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佛是掐着表一样。
特朗普政府对华关税生效的同时,也就是北京时间的下午一点,中国密集发布消息,宣布对美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并列出了两份长长的名单。
这些反制行动,既坚决、也精准。
不难看出,中国这轮反制关税,列入清单上的产品,清一色是美国对华出口的主力农产品。另外还有15家美国实体,也被列入了出口管制的管控名单。
要知道,中国是美国农产品无可替代的最大出口市场,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数据:
2024年,中国是美国大豆第一大出口市场
2024年,中国是美国牛肉第三大出口市场
2024年,中国是美国乳制品第三大出口市场
2024年,中国是美国小麦第四大出口市场
还有公开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累计进口棉花261.8万吨,同比增加超三成,处于近十年来最高水平。从外贸邦海关数据官网的美国出口数据来看,中国采购占比14.01%,位列第一。
图源
但危险中藏转机!2025年3月10日至4月12日的政策窗口期,留有余地的策略,允许此前启运的货物免于加税。此举体现:
外交弹性空间,为后续谈判保留余地,符合中国“后发制人”的反制传统。
企业过渡安排,给予进口商调整采购计划的时间,减少违约损失。
同时我们梳理了关税调整与地缘冲突的连锁反应,帮你预测分析未来几波冲击。
01-关税冲击波:对外贸人影响
2月初,中国对自美国进口的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可能导致依赖美国能源的企业成本上升,例如电力、化工等行业需转向俄罗斯、澳大利亚或中东等替代能源供应国。
3月初,针对农业产品加征10%-15%关税,大豆出口价若上涨10%,美国农场主年损失将超40亿美元;鸡肉对华出口占美国总出口量12%,加税可能导致30%订单转移至巴西、泰国;棉花关税或使美国失去中国市场份额(目前占中国进口量18%),利好印度、澳大利亚供应商。
部分企业可能通过调整采购策略或提高产品价格转嫁成本,短期内可能压缩利润空间,长期或加速国内结构转型。
我用外贸邦官方数据查询了部分相关产品的往期价格,大家可供参考。
扫码查询更多产品价格信息
或pc访问
02-加剧市场不确定性
美国以同样的芬太尼理由,开始由对中国商品加征关税,双方博弈可能导致贸易摩擦进一步升级。外贸企业需应对关税叠加、订单波动及汇率风险,如人民币贬值压力。
美国可能在2025年4月贸易政策审查后进一步加征关税,企业需提前布局多元化市场(如东南亚、拉美)或调整出口产品结构。
其他市场开发可关注3月份直播:
03-特定行业机遇与挑战
第一波加税,中国对美加征关税清单中的大排量汽车、农业机械等商品,可能刺激国内替代产业发展,例如国产农机企业或抢占市场份额;但依赖美国进口原材料的企业(如高端机械零部件),可能面临供应链中断风险,需加速国产化或寻找替代供应商。
第二波加税,短期看,进口牛肉、水果价格可能上涨5%-8%,刺激本土养殖业发展。
长期看,粮食安全战略加速推进,小麦、玉米进口多元化(俄罗斯、哈萨克斯坦份额可能会提升);同时大豆的可替代性很强,南美大豆占比或从65%升至75%,中俄农业合作进一步深化。
04-全球供应链“去美国化”加速
中国对美能源进口限制可能进一步推动中俄能源合作。2024年中俄贸易额已达2448亿美元,俄罗斯对华出口以能源、粮食为主,中国对俄出口则以机械、电子产品和轻工业品为主。
对农业产品限制,东南亚加工厂可能开始寻求非美原料,如用巴西玉米替代美国货源;国际粮商巨头ADM、邦吉紧急调整采购路线。中美贸易“中间商”模式面临重构。
05-全球地缘格局变化
欧盟担忧陷入“选边站”困境,法德呼吁WTO介入调解;拉美国家抓住机遇扩大对华出口,巴西宣布新建20个农产品物流枢纽。
另外欧洲内部对华态度分化(如西班牙、匈牙利倾向合作,东欧国家保持警惕),中国可利用美欧裂痕扩大对欧出口,同时规避部分关税风险。
再加上现在的俄乌冲突叠加中美关税博弈(5号又开了几炮,到底啥时候停!),加速全球供应链区域化。例如,中亚国家通过“跨里海运输走廊”承接中欧物流需求,哈萨克斯坦2022年对欧出口增长5.5倍,中国企业可借此拓展中亚市场。
06-外贸人应对策略建议
1. 短期行动:
锁定汇率:美元走强背景下,对美贸易企业需利用金融工具对冲汇率波动风险。
调整供应链:减少对美国能源和原材料的依赖,转向俄罗斯、中亚等市场。
2.长期布局
拓展新兴市场:重点关注俄罗斯轻工业品缺口(如服装、家电需求达60%)、中亚物流通道(中欧班列)及欧洲新能源合作机会。
技术升级与合规:应对欧美“碳关税”等新型贸易壁垒,提升产品环保标准,避免政策风险。
3. 必做清单
✅ 必做3件事:
对美进口企业:申请排除清单(5类商品可豁免)
对俄贸易商:开通CIPS系统(比SWIFT制裁风险低)
多市场布局:哈萨克斯坦“过境加工区”注册公司(关税减免+欧盟配额)
🚫 必避2个坑:
卢布结算必须锁定汇率(俄央行利率高达15%)
💣 必查3个表:
供应链是否卡在"中美俄三角区"?
对俄交易是否启用昆仑银行"防制裁通道"?
海外仓是否备案"白名单"规避二级制裁?
正常人都知道,关税战没有赢家,合作才是正途。中美作为全球前两大经济体,每年7000亿美元的贸易额背后,是无数企业和家庭的生计所系。当美国超市的牛肉价格因关税上涨时,中国养殖户也在为饲料成本飙升发愁……
如今,中国加征关税的直接效应是重塑中美能源贸易格局,推动外贸企业转向多元市场;间接影响则通过中俄、中欧合作深化,改变俄乌冲突下的地缘经济平衡。
大家或许现在就站着风口上,风险中捕捉结构性机遇,跳准了,就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