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九次会议上,审议通过了《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宣告上合示范区正式落户青岛。这是去年6月在青岛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元首理事会第十八次会议上,中国提出支持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的实际举措。

根据此次会议透露出来的信息,在青岛建设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旨在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拓展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领域合作,更好发挥青岛在“一带一路”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建设和海上合作中的作用,加强中国同上合组织国家互联互通,着力推动东西双向互济、陆海内外联动的开放格局。

据悉,上合示范区确立的运作模式为“物流先导、贸易拓展、产能合作、跨境发展、双园互动”。示范区主任宋业敏说:“过去一年多,示范区在国际物流、现代贸易、双向投资合作、商旅文化交流等进行多方探索。”作为物流先导的重要战略抓手,上合示范区多式联运中心(前身为青岛多式联运中心)目前已经开通16条国际国内班列,西经霍尔果斯、中亚各国、远达荷兰阿姆斯特丹,南到东盟各国。“我们的班列到达阿姆斯特丹只需要15天,相比走海运快30天。”胶州市商务局副局长刘学科说,青岛多式联运中心成立于2018年,已经有了一年的运行经验,日韩、中国的商品在青岛装箱后一路向西、向南运往欧亚各国。

通过多式联运,上合示范区已经初步构建起“东接日韩亚太、西连中亚欧洲、南通南亚东盟、北达蒙古国俄罗斯”的国际物流大通道。2018年,多式联运中心完成集装箱作业量53.6万标箱,增长27.3%,其中到发亚欧班列402列,占山东到发总量的81%;今年上半年,完成集装箱作业量35.2万标箱,同比增长55%。除了多式联运中心,青岛拥有新建的4F级国际机场和传化公路港以及青岛港的优势,“海陆空铁”四位一体的物流网络已经初具雏形。“等4F级国际机场正式启用,青岛将逐步成为东北亚的交通枢纽,出色的区位优势让青岛在上合示范区的建设中‘抢滩登陆’。”刘学科说。

上合示范区的正式落户,对致力于打造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的山东如注入一针强心剂。同时,对肩负国家战略的青岛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而青岛正在借上合合作示范区推动对外开放新格局。

作为中国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之一,青岛最大特色和优势就是对外开放。前不久青岛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学深圳、赶深圳”的思路,胶州市也提出了“胶州学南山、上合看前海”的要求,这也是对青岛的开放程度的又一次考验。据示范区管委会贸易合作部副部长张寅介绍,在现代贸易和双向投资合作方面,示范区坚持“引进来”与“走出去”,以项目为媒介,推动与上合国家城市间全方位经贸合作。

自去年6月以来,上合示范区已经吸引境内外40个重点合作项目签约落户,聚集228家贸易企业,实现进出口10.8亿美元。截至目前,示范区已开工项目17个,总投资约130亿元,项目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人工智能、智能家居定制、电商与现代物流等;示范区引导本土企业对上合组织有关国家累计投资项目13个,中方协议投资额达到4.8亿美元。

不久前,来自摩尔多瓦的瓦列里在上合示范区注册了外商独资企业——青岛罗志尼国际进出口有限公司。“从工商注册、拿证到银行开户只用了3个小时,值得称赞!”瓦列里说,工作人员帮助他们建成产品展示区、对接线上线下客户,还提供了人才公寓、用餐和出行的便利,甚至解决了外商的客户接待问题。

由中启控股集团在柬埔寨投资建设的斯努经济特区已完成10万平方米厂房建设,特区整体规划为经济作物、商贸物流等产业集聚园区,主要包括食品加工分区、工业加工制造分区以及商贸仓储物流分区等多个园区板块。

此外,示范区成立了总规模100亿元的“上合一号”基金,其中一期10亿元资金已正式运营,加大对“走出去”和“引进来”企业金融支持;打造面向上合组织国家的大宗商品贸易平台,8月中旬平台将与乌兹别克斯坦大宗商品交易所签约,实现联动式发展。

胶州是示范区的主阵地,胶州市委书记孙永红说,胶州市将围绕示范区的四个定位,即国际物流中心、现代贸易中心、双向投资合作中心、商旅文化交流中心,用平台思维做发展乘法,用生态思维创发展环境,积极打造产业承接平台、国际商事服务平台、技术支撑平台,努力形成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把上合示范区建设成国际双边或多边框架下地方经贸合作样板。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28636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