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疫情大爆发,防疫用品紧缺。现阶段,能在跨境电商平台上卖口罩的都是王者,那绝对是小钱钱数到手软。
但是各大平台对防疫用品的管控十分严格,没有相关资质的产品难以存活。加之近段时间频频传出防疫用品遭下架、资金冻结的消息,让不少卖家都对出售防疫用品望而却步。
没能出售防疫用品的卖家也不用感到惋惜,受疫情影响,防疫周边产品也开始热卖了,卖家可选择从周边入手。
热卖的防疫周边产品有哪些?
①防雾霾口罩
医用防护口罩和N95难买,不少消费者都退而求其次,选择防雾霾口罩。在Google Trends中输入关键词PM2.5 mask,发现防雾霾口罩在美国的搜索量直线飙升。
②面具
一“罩”难求,除了打开防雾霾口罩的市场之外,还带火了各式各样的面具。
据速卖通公布的数据显示,过去的三个月里,面具销量暴涨,法国舞会面具销售额暴涨335%,意大利LED万圣节面具频出爆款,月售过万。
面具热卖风也刮到亚马逊上,据悉不少万圣节没买完的面具,现在都畅销了起来。还是老外会玩,面具替代口罩这招竟也能想到~
③自制口罩的物料
因为口罩紧缺,,美国发起了全民自制口罩总动员,美国CDC(疾控制中心)也发了自制口罩的教程视频。防护效果怎么样不好说,但至少有口罩可戴,不至于“裸奔”。
自制口罩的相关物料因此畅销起来,卖家可以根据CDC发布的视频,出售相关物料,可能一不小心就爆单了。
美国律所现骚操作?!
这边防疫周边卖得火热,那边美国律所却悄咪咪的在搞事。随着疫情日益严重,美国大多律师居家办公,美国伊利诺伊州法院也宣布听证会延期,且在5月之前不会有TRO通过。
这对卖家来说是个不错的好消息,至少在这段时间内,有关侵权案件冻结的速度会放缓,卖家有更多的时间去提现。
但是没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律所也不是吃素的。近日,知名律所GBC发起了几个案子,跟以往不同的是,这些案件将原告品牌方匿名了。
为了防止卖家提现,律所也是拼了。维权品牌公布之日便是案件冻结之时,卖家手速再快也回天乏力了。这波骚操作,绝!
卖家被盯上却不自知
古语有云:明枪易躲,暗箭难防。有案件却不知道品牌方信息,让不少卖家都提心吊胆,万一中招了,和解金或赔偿金肯定是跑不掉的了。
遇上这种情况,难道卖家真的只能任其宰割了。其实也不然,卖家可以进行自查,最大限度的避免侵权,将风险降到最低。
卖家可以通过以下4点进行自查,如若发现不妥,及时修改或下架:
1.产品标题、listing、产品本身或产品包装带有别人的商标或LOGO;
2.复制粘贴他人的listing,listing中的关键词有可能会被他人注册成商标;
3.盗用他人的图片或从网上下载图片作为产品图;
4.销售的产品跟有外观专利权的产品长得很像。
前面三点是老生常谈,主要是针对listing和产品图片,这两个地方是促成订单的关键,也是最容易踩坑的地方,有经验的卖家都不会犯这些错误。
在这里,积特主要是想和大家唠唠第4点。疫情期间,外观专利侵权频发,在各大跨境论坛上均有不少求助贴。
亚马逊判定外观专利侵权的标准:大体相似,从普通大众的角度能否分辨两个产品之间的差异。即普通大众通过对比,是否会将涉案产品误认为专利产品,如易产生误认,则侵权风险高。
这一判定标准,就使得外观专利侵权成为更普遍更易被察觉的侵权类型。同时,也使得外观专利侵权杀伤力大增。一旦发现相似产品,即可进行侵权投诉,同类产品几乎都难逃一劫。
再加上亚马逊接到投诉,不管对错先下架的尿性,外观专利权人一出手,绝对是无敌的境界。
如何预防外观专利侵权?
①自查产品,进行专利风险预警分析
进行选品时,卖家应该调查和了解自己选择的产品,在上架前要进行专利风险预警分析,以规避侵权风险。
②了解产品的供应信息
卖家最好向工厂或供应商咨询清楚产品是自主研发的,还是仿照别人的产品,或是在别人产品的基础上进行改良升级的产品,更重要的是产品都供给了哪些卖家。
③注意货源细节
供应商可能同时供货给不同的卖家,导致在平台上销售不同牌子的同种产品十分常见。对于这类的卖家,应该一开始就跟供应商沟通清楚货源细节,并确认供应商是否是真正的专利权人。
积特经常收到此类咨询:供应商未在相应国家申请专利,反而被经销商申请,并投诉其他经销商专利侵权。
如若已经不幸因外观专利侵权收到小红旗,应先明确产品侵权情况,再对产品进行详细比对,找出不同点做成对比文件,进行申诉处理,如能证明侵权不成立,平台将会恢复已下架listing。
进攻是最好的防守
做足预防措施的确能有效降低侵权风险,但是市场竞争激烈,一味的防守不是长久之计,主动进攻才是最好的防守。
对于卖家而言,所谓的进攻,即有自主设计完成的产品,一定要及时进行外观专利申请,做好知识产权保护。申请专利,既能保护技术,抢占市场,遇到恶性竞争还能有效反击,矛盾皆有,“钱”途无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