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为了遏制骗取出口退税等涉税违法犯罪行为,负责退税的税务机关,须对有疑点的出口货物的真实性进行审核,函调是最为常见的处理办法。
(图源: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小编删除。)
什么是退税函调?
为了加强对出口退税的管理,有效防范和打击骗取出口退税,国家税务总局根据骗取出口退税活动的特点,制定了《出口货物退税函调管理办法》,由出口退税部门向出口企业的供货商所属税务机关发函,调查其是否有偷逃税款等违法行为。
通俗来讲,函调主要是指申报退税所在地的税务局向出口企业的供货商所属税务机关发函,来征询所有物流,资金流,还有纳税情况等等的真实性;而接收函件的税务机关也会根据实际核查,进行回复,协助发函方审核,函调的实质是国家防范骗税的一种手段。
哪些出口企业会被函调?
1. 连续退税额度超标:
从同一供货企业购进商品的出口业务,连续6个月累计申报退税额超过50万元,且出口企业、供货企业、出口商品均达到一定风险级别。
从新增供货企业购进一般风险商品,自首次申报之日起连续6个月内,累计申报退税额超过50万元。
出口一般风险商品,本月申报的退税额超过50万元且环比增幅超过100%。
跨商品大类出口一般风险商品,连续6个月累计申报退税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出口企业,从同一供货企业购进一般风险商品累计退税额超过10万元。
2.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代办退税:
外贸综合服务企业申报代办退税时,若委托其代办退税的生产企业出口商品跨大类,也可能触发函调。
3. 税务预警与关注企业
涉及预警信息:出口业务涉及国家税务总局预警信息,包括预警出口企业、预警供货企业、预警出口商品等。
关注企业与商品:出口企业及供货企业均属关注企业,且出口关注商品的;或关注企业首次出口关注商品;出口企业首次从关注企业购进关注商品出口的。
4. 业务异常与疑点
换汇成本异常:出口货物换汇成本高于合理上限。
出口数量与价格异常:出口关注商品,且出口数量月度增幅超过20%或出口单价与上次申报相比超过10%;或关注商品进货单价与上次申报相比超过10%。
跨境贸易结算异常: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经分析异常。
首次申请退税:首次申请退税的企业,税务审核员可能对资料存在疑点,从而触发函调。
工厂异地或单子金额大:工厂异地或出口业务单子的金额较大,也可能增加被函调的风险。
5. 举报线索:
税务系统内部线索:税务系统内部提供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线索的。
外部部门线索:税务系统以外部门提供涉嫌骗取出口退税线索的。
业务真实性存疑:供货企业外购或者委托加工的,且业务真实性存在疑点;委托代办退税生产企业视同自产的,且业务真实性存在疑点。
出口退税函调的处理
出口企业在收到退税函调时,先填写好出口退税函调信息表,再按照以下步骤来填写出口退税函调(具体的流程按照实际情况来操作):
弄清楚货物出口的准确日期,如果货物滞销了,也要如实报告,保存好具体的货入场地证明单和进仓单等票据;
办理好合同和货物出库手续;
让被委托的外加工企业备好合同以及出库单证和入库单证,配合函调工作。
直到税务函调完成且复函结果不存在问题,出口企业的出口退税业务才能办理完成。因此,平时的资料收集整理及正确的账务处理会直接影响出口企业的退税进度。对于出口企业来说,花费的时间与精力要比其他企业要多些,在做账过程中,也要尽量符合企业的真实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