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久以来,中国的假冒伪劣产品都让人诟病,这两年,包括淘宝等购物网站也在进行严励打假,收到了很大的效果。但是,近年来,有不少国外不法商贩,利用中国外贸企业知识产权保护意识薄弱的特点,委托国内企业进行加工侵犯产权获取非法利益,而我国一些外贸加工企业对订单照单全收的处理方式,更是让不少企业沦为“替罪羔羊”。所以,国内的企业一定要注意,要认真了解后才接单。
下面我们来看几个案例,你就知道了。
案例 1
去年,杭州某工具生产企业接了一家伊朗外商的单子,是制作加工一批手提式电钻和手提式角磨,共计6610台,伊朗外商要求在产品加工过程中,在手提式电钻上标注“BOSCH”标识、在手提式电钻角磨上标注“BOSCH”标识,并提供货物外包装和标签的图样,让该企业按照样子做。而该企业接到订单后二话不说,完全按照客户的要求生产,并用客户提供的外包装和标签在自己工厂进行包装,结果在申报出口时被上海海关查获了。因为“BOSCH(图形)”和“BOSCH”商标权利人属于德国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的,所以该批货物就侵权了。
案例 2
宁波一家外贸加工企业与外国客商签订生产一批标有“ASTARA”商标的发电机组,共1164台。但同样,该批货物在申报出口时,因涉嫌侵犯“ASTARA”商标权,被北仑海关截获,侵权价值高达2084.08万元。事后,该批货物不仅无法出口,同时该企业还被施予了一定的处罚,损失巨大。
案例 3
慈溪某轴承企业为美国一知名公司贴牌加工轴承已有10多年的时间了,一直没有出任何问题。然而,在2017年却被人状告侵犯商标权。起初这家企业觉得非常奇怪,一是,加工了这么多年从没出过事,二是因为在加工前就曾确认过,美国委托公司在美国拥有该产品的商标所有权,为什么现在却被告了呢?
打了官司后才知道,美国公司的商标已于1999年被原告中国企业在中国注册了,现在两家企业在争夺东南亚销售市场时发生了冲突,他们则成为了商战中的牺牲品。
评述
现在市场竞争激烈,很多企业为了生存,不管什么单子,不管多大量,只要有就接,其实,这种做法很有风险。如果接到没有审核知识产权状况就盲目接单、生产并申报出口。万一被海关查,或者同行举报,不但被没收罚款,情节严重的还会构成犯罪,除赔偿被侵权人损失外,还要承担刑事责任。
此外,虽然知识产权是有地域性的。所谓地域性是指一般外贸公司出口的商品只要不侵犯中国知识产权及目的国知识产权即可。但有的商标,尤其是不被公众所熟知的商标,有可能是在欧美国家注册的商标,为了加强产权保护,该商标在绝大多数国家已经注册,受到全球保护。
所以,外贸企业要想避免发生知识产权纠纷,要采取如下策略:
1. 加强知识产权检索与预警
外贸企业可以在接到国外客户委托生产的订单后,登录知识产权海关备案系统查询相关商标的海关备案情况,也可以在一些外贸相关网上进行专利检索进一步确认知识产权等相关情况,确保货物没有侵犯别人知识产权后才可生产。
另外,企业在接单时,可以要求对方提供其取得的出口国和加工地国的全年授权证明。如果委托方是持有人,应当要求他提供商标注册证,并查询加工产品所涉及的知识产权是否在中国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注册,以及注册人与授权方是否一致,确保所接相关货物没有侵犯他人知识产权。要是委托方是商标使用被许可人,那应要求对方提供许可合同。
2. 合同缔结管理
在签订合同时,切不可随意使用国外客户的格式版本,因为尽管合同实质性条款的制定取决于缔约双方实力对比,但进出口企业在议价能力范围内还是应该尽量从知识产权归属审查、风险承担、赔偿、争议解决、法律适用等方面争取对自己有利的条款。还有一点,要注意,外贸公司与生产厂家或供应商在合同中应签订知识产权侵权免责条款,就是规定知识产权责任由生产厂家或供应商来承担,这样,如果发生纠纷,就可以向生产厂家或供应商追偿。
3. 海关备案
在我国,90%进出口环节知识产权侵权都是由海关发现的,因此做进出口的企业在保护自身权利的措施上应当非常重视海关的作用,提前做好海关知识产权备案登记,积极向海关提供侵权线索,适时提出诉讼。与此同时,在接到针对企业自身的侵权投诉或通知后,迅速做出反应,与海关取得充分沟通并及时提供担保,力争将损失降至最低,避免国外客户的高额违约索赔。
4. 对国外买家进行资信调查
生意场上,防不可防,一些国内外贸加工企业常常在侵权行为发生后,才发现委托方其实只是一个"皮包公司",当权利人向侵权行为人申诉的时候,作为侵权行为人之一的国外委托方这时却突然销声匿迹了,那么这时权利人就会向国内外贸加工企业主张所有权利,让国内企业为此吃尽了苦头,因此,在接单时一定要调查一下对方的资信情况。
5. 起诉应诉快速反应机制
一些大型的进出口企业因为所涉及产品非常,所以难免会碰到知识产权诉讼的情况。这时切勿掉以轻心或者过于保守,应该冷静分析、沉着应对,请教专业人士,制定积极的应诉策略,必要时发动反击,主动起诉或提起确认不侵权之诉,争取胜诉或者和解的有利结果,同时通过案件宣传企业、警示潜在的侵权人。
说了这些,只是想企业在接单时一定要慎重,即使不赔偿,也浪费了精力和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