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国内海外,引流是电商领域永恒的主题,Facebook、Google等流量巨头也因此成为了跨境电商圈长期的话题中心。然而最近,话题中心却有新成员的加入——“Pinterest引流大法”正在被极力推崇。
Pinterest真的这么神奇?什么样的媒体引流效果最好?线下广告还有投放价值吗?或许你需要知道这几个挑选高质量媒体的准则。
1.可追踪的效果
这是数字媒体跟传统媒体的区别。
传统媒体时代,投放的地面广告是无法实现有效追踪的。譬如地铁站,肉眼可见的巨大人流量,但你很难知道在这里投放广告的效果。这块广告牌究竟有多少人看到、又有多少人受此影响从而产生购买,没有精确的数据能够呈现。
相较而言,数字媒体却能告诉你,你花的每一笔钱带来了多少次曝光、产生了多少个订单。这也是为什么现在越来越多的传统行业广告主,将越来越多的预算放到了效果广告板块。
这种直观明确、可衡量的指标,能帮助你选择性价比更高的广告平台。
2.海量的用户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数字媒体从理论上来讲都能实现广告效果的追踪,然而并不是每一个平台都值得投。用户的量级,是筛选的基础条件之一。
用户量,是一个媒体影响力的直观展现,也是商家目标客户的基础来源。当一个池塘中有足够多的鱼,我们才能在撒网捕捞时获得更理想的收益。而媒体平台所拥有的用户量,就是跨境电商们的捕鱼池。
以下为海外主流媒体平台用户活跃度数据:
3 精准的定位
如上所示,这些在境外活跃的媒体平台日活用户量都足够大、活跃时间足够长,但如何在足够多的用户中捕获属于自己的潜在客户?媒体平台中的用户定位至关重要。
事实上,无论是社交类广告平台还是搜索类广告平台,都有一个核心的模块——用户标签模块。而且当一个媒体的用户量越大,标签可能越准确,因为其能够在足够多的个体上去反复验证标签的正确性。
以Facebook举例,其用户标签主要分为3类:
Ø 自填式标签即用户在注册时填写的姓名、邮箱、电话等基础信息,可能还包括是否有子女、买没买过车、有没有宠物,甚至还会有用户自己的头像。
Ø 互动式标签这种标签是平台根据用户每天推送或关注的内容而形成的。譬如当你点赞了宝马汽车的广告时,平台可能会自动给你增加一个“有意向购买汽车”的标签。
Ø 外部监视器标签这是网站通过代码来“监视”用户网络浏览行为而得到的标签。于国外用户而言,99%的电商网站都使用了Facebook的代码,这些代码就像是无处不在的“监视器”。当有用户进入网站、逛了这家店,就会增加一个商品偏好类标签。
在当今的流量巨头中,Facebook的标签准确程度较高。前年的时候,Facebook的服务器崩溃过一次,当时用户的头像无法正常显示,有一个用户发现,他的头像变成了一行字——A beard white man holding a dog。这就是单纯从他的头像里分析出来的标签,包含的几个关键词就能帮助商家定位自己的目标用户。
Bear:在电商场景中,商家可以向他销售剃须刀和刮胡子的泡沫。
White man:防晒类产品或者美黑类产品也可能会成为他的选择。
A dog:这个人显然也会采购宠物类的商品。
仅从一个头像中,Facebook就可以分析出来这么多的标签,其标签系统的能力可见一斑。
Facebook的标签甚至允许用户在搜索框中搜索某一类产品、某一个名人,甚至杂志、TV show,而Tik Tok、Snapchat、Pinterest等只能勾选某一个门类。
Facebook标签系统的强大一方面得益于海量的用户基础,另一方面也与其收集标签的场景相关,在Facebook上流通的内容将近70%是视频内容、30%是静态内容,Snapchat、Tik Tok收集标签的范围和场景相对更窄,标签系统自然没有Facebook那么准确。
4.再营销功能
通俗来讲,就是老客户召回的功能。
大家有没有遇到过这种情况?刚在淘宝上看过一双鞋子,再去到美剧下载网站时就能看到这双鞋的广告。这就是动态再营销的过程。
当你已经在平台上有了自己的店铺,收集到了一定的用户基础数据(姓名和住址),就能基于海量用户的媒体平台匹配到合适的客户进行再营销。据悉,Facebook的用户匹配度高达20%。
5.广告场景
广告场景与目标客户息息相关。你的客户会在什么样的场景中消费你的产品,你就可以选择什么样的广告场景。
Facebook的广告场景是一个大杂烩,什么类型的用户、什么类型的广告场景都有;
Pinterest则是一个视觉系的社交平台,对于图片的质量要求非常高;
LinkedIn是一个什么样的广告场景呢?它集合了很多人的简历,相当于给猎头和B2B广告主寻找采购决策的人。
当你能预测客户使用产品的场景时,就能更好地选择合适的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