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日起至2025年6月30日前,所有设计外国直接投资(FDI)和对外直接投资(ODI)的企业,都需要按时完成相应的存量权益登记。
一、时间范围
1.FDI年报“多报合一”
申报时间: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数据范围:2024年度外商投资企业经营信息。
2.ODI/SPV存量权益登记
申报时间:2025年1月1日—2025年6月30日。
数据范围:截至2024年12月31日的境外直接投资存量权益数据。
二、需要申报的业务主体
1.FDI年报适用对象
2024年12月31日前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含非银行金融机构、合伙企业、合作项目等)。
例外:接受外国投资的银行暂无需申报。
2.ODI存量权益登记适用对象
2024年12月31日前办理ODI登记的境内投资主体(含金融机构、特殊目的公司境内个人股东)。
特殊情况:
多个境内主体共同投资同一境外企业的,由持股比例最大的一方申报;比例相同则协商确定。
个人特殊目的公司(SPV)需委托银行代为申报
三、注意事项
1.FDI年报
错报/漏报需在2025年6月30日前通过原系统更正;逾期需向商务部门申请补报。
未申报企业将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影响信用记录。
2.ODI存量权益登记
即使境外企业未实际注资或运营,仍需申报。
数据需按合并财务报表填报,注意币种折算(参照外汇局2024年12月30日汇率)。
未申报企业将被外汇局业务管控(如暂停利润汇回、境外放款等)。
3.其他特殊情况
股权转让:若ODI企业在2024年发生股权转让但未注销,仍需申报。
企业注销:需先办理外汇注销登记,否则仍需申报(数据填“0”)。
补报往年数据:ODI数据通过外汇局平台补报,FDI数据需区分年份选择对应系统。
四、ODI备案和FDI登记
ODI:从中国流向全球
ODI境外投资备案代表着中国企业的资金流向全球市场。自2024年起,国家发改委明确划定了三大重点监管领域,包括敏感行业、大额非主业投资以及空壳公司投资。以宁德时代为例,其在匈牙利投资28亿欧元建厂的项目,就需要通过严格的“真实性审查”。这表明企业在进行对外投资时,无论规模大小、行业性质,都需应对更为细致和严格的监管流程。
FDI:从全球流向中国
与此相反,FDI 是全球资金流入中国市场。2024 年版负面清单缩减至31项,制造业领域实现全面开放,释放出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强烈信号。同时,像海南自贸港等地区为外资企业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政策红利,企业所得税优惠后实际税率仅15%。企业在判断项目属于 ODI 还是 FDI 时,需要穿透多层主体,例如某央企通过新加坡 SPV 收购德国芯片厂,即便中间存在复杂的投资架构,仍按照 ODI进行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