,越被消费者信任的品牌,这个品牌容器的价值就越大。不被消费者优先选择的,不能叫品牌,最多叫商标。
建立品牌的三种方法
第一,塑造“品类价值”
在你所有的产品体系中,要进行好品类的划分,挖掘这些品类的特殊价值。
这个品类,并不是泛泛的跟大家都一样,你要知道“产品为王”是永不过时的,因此,你要做的产品,要和别人的不一样,突出差异化。
针对消费者需求进行细分,满足消费者独特需求,这其实就是产品的精准定位。
品类,就是让客户在选择一件商品时,第一个想到你,甚至是直接用品牌的名字来代替你。比如王老吉的凉茶,靠着“怕上火,就喝王老吉”这么一个定位,创立了这么一个“祛火”的品类。
然后通过广告、营销、赞助等节目,不断传达这种价值,让消费者最终产生偏好,就成为凉茶品牌的领导者。“品类价值”其实就是“定位理论”的一部分。
第二,塑造“品味价值”
品味是一个比较虚拟的东西,因此品味价值是比较感性的存在。
很多人喜欢一个品牌是因为它的品牌故事。比如风靡全球的Channel、Burberry,香奈儿女士的才华、恋情和女权思想被人们津津乐道,巴宝莉长期以来是英国皇室御用物品等。
还有的人喜欢品牌背后的设计模式,比如LV包包经典的图案、GUCCI时装的奢华。
当然,还有更多的人追求品牌给自己带来的受尊重感。比如开豪车的是成功人士的象征,戴瑞士名表给人有品味的感觉。
所以品味传递给人的价值观念是:不一定买最好的,但一定买最贵的,可以彰显身份地位的。
第三,塑造“品质价值”
我们上面的提到的格力,就是品质保障的代名词,这当然也源于格力电器对品质孜孜不倦的追求。
另外,我们国家现在有越来越多“中国制造”的精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比如我们引以为傲的“中国高铁”,子弹打不穿的“华为手机”等,无一不是中国品质的代名词。
保持一个好品牌的首要前提,就是要保证品质。三星多年积累的品牌形象被“一炸”毁灭殆尽,原因就在于质量关没有把控好。
品牌是把双刃剑,你在收获消费者信任的同时,也成为了大众审视和挑剔的对象。
总结
商标走向品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商标被消费者优先选择才能够成为品牌。建立品牌有三大法宝:
品类,是要细分市场满足小众需求;
品味,代表着消费者本人的价值或阶层;
品质,更多强调质量,“物有所值”,“去品牌溢价”。
其中,品质要放在第一位。
大众对于品牌的消费是一种自我认可,是一次情感体验。成功的品牌,真正的关键还是对于人性的真实把握,一定是开启了人内心深处的某扇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