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下旬,美国零售巨头沃尔玛一改此前强硬态度,向中国江浙地区的供应商发出通知,要求恢复因关税战暂停的订单,并明确表示“新关税成本由美方承担”。这一转变源于4月21日沃尔玛、家得宝和塔吉特CEO与特朗普的闭门会谈。会后,特朗普虽未取消对华关税,但释放了“税率不会维持高位”的信号。
数据显示,沃尔玛2023年从中国采购商品价值约300亿美元,涉及服装、玩具、日用品等核心品类。此前因美国加征145%关税,中国供应商订单量一度暴跌40%,部分商品甚至面临断供风险。而沃尔玛的妥协,直接反映了美国本土供应链的脆弱性——若中国断供,美国超市货架将在两周内出现30%的空置率,日用商品价格或暴涨30%。
二、关税博弈:美国企业的“自救”与困境
特朗普政府的高关税政策一度试图将成本转嫁给中国供应商。3月初,沃尔玛曾要求中国制造商降价10%以抵消关税,但遭中国商务部约谈警告,被指“扰乱市场秩序”。然而,美国本土制造业的替代能力远低于预期:越南工厂效率仅为中国的1/3,印度仅能供应15%的节庆商品。
成本压力最终反噬美国市场。亚马逊平台近千种商品价格在4月9日后上涨30%,沃尔玛部分采购成本增加10%-15%,直接拖累其利润率。宝洁、孩之宝等企业也预警称,若关税持续,2025年运营损失可能突破3亿美元。
三、中国供应链的不可替代性
中国制造业的规模效应和技术代差构筑了核心壁垒。以陶瓷制品为例,美国本土生产单价达39美元,而中国直供仅需9美元。沃尔玛60%的全球采购依赖中国,小家电、服装等品类依存度更超80%。即使关税高企,中国商品通过跨境电商“9710模式”仍能以低于本土30%的价格直送美国消费者。
这种韧性推动中美贸易模式重构。宁波文具出口商采用FOB报价,将清关和关税支付转移至美国进口商;广东服装厂则通过沃尔玛电商平台直接对接C端市场,绕开传统中间商。
四、跨境贸易新工具:火豹电商浏览器
面对复杂的关税环境与多平台运营需求,中国跨境电商企业亟需高效管理工具。火豹电商浏览器凭借三大核心功能成为行业首选:
多平台防关联管理:支持亚马逊、沃尔玛等50余个平台,通过独立IP和虚拟环境隔离账号,规避平台风控;
RPA自动化运营:实现商品上架、订单处理等流程自动化,效率提升200%,尤其适合应对关税导致的SKU频繁调整;
数据安全加密:采用军事级加密技术,保障企业采购数据、客户信息及财务记录的安全性。
当前,全球90%的头部跨境电商企业已采用火豹浏览器应对供应链波动。其“多窗口并行操作”功能,可同步管理供货、物流及关税成本核算,助力企业快速响应贸易政策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