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美国Enterprise Technology Research (ETR)的调查,2021年全球永久在家办公的员工比例预计将增加一倍,因为疫情期间生产率有所提升。
ETR于9月调查了大约1200名全球不同行业的首席信息官。这些信息技术决策者预计2021年永久性远程工作的员工占总员工的比例将达34.4%,较疫情前的16.4%提高逾一倍,这是生产率上升趋势的结果。
受疫情影响,目前全球约有72%的员工远程工作。
这些首席信息官还对2021年的业务前景表达了更强的乐观情绪,认为技术预算将增加2.1%;今年则是下滑4.1%,受疫情封锁措施影响。
在接受调查的首席信息官中,48.6%的人表示自从员工开始远程办公以来,生产率有所提高,只有28.7%的受访者表示生产率下降。
电信、金融和保险部门的IT部门的生产率提高显著,而能源、公用事业和教育部门则乏善可陈。
回顾 2003 年非典疫情,疫情结束后身处变革临界点的中国零售业顺势开启了电商时代,淘宝京东迅速崛起。那么,此次新型肺炎疫情为消费行业带来哪些发展机会?疫情期间培养的新型消费习惯是昙花一现,还是能够长期保持?
变化一:线上化消费崛起(服务线上化+产品线上化),随着宽带基础设施的完善、5G 时代的到来,新型“宅经济”需求量持续增长,在线娱乐、在线教育、在线医疗、在线购物等接受度越来越高,“云”生活模式不断获得消费者青睐,娱乐、教育、医疗、办公、电影,甚至旅游、售楼处、汽车、餐饮业,都有向线上化转移的趋势。
在线娱乐:疫情期间的互动需求以及大量的碎片时间使电视、游戏、短视频、直播等行业最为受益,用户流量短期暴增,用户使用习惯得到极大培育。
电视:疫情期间电视触达率明显增加,电视收视率和人均日收视时长均有提升,大屏价值凸显;
长视频:居家隔离环境使得公众线上娱乐消费需求增强,长视频平台作为线上娱乐的主要形式之一显著获益,主要长视频 APP 的用户数、用户活跃度及使用时长均有明显增加;
短视频:春节的互动需求以及大量的碎片时间使短视频网站的流量明显增加,春节受益《囧妈》免费播映宣传效果,抖音、西瓜视频等 APP DAU 峰值提升明显,成为最大受益者;
游戏:手游成为疫情期间线下娱乐活动重要替代品,《王者荣耀》春节期间的 DAU 峰值在 1.2-1.5 亿之间,除夕当天流水更是超 20 亿,相对休闲的棋牌类游戏春节前后排名和下载量增幅亮眼。
在线教育:受疫情影响,多省市延期开学,并推动学校师生积极开展在线教育工作,学生和家长对在线教育的认可度和接受度显著增强,渗透率和转化率在短时间内大幅提升,主要地区普及率有望从目前的不足 20%快速提升至接近 100%,并继续向三四线城市加速下沉。
在线医疗:疫情蔓延使在线医疗行业迎来真正发展,远程诊疗、互联网诊疗真正受到消费者重视,目前 3%的渗透率提升空间巨大。平安好医生、阿里健康、微医、丁香医生、春雨医生、京东健康、好大夫等多个专业平台都推出了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问诊专区,有效缓解了线下紧张的医疗资源。我们认为,疫情过后,大部分的医疗需求仍然会回归线下,但是疫情带来的用户认知度提升不可逆转,预计仍会有一部分消费者继续使用在线医疗服务。
在线购物:从标品到非标品,疫情加速电商渗透率持续提升,2019 年实物商品网上购物额占社零比例超过 20%,但仍有提升空间。从品类来看,家电、服装等标品因为品牌背书线上线下品质差异不大,而线上又具有方便、高性价比的优势,目前线上渗透率已经到 40%左右。但生鲜、零食等品类因为非标以及体验感重要的原因,目前线上渗透率仅有 11% 左右,提升空间巨大。
变化二:健康化消费备受重视(产品健康化+生活方式健康化),疫情爆发是史无前例的全民健康教育,国民有望持续增加健康消费支出。在产品方面,消费者对健康、品质、杀菌等方面的重视程度大幅提升,促使健康化和品质化产品销量大幅增长;在生活方式方面,消费者对免疫力、健身、享受、家庭等方面的重视程度明显增加。
健康产品:能够减少疾病、符合营养健康长期需求的商品更受消费者青睐,例如具备消毒免疫属性的医疗用品(口罩、消毒液、洗手液等)、可囤积食品(休闲零食、速冻食品等)、可提高人体免疫力的健康食品(乳制品、保健品等)。
畜禽冰鲜: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对消费者的生鲜购买方式造成影响,尤其会加快畜禽冰鲜的消费替代趋势。
健康类家电:消费者对健康类家电的需求持续上升,空气净化器、除菌洗碗机、洗手机、消毒柜、净水器、蒸汽拖把等产品在疫情期间销量大增。同时,消费者健康意识的增强,带来家电高端化需求的进一步提升。
体育运动:肺炎疫情下公众健康意识显著提高,体育运动渗透率提升,很多消费者通过直播学习和参与体育运动等方式,加强自身锻炼,室内运动热潮带动消费者体育用品相关需求爆发,2 月至今多种体育装备销量提升。
变化三:便捷化消费更受青睐,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足不出户、方便快捷、简单直接的消费方式,远程办公的使用习惯初步得到培养,过去很难在网上售卖的商品(例如生鲜、房地产、汽车等非标品),因为疫情影响居民外出,消费场景“被迫”线上化,推动了消费者教育和接受程度提升。
远程办公:疫情影响下全球千万企业、亿万开启在家办公模式,初步培养了消费者的使用习惯,未来远程办公无疑会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只要服务跟得上、用户体验好,视频会议、语音通话、内容共享等在线办公方式会被市场更广泛接受。尤其是国外更加明显。
生鲜电商:很多消费者在疫情发生后才开始接触生鲜电商平台,永辉超市、叮咚买菜、每日优鲜、盒马鲜生等生鲜电商平台近期的业务量大幅激增,疫情结束之后,预计仍会有相当比例的用户继续使用。
特殊商品:受疫情影响,房地产开发项目停工、建筑工人复工遇阻、售楼处销售业务叫停等,线上看房、VR 看房成为各大房地产企业特殊时期的选择,恒大短短六天累计售出 6.8 万套房,证明房地产线上化销售并没想象中那么困难。与之类似,各大车企也纷纷布局直播或其它线上举措,如 VR 看车、在线订购、试驾上门体验等,吸引消费者购车。
最后,回到物流上层面上,线上消费等增加,那么跨境物流是不是也会增加运输的压力。据行业报告近期反馈,各个渠道物流价格不太稳定,一天一个价,可能这也是行业间比较透明的现象了。
随着货物包裹的增加,清关也是一个比较耗时的程序。中东清关一直是一个壁垒。3月底,中东科威特、巴林、阿曼、沙特、阿联酋均开始封国,甚至执行严格的宵禁。加之中东斋月的到来,原来的清关时效从1-2天延长至3-4天;
地址库不清晰,派件效率低。疫情发生之后,不少居民区都限制进入。原本地址就不清晰的情况下,派件员的派送效率进一步低下,单个包裹派送时效被延长了1倍以上;
退货率高、库存无法清理。疫情期间,不少卖家遭买家临时变卦、退货;除防疫物资外,服饰、箱包等类目滞销,积压在仓库无法清理;另外,由于派送周期的延长,导致了卖家需要承受比较长周期的押款,甚至有些卖家因此产生资金链断裂。
除物流痛点之外,在中东地区,当地消费者使用的COD支付也是另一项“槽点”。但此次疫情,却加速了当地线上支付的发展。业内人士表示,由于疫情影响,中东当地政府提倡无接触配送,支持和鼓励买家线上支付,尽量减少接触。而中东电商平台为了鼓励买家线上支付,也推出很多线上支付折扣,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因此,COD模式会不会退出中东的历史舞台?
图片丨网络
报告来源丨国泰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