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开年,美国“关税炸弹”引爆,跨境行业经历“过山车式”震荡:
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 10% 的关税,同时取消T86免税清关政策(即800美金“小额免税”条款);
USPS宣布暂停又恢复接受来自中国大陆和香港的包裹。
这一系列组合拳,打得跨境人措手不及,美区卖家直呼“天塌了”、“想哭”!
然而,局面在72h内出现了「惊天逆转」!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周五恢复了针对中国小包裹(价值低于800美元)的“最低限度”免税门槛,以便美国商务部有时间使该命令可行,此前这一快速变化给海关检查人员、邮政和快递服务以及在线零售商带来了混乱。
*加征10%关税的规定尚未取消
白宫发布新闻稿称,特朗普在行政令中宣布,中国小包裹的免税待遇将继续有效,直至建立足够的系统以全面、迅速地处理和收取关税收入。不过,特朗普未明确该行政令的具体有效时间。
01
暂停!“朝令夕改”成家常便饭
2025年刚开年,美国就上演了两次“朝令夕改”。
事实上,美国邮政(UPS)本周就曾因在接收中国包裹问题上“朝令夕改”被外界嘲笑,同时美国政府部门在关税执行上的混乱也引发了零售和物流业的不满。
美国智库税务基金会指出,70%以上的关税成本将转嫁给美国消费者。以Temu为例,原本40美元的商品可能因关税和清关费用上涨26%,削弱其价格优势。美国试图通过加税保护本土产业,却忽略了其制造业成本高企的硬伤——即使加税100%,苹果等企业仍无法将产业链迁回美国。
美国对华加征10%关税并取消800美元以下“小额免税”政策的决策,本质上是贸易保护主义的延续,但这一“关税炸弹”不仅未能强力打击中国制造业,反而暴露了美国经济政策的短视与矛盾。
——Deepseek锐评美国关税调整
自1930年以来,美国对中国的“小额免税”一直存在,2016年门槛从200美元提高至800美元后,入境包裹量激增。2024财年,约13.6亿件货物通过该豁免条款进入美国,其中大量来自Shein和Temu等中国电商。专家指出,特朗普的政策变化是其设想与现实碰撞的又一案例,导致行业混乱,海关和物流压力大增。
美国此次恢复“小额免税”,是因为商务部尚未建立足够的系统来全面、迅速地处理和收取关税收入。未来,待美国商务部等部门出台新的关税征收配套措施后,特朗普可能再次调整对中国小额包裹的免税模式。
同时,对华加征10%关税的政策现在依旧生效,如果“小额免税”也被取消,对跨境卖家的影响如何?
02
关税“重锤”:利润重塑与模式升级
根据最新关税政策,美国对所有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统一加征了10%的关税。
在此基础上,美国还针对特定商品类别实施了更高的关税税率。例如,电子产品、服装和家居用品等品类的关税税率被大幅上调,部分家具及家居用品的关税税率甚至高达60%。
中信证券研究指出,美国对中国商品加征10%关税并取消小额免税待遇,对跨境电商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三个维度:
直接的关税成本增加;
海关操作流程复杂化导致的时效性下降;
以及市场竞争加剧导致的利润空间压缩。
政策“过山车”,全托管模式趋向转型?
如果未来美国再次取消中国小包裹的“小额免税”政策,难免会对跨境业务产生巨大的影响。
高盛分析了美国移除"低值商品免税”(de-minimis)政策,并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对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潜在影响。拼多多旗下的Temu因其对美国市场的高度依赖,受影响最大,而阿里巴巴国际业务(AIDC)受到的影响较小。
取消小额免税政策后,所有商品无论价值大小都需要缴纳关税。对于Temu等平台,即使是低价商品也需要支付额外的关税和报关费用,这直接导致运营成本大幅上升:
时效拉长:单票处理时间可能将会延长2-3天,导致物流成本骤增;
成本增加:卖家需支付额外的关税申报和清关费用,运费预计上涨20%甚至更多;
灵活性降低:全托管模式依赖于平台集中处理订单、物流和清关等环节,以实现高效运营。取消免税政策后,复杂的清关流程和增加的关税成本使得这一模式的灵活性和效率大幅下降。
有消息称,在本周取消“小额免税”政策发布后,Temu就从两方面做出了调整:一是全托产品涨价并切换清关模式,部分产品下架,美区前台主推本地仓,全托产品涨幅30%-50%;二是引导全托卖家迁移到半托平台,上线“一键搬运”功能,支持爆款商品快速迁移并继承销量和评价。
涨价/亏本?自发货卖家陷入两难
除了全托管卖家,自发货卖家也会受到影响。一些利润薄、抗风险能力弱的中小卖家在市场竞争中将处于不利地位,陷入「涨价/亏本」的两难境地,稍有不慎还可能失去市场份额甚至被迫退出市场。
此外,受关税调整影响,多家中国跨境小包物流服务商随后发布涨价通知,进一步增加了卖家的物流成本。美国暂时恢复“小额免税”政策后,物流服务商也纷纷宣布取消涨价。
🔷 某跨境物流公司发布通知
“为保障服务不中断,我司决定从2月4日12:00之后起飞的航班开始,对于美国方向的XX快线、追踪、挂号类等产品,针对纺织品及服装类按包裹申报价值的35%,纺织品服装以外按包裹申报价值的25%收取综合关税,其中已包含关税、代垫代缴服务费,另请如实申报商品品名及申报价值,如因美国海关重新估值产生的扣关、延误、补交税款及额外罚款,我司概不负责。以上通知即刻生效,我司将于账单中增加此项关税费用,还请您周知并及时做好方案调整。”
03
变数依旧?仍需做好长期准备
恢复关税只是暂时的,政策变数依旧存在。在此频繁变化的背景下,跨境电商卖家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但也存在应对的策略,以保持从容和竞争力: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全球“撒网”很必要
2025年,全球跨境电商市场规模持续扩大,预计将达到2.6万亿美元。东南亚、中东、拉美等地区,人口增长迅速,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消费能力日益增强,线上电商渗透率持续攀升,成为了跨境电商新的增长极。这些地区的消费者对中国的商品有着巨大的需求,为卖家们提供了广阔的机遇。
🔷 2025年东南亚电商市场GMV预计将达到1860亿美元,2023-2025年的复合增长率(CAGR)将达到15.68%。该地区近7亿人口,平均年龄不到29岁,消费意愿强,且越来越依赖移动端购物。
🔷 Temu已拓展至60国,Shein在巴西、墨西哥建供应链中心75。分散风险的同时,需研究当地政策(如欧盟DAC7税务合规)以避免二次踩坑。
供应链物流升级,保住利润的“组合拳”
面对成本的显著上升,部分卖家考虑将物流和关税成本转嫁给消费者。对于品牌价值高、具有定价权的商家而言,适当提价或许可行;但对于那些产品同质、以性价比为卖点的商家来说,提价可能会导致订单流失,而不提价又面临亏损。
在这种两难境地之下,商家们迫切需要思考如何优化供应链管理,保证利润:
1. 选品&供应链策略:卖家需要重新审视产品定价和利润空间,挑选附加值更高、更具竞争力的产品,避免过度依赖低价商品。开发独特、高品质的产品,提升产品的不可替代性,通过集中采购、批量发货等方式降低成本,同时加强供应链的灵活性和韧性。
2. 物流策略:卖家应部署多元化物流渠道,避免过度依赖单一物流方式。综合考虑成本、时效和服务质量,选择最适合业务的物流方案。同时,当前政策变动正推动跨境电商行业加速转型,趋向于本地化的订单履行模式:
海外仓备货:利用中国“离境即退税”新政(2025年1月27日生效),提前退税缓解资金压力;
据国家税务总局微信公众号5日消息,为支持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国家税务总局决定对纳税人以跨境电商出口海外仓(下称:出口海外仓)方式出口的货物实行“离境即退税”。
海运集拼模式:通过整柜申报降低单票关税成本,适用于低时效商品;
本土化仓配:如Temu吸引在美有库存的卖家入驻,规避关税。
升级品牌与技术,构建竞争壁垒
随着成本上升、低价策略逐渐失效,品牌化和差异化竞争成为卖家的生存之道,是突破价格战的关键策略。过去依赖低价爆款销售的卖家,如今须思考转向更高附加值的产品,以对冲关税和物流成本的上升。
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观点,中国跨境电商企业应重视新全球化的建设,通过国际化布局和供应链的精细管理,提升品牌价值。这表明品牌化和差异化竞争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关键。
🔷 品牌溢价:通过差异化设计、IP联名提升附加值;
🔷 合规化运营:完善HSCode申报、原产地证明等文件,避免清关风险;
🔷 技术赋能:利用AI优化库存、预测需求。
GEP:助力卖家在全球市场中持续增长
2025年的跨境电商行业虽面临诸多挑战,但也正站在机遇的风口。美国此举看似压制中国跨境电商,实则倒逼行业升级。中国卖家的核心优势并非单纯低价,而是柔性供应链+数字化能力的全球独特性。
Global E-Payment(GEP)凭借专业的跨境支付解决方案,帮助卖家降低交易成本,提高资金使用效率,通过全球网络和本地化服务,支持卖家在全球范围内拓展业务。在当前复杂的国际贸易环境下,GEP致力于助力卖家应对挑战,把握机遇,实现业务的持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