纺织服装业好像坐上了一趟过山车,去年订单异常火爆、“一厂难求”,今年却经历着近年来都没有过的冷清。
据中国纺织品进口商会调查,今年上半年纺织服装厂订单惨淡,订单外流明显,约有60亿美元订单遭流失,下半年转单流速更快,预计可能扩增到100亿美元的订单流失。
有服装企业表示,订单起码比去年减少了四成,5月底发出最后一单后,工厂已无外贸订单可做;部分纺织厂为留住客户,甚至不惜赔钱接单。上游工厂同样受到影响,早前爆单,单单需要排队十天半月,或是一月才能出货;如今,订单寥寥,有时一天就能出货。
中小企业订单骤降
今年上半年我国纺织服装累计出口1564.9亿美元,同比增长11.7%。宏观来看,出口数据还不错,但PMI(中国棉纺织行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数据的指向与其并不相符。
(注:50%为荣枯分水线,高于50%代表期望值高,低于50%则是衰退的信号)
今年二季度以来,不少纺织服装业都遇到了订单下滑的问题。据统计,PMI自去年8月以来持续位于50%枯荣线以下。其中新订单指数自去年10月以来持续位于40%以下的较低区间,企业接单情况长期低迷。
中国纺织品进口商会的调查显示,当前85%的企业订单外移较为明显。其中,26%的企业订单外移比例在30%以上;90%以上的企业在手订单排期较去年下半年及四季度而言有所缩减;有13%的企业订单严重不足,仅可维持1个月内生产。
从全国的进出口数据来看,服装家纺产品增速也呈现出较明显的放缓趋势。前5个月,我国服装和家纺产品分别出口647亿美元和74.3亿美元,同比增长10.9%和6.9%。针织服装出口281.5亿美元,同比增长21.9%,较去年全年42%的增速大幅回落。梭织服装出口261.6亿美元,同比增长17.4%,比去年四季度增速减少了6个百分点。
订单骤降的背后,折射出的是当前市场颓势。纺织服装企业在亏损压力下负重前行,那么这些订单又为何会消失呢?
订单消失的原因
订单流失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如2020年,疫情的全球性蔓延,使得海外制造业停工停产,大量订单涌入中国,出现“爆单”现象。但随着各国制造业陆续恢复,今年以来,欧美订单取消、延迟成了外贸常态,国内许多纺织服装厂订单量大幅下滑,甚至一些稳定的老客户也取消了采购计划。
图均源于网络
需求端出问题的同时,供给端的另一侧,东南亚制造业的崛起加速了订单转移。近两年,越南服装制造业出口数据十分亮眼,许多工厂的订单已排到10月之后。但这也是中国纺织服装产业加速转移的一个结果,因为很多订单都是我国企业主动转移到越南的。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报告,2020年疫情以来,东盟与中国在以纺织服装为代表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领域出现了较强对口替代效应。
另一方面,中美贸易摩擦加速了产业链转移东南亚的进程。根据美国商务部数据,2021年中国占美国纺织服装进口份额从2019年的32.78%降至27.74%,其中占棉制服装进口份额从2019年的21.8%降至15.4%,从第一位降至第二位,越南则成为第一大供应国。
今年6月21日,美国“涉疆法案”正式生效。这一法案下,约占世界总产量20%的新疆棉面临被全球市场回避的风险,我国棉制服装出口限制升级。而另一全球主要棉花生产国印度,则成了许多下游制造商的主要替代品。
同时,汇率短时间内的大幅波动也给未来订单带来了不确定性。人民币汇率忽高忽低,客户会有本币升值的预期,原本40天的账期,可能要拖两个月,国内纺织服装企业则将陷入资金链趋紧的窘境;当其预期本币汇率回落时,则会选择汇率相对稳定的地区下单。
更不容忽略的是,全球市场萎缩所带来的影响。欧美作为中国两大出口国,其消费降级使得国内纺织服装业所面临的挑战愈发突出。7月,美国通胀率仍处于历史水平高位,为8.5%,通胀压力下物价飙升,居民实际消费量已显颓势;受通胀高企、能源短缺、货币政策收紧等影响,欧洲消费者信心降至疫情暴发以来最低水平。
越南也现“订单荒”
国内缺单并非个别现象,东南亚纺织服装业同样如此。以越南来说,早前订单满满,招不到工人,如今也面临“订单荒”。
除了受欧美国家通货膨胀的影响外,服装行业的原辅料价格的持续高涨,俄乌冲突、油价上涨、疫情等因素也给越南企业带来许多困难。许多客户推迟订货,分销商面临大量货物积压、销售下滑问题,生产商则面临购买力下降、原材料价格上涨问题。
纺织服装企业无法签署新订单,缺订单现象频现,不得不缩短生产时间,停止招聘,减少劳动力,或是直接安排工人休假。
全球外需增长乏力下,库存高企,更是成为业内普遍现象。为帮助企业获得订单,多地政府出台了帮扶政策。如江苏省支持企业以多种方式参加50场境外国际展会;组织不少于100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促进活动等。再如山东省在全国率先推出“汇率避险担保试点”政策,为企业规避风险。
在政策帮扶下,纺织服装业也在采取多种方法自救。如为降低成本,部分企业选择在半夜开工;或是暂时关闭工厂,做起直播带货;也有企业抓住了“行业大洗牌”的好时机,在部分企业因成本过高难以生存,不得不减产或倒闭时,加速兼并。
或许这些企业短期内并不能抢抓到新订单,但待疫情、俄乌冲突、通货膨胀等因素缓和,市场需求恢复后,他们或将再次迎来“爆单”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