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以来,美国关税政策频繁调整并持续加码,进一步加剧了跨境电商行业的经营压力和不确定性。
仅2月5日至9日4天时间,TEMU和SHEIN 在美销售额分别下滑32%和41%。2月,TikTok美区销售额同比下降15%。
出口成本上升,卖家进退维谷
密歇根大学调查显示,2月美国消费者信心显著下降,创2023年11月以来新低。调查主管指出,美国消费者对关税推高物价的担忧是下降的主要原因。
特朗普政府对华加征两轮10%关税后,中国商品在美总税率将升至20%。叠加此前301调查中的25%关税,部分产品的税率高达45%,钢铁产品甚至高达70%。
这一税负压力严重挤压了中国卖家的利润空间,尤其在低客单价、竞争激烈的品类中,部分产品的利润率可能跌破5%。卖家面临进退两难的境地:承担关税压力将压缩利润;转嫁成本则削弱价格竞争力。
为应对关税压力,电商平台纷纷调整战略:
• TEMU加速布局本地仓储,通过“Local”标签推动美国本地发货商品的销售;
• SHEIN要求供应商转向越南生产,并在美国设立配送中心;
• TikTok加速扩展欧洲市场,新开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站点;
• 亚马逊计划将部分成本转嫁给消费者的同时鼓励卖家向高附加值商品转型; • 沃尔玛加快供应链调整,推动部分供应商转移至东南亚等地生产。
中国跨境卖家的应对之道
1.优化供应链布局
通过布局海外仓降低运输成本和时间,提升配送效率和用户体验,同时将部分生产转移至东南亚等低成本地区,减少关税负担。
2.加强本地化运营
减少对直邮的依赖,与本土供应商合作,并根据当地需求优化产品设计、增强用户粘性。
3.拓展多元化市场
开拓欧洲、东南亚、中东等市场,降低对美国单一市场的依赖,扩大品牌的国际影响力。
4.推动品牌升级
通过提升产品附加值摆脱低价竞争,增强品牌溢价能力。
5.关注贸易政策与合规
及时跟踪关税政策变化,通过优化关税分类降低合规成本,确保业务可持续发展。
本文由至美通研究院编辑整理,图片及信息来源于网络、版权属于原作者。本文不代表本订阅号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改编或建立镜像。如需转载,请在后台留言申请并获取授权。本文内容仅限一般情况讨论,并非构成任何商业或法律意见或服务。本文中所使用、引用的商标及图片如备注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不用于商业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