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近日,亚马逊发布公告,宣布新“订单阈值”政策将于2025年2月24日起生效。
据悉,该新规针对的是自发货卖家推出的。根据公告,自2025年2月24日起,亚马逊将在卖家平台的订单处理能力功能中自动设置最低阈值,这一阈值将基于卖家过去30天的平均每日订单量进行保守估算,并每周更新。如果卖家的实际处理量低于这一阈值,系统会自动调整,使其更接近卖家能够处理的订单量。此外,当卖家的订单量超出设定的阈值时,亚马逊会向消费者展示延长一天的交货日期,从而为卖家提供额外的处理时间。此政策仅适用于标准和免费经济型运输,不影响高级配送或卖家自配送Prime订单。
下面,我们通过一个具体的例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一政策。
场景1:订单量稳定,未超过阈值
过去30天,你的平均每日订单量为50单。亚马逊根据这一数据,自动将你的订单处理阈值设置为50单/天。某一天,你收到了45单,低于阈值。系统会动态调整阈值,使其更接近你的实际处理能力,比如调整为47单/天。
场景2:订单量激增,超过阈值
某天,你的订单量突然增加到70单,超过了系统设定的50单/天的阈值。亚马逊会向消费者展示延长一天的交货日期。例如,原本承诺的3天送达,现在显示为4天送达。这为你争取了额外的时间来处理激增的订单,避免因订单积压而影响店铺绩效。
场景3:订单量持续低于阈值
如果连续几天你的订单量都低于阈值(比如每天只有30单),系统会逐步降低阈值,使其更接近你的实际处理能力。例如,阈值从50单/天调整为40单/天,再到35单/天,最终与你的实际订单量匹配。
虽说“订单阈值”新政可以帮助卖家更好地管理订单处理能力,避免因订单激增而手忙脚乱。通过动态调整阈值,也可以避免因订单量波动而影响店铺绩效。此外,延长交货日期也为卖家提供了缓冲时间,降低运营压力。
但这一政策对于卖家来说也有一些弊端。对于单量未超过阈值的卖家而言,平台会不断降低订单处理阈值,一旦单量上升,更长时间的承诺交货日期也会降低潜在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这一政策无疑对卖家的物流管理和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要求。对此,不少卖家表示担忧。
有的卖家表示,基于30天历史数据的阈值设定可能无法准确反映其当前的订单处理能力,尤其是在促销活动、旺季销售或供应链调整等特殊时期。此外,系统的每周更新也可能限制卖家的灵活性,使其难以应对短期的库存调整需求。更重要的是,对于那些订单波动较大的卖家而言,新政策可能意味着他们需要更加谨慎地管理订单和库存,以避免因超出阈值而导致的交货延迟和消费者满意度下降。
有的卖家则认为,亚马逊的这项政策无异于变相逼迫卖家内卷。为了提升阈值,获得更多的订单接收能力,卖家们不得不努力提高日常订单处理量。在这种机制下,卖家之间将形成激烈的竞争和对比。那些资金雄厚、人力充足、供应链完善的大型卖家,往往能够轻松应对订单量的变化,提高订单处理能力,从而获得更多的流量和订单。而小卖家在竞争中处于劣势,甚至可能被彻底挤出市场。
面对亚马逊这一政策带来的挑战,卖家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积极有效的策略来应对,从而在新的规则下实现更好的发展。
1. 科学监控与调整阈值
卖家应每日记录订单量的峰值与均值,利用ERP工具进行科学化的阈值监控。在促销活动前,手动上调阈值至历史峰值的合理比例(如150%),以确保爆单期间能够顺畅处理订单。日常运营中,保持系统自动计算的阈值的一定缓冲比例(如120%),以应对订单波动。
2. 优化库存管理
根据动态阈值要求,实时匹配库存深度与订单波动,制定合理的安全库存公式。此外还需要关注库存变化,及时补货,避免库存不足导致销售机会流失。
3. 提升订单处理能力
通过优化内部流程、提高拣货和包装效率等方式,提升订单处理能力,以应对可能的阈值限制。同时还可以通过使用自动化和智能化工具,如ERP系统,来优化订单处理和库存管理流程。
4. 持续关注政策变化
亚马逊的政策可能会不断调整,卖家应持续关注平台公告和政策变化,以便及时做出调整。还应保持与亚马逊平台的良好沟通,了解政策背后的原因和目的,以便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抓住机遇。
亚马逊新政策的实施,意味着卖家需要更加精准地预测和管理订单量,以避免因订单量超出处理能力而导致的延迟发货。对于那些依赖国内直发的卖家来说,运营难度和成本将更高。然而,海外仓的出现,为卖家提供了更多的选择和灵活性。
海外仓的优势在于其本地化运营和快速响应能力。通过将商品提前存储在海外仓,卖家可以大大缩短配送时间,提高客户满意度。当亚马逊订单量激增时,海外仓可以迅速调配库存,确保订单及时发货,避免因延迟发货而影响卖家声誉和客户满意度。
此外,海外仓还可以帮助卖家降低物流成本。通过集中发货和批量处理,海外仓可以降低单个订单的物流成本,提高整体运营效率。对于那些需要频繁跨境运输的卖家来说,海外仓无疑是一个更加经济、高效的选择。
在亚马逊新政策下,卖家需要更加注重库存管理和订单处理能力。海外仓可以提供专业的库存管理和订单处理服务,帮助卖家实时监控库存情况,优化补货策略,提高订单处理能力。通过与海外仓合作,卖家可以更加灵活地应对订单量波动,确保业务稳健发展。
结语:亚马逊的“订单阈值”政策虽然旨在优化平台运营和消费者体验,但对自发货卖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应对这些挑战,卖家需要优化物流方案、提升库存管理效率,并密切关注政策变化,及时调整运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