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厘清阿里巴巴的组织结构沿革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阿里巴巴的组织结构也不断地发生着调整和变化。不管是为了扫清随着快速增长带来的内耗冗余,还是为了更好地与其他电商竞争,阿里巴巴的组织机构变革都是随势而变的。
近几年, 国内迎来了新的创业浪潮,商界大佬纷纷给创业者们提出建议,用5 年创造了营业额从零元到千亿元的“小米神话”的雷军曾在“两会”上提到:“当下是创业的黄金时代。”
成功的企业家在创业之初固然是建构性思维的,善于组合自己周边的机会、人脉与资源,但他们心中自有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的关系要,有的关系不要,心中自有一张棋谱。因此,我们在这里引入中国人常常说到的一个概念—“布局”,布局的前提是定方向。
和阿里巴巴学习如何“定方向”
下面以一个大家熟知的阿里巴巴的案例来说明,建立于自组织理念之上的平台型公司应如何布局定方向。
马云曾说,阿里巴巴要使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没有难做的生意”使得阿里巴巴的资源有了投射的方向。在网上,什么让生意变得难做?物流不好?小网店贷不到款?线上支付太困难?消费者怕买到假冒伪劣商品?生意困难之处就成了阿里巴巴开始布局之处。
平台化是阿里巴巴所有业务的未来。从最初的B2B(商家对商家)商业模式、“中国供应商服务”,到发力C2C(个人对个人)—淘宝网上线,推出第三方支付平台支付宝,再到收购雅虎中国和口碑网,以及致力于企业商务服务。近20 年里,阿里巴巴经营了一个底层的网络结构,让众多网店在平台上自组织、自成长。
这个平台创造了一个生态系统,造了一个自由成长的“势”出来。要经营这个越来越巨大的生态平台,就需要一个支持体系,保障了生态系统的顺利运转。但这是一个在不断自我调整的层级体制,因为平台上的各个自组织会因应外界环境的变化而自我发展、自我转化,生态系统是自由生长的,所以操作系统也要快速变化以顺应形势。
要厘清阿里巴巴的组织结构沿革是一件极为复杂的事情,阿里巴巴的组织结构也不断地发生着调整和变化。不管是为了扫清随着快速增长带来的内耗冗余,还是为了更好地与其他电商竞争,阿里巴巴的组织机构变革都是随势而变的。
布局的前提就是“审势”,看到系统中最主要的力量才能掌握全局的方向。阿里巴巴很早就意识到,对于中国来说,中小型企业的电子商务更有希望。电商平台的繁荣,除了广大的消费者,更有赖于另一个用户群落共生共存,那就是遍布在1688 网站、淘宝网上的千千万万的企业用户。正因为如此,阿里巴巴最初就开始了对中小型企业电子商务服务的布局,包括逐一推出阿里小企业业务和阿里云服务等业务,逐步打通了这些电商所需的周边服务。
按照阿里巴巴多年来的一贯做法,任何产品或者营销都是为了服务于平台,随着时间的推移,阿里巴巴多年来的布局成果逐渐显现,战略线条越来越清晰:电商、物流、金融、云计算、广告五大子平台彼此自组织、自运营,同时在一个更大的生态平台中环环相连,彼此不可或缺,成为所有小微电商的支持体系。
基于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布局阶段可以预见,阿里巴巴未来会成长为提供电商信息和战略规划的智库,是具有战略意义的新平台。
一个清楚的方向指导了一家原本只是经营B2B与C2C网站的公司成为一个商业生态系统。
定方向与刺猬三原则
看到这里,你对布局应该有个一个大致的了解。布局与传统战略虽然都是对未来的一个把握,但二者的关键区别在于,战略对未来的确定性依赖度更高,其目标较明确且清晰,但所谓“计划赶不上变化”,现实的快速变化往往影响战略的坚持。布局则是在对未来充满未知和不确定因素的背景下,人们对大局方向的一种掌握,其目标虽然相对模糊,但是有一定的方向性,在快速应对现实的种种变化时, 不严重偏离大局,不违背大势。
什么是刺猬三原则?因为狡黠的狐狸遇上了笨笨的刺猬,都是失败而返。刺猬什么都不会,只要遇到危机就蜷成一团,刺针向外,就能逼退敌人、得享天年,是最“可持续发展”的动物。定方向也要有如此的定力,以不变应万变,短期目标可以变,政策可以变,制度可以变,但战略方向要有定力。一家基业长青的公司一定在定方向时兼顾三件事—愿景、能力与价值。
同样,一个创业者在定方向时也会注意到这三件事。
一是符合自己的理想与愿景,这是动机的泉源。自己愿意奉献一生的工作,才能有源源不断的热情去观察与把握机会。
二是要问自己的能力与人脉。机会是不定时甚至完全意外出现的,自己胜任的工作,才能被有效掌握;勉强行之,必不长久。同时,自己人脉所达,才能把握住机会。
三是价值与大势。一个机会要能对别人产生价值,才能有消费者,否则仅是自己的兴趣、理想、能力所及的东西,终究只会是自娱自乐。大势,则是未来的价值。预测大势,提早布局,就能在未来产生巨大的价值。在定方向之前,不妨想一想以下几个问题。
你从小立志做什么?现在还想做吗?你最向往的人生图景是什么?你现在最想做什么?想了多少年?为什么还没有去做?当你死后,你希望别人在你的墓志铭上写什么?也就是当你无法控制生命时,你期待别人如何看待你?
这些是关乎能力的问题,随着一个人人脉的扩展与自我学习,能力是会扩张的。所以隔几年就不妨再回答一次这些问题,以便了解你胜任的领域有哪些。资源,在网络化的社会中,最主要的就是关系。运用布局思维,让创业者明白如何在所处的社会网络结构中获取创业路径。对于关系主义导向的中国,创业者如何对社会网络结构的变化进行复杂的适应,或许更具有指导意义。
什么样的社会关系网络结构有利于创造机会呢?对社会网络和经济社会学进行极为深入研究的马克·格兰诺维特教授提出了著名的人际关系的“弱连带优势”理论,认为并不深厚的人际关系反而可以有更强有力的信息传播能力,从而更有利于发现机会。换句话说,一开始营造更多弱连带的网络关系,也就是建立更多“疏网”的结构、保留更多结构洞,将蕴藏更加多样的机会信息。但是,有的机会信息即便被你掌握,也不一定能够被你利用。因为显而易见,如果两个人的关系不够深厚,相互之间的信任扶持也会大打折扣。所以,机会的真正利用,还是要依托非常紧密的关系,才能动员到足够多的资源加以实现。如何同时掌握密网与疏网并动态地调整它们,是一个创业者必须具备的能力。
所以聪明的创业者会审时度势、掌握趋势、取势定向、事先布网;左手广建弱连带,在大势所趋的路上广撒疏网,以捕捉机会;右手则在可能的机会点上凝聚强连带,建立密网,动员相应资源将机会变成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