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四川省夹江县龙沱乡三星小学学生在玩耍。(图片来源:新华社 郭求达摄)

6月6日,西藏藏医学院毕业生合影。(图片来源:新华社 觉果摄)

四川省三台县新生镇小学学生吃午餐。(图片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蒲滔摄)

9月24日,《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外发布,提出到2020年基本建立教育基础性制度体系;

9月21日,中国“双一流”(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公布,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奠定了长远发展基础;

9月13日,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正式开学,标志着中外教育领域合作翻开崭新一页;

……

5年来,中国教育优先发展,教育质量不断提升,教育公平受益面不断扩大,中国正努力用更好的教育回应人民的热切期盼。

质量提升

9月5日,北京八一学校的荣臻礼堂里,15名学生正围在10米长的绘画桌旁作画。广场上摆放着老挝、缅甸两国小学生的200多幅绘画作品。这是“一带一路·民心相通”学生手拉手活动。加强国际交流成为八一学校提升办学质量的重要环节。

1年前,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八一学校视察。他说,我国正处于历史上发展最好的时期,但要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更加重视教育,努力培养出更多更好能够满足党、国家、人民、时代需要的人才

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5年来,通过拓宽教师来源、强化教学环节,中国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

西北政法大学的讲台上,经常出现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检察院副检察长王秦龙的身影。3年多来,他用近300个案件做教材,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堂别开生面的实务课程。

5年来,教育改革全面深化,一系列指导措施和规划意见相继提出。从教师队伍建设到考试制度,从职业教育到创新创业教育,从中小学教学改革到地方高等本科院校转型……改革任务落在了每一个实处。

高考改革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抓手。目前,中国31个省(区、市)均已形成改革实施方案,破除“一考定终身”;文理不分科已成趋势;语文、数学、外语3个科目成绩加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个科目成绩的“3+3”形式成为高考新模式。

2014年9月,习近平来到北京师范大学看望教师学生时说,今天的学生就是未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主力军,广大教师就是打造这支中华民族“梦之队”的筑梦人。

5年来,一支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教师队伍正在形成。

9月24日,《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对外发布,强调要切实提高教师待遇,确保教师平均工资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水平。

乡村教师队伍建设一直是教师队伍建设中的短板。2015年,中国发布《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提出逐步形成“越往基层、越是艰苦,地位待遇越高”的激励机制。

培训机会多了,农村教师补贴兑现了,日子越来越舒心了。”宁夏回族自治区石嘴山市惠农区教师秦鹏表示,改革为乡村教师带来了福利。

春天的燕园,湖光塔影,绿树婆娑。2014年5月4日,在这个属于青春的节日里,习近平深切地对青年们说,人生的扣子从一开始就要扣好。

5年来,德育被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印发,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教育部统一组织新编的义务教育教材《道德与法治》开始启用;更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课堂;27所中央直接管理高校专门成立党委教师工作部,统筹推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均衡发展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习近平强调,要不断促进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6月7日早上,风轻云淡,阳光明媚。甘肃省康县残疾考生巨晓走进了政府专门为他设置的高考单人考场,“从那一刻起,我迎接了生命的新曙光。”一个多月后,巨晓接到了兰州交通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2017年4月,教育部、中国残联印发《残疾人参加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管理规定》,像巨晓这样的残疾人,有更多的机会走进高校校园。

孩子的教育,关系到祖国的未来;贫困地区孩子的教育,关系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现。习近平指出: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在贫困地区,我们必须补上这个短板。扶贫必扶智。让贫困地区的孩子们接受良好教育,是扶贫开发的重要任务,也是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途径。

曾经,地处太行山脉的河北省赞皇县北水峪的孩子们,最期待的是上学不再翻山越岭。走读之苦让当地辍学现象严重。

后来,河北省石家庄市推行山区教育扶贫工程,新建赞皇二中,把深山5个乡镇4所中学近3000名中学生集中起来寄宿读书。

从北水峪来到赞皇二中就读的时跃南觉得自己很幸运。几年前,姐姐要走十几里山路才能来到学校,而如今,他不必如此辛苦。

这5年,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使用始终坚持“保基本、补短板、促公平、提质量”,坚持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截至2016年底,中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708个县级单位中,有684个已实施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覆盖率达97%;“免费师范生”每年吸引3.4万名高校毕业生直接到农村中小学任教;31万名“特岗教师”覆盖中西部3万多所农村学校;640多万中西部农村教师接受“国培计划”培训。

“各个学校、各个班级之间的师资配比都很均衡,所有的孩子都一视同仁,女儿也在家门口上了心仪的小学。孩子压力小了,家长压力也小了。”安徽省铜陵市的家长尹明怡笑了。

据统计,中国19个副省级以上大城市公办中小学学生就近入学比例均逾九成,“择校热”逐步降温,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满意度明显提升。

走向世界

2013年9月,习近平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视频贺词指出,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

5年来,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求学。

广西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里,来自泰国塔亚武里皇家理工大学的撒塔蓬·通维博士通过培训学习,很快掌握了车号自动识别系统故障解决方法。

和撒塔蓬·通维一样,前来柳州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参加泰国轨道交通职业教育师资培训班的学员已有50多名。

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展开,世界各地的来华留学生也越来越多。据统计,2016年世界各国来华留学生人数突破44万,比2012年增长35%。中国已成为亚洲最大留学目的地国。

5年来,中国教育模式逐渐走出国门。

今年9月,英国全套引进中国《真正上海数学》的学生用书、教师用书和练习册。明年1月起,这些教材将正式进入英国部分小学课堂。

5年来,中国在世界教育体系中话语权不断提升。

2014年6月,世界语言大会在苏州召开,以中国政府为主导形成的成果文件《苏州共识》,首次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会议上提出了“语言能力建设”的概念。中国还推动落实《亚太地区承认高等教育资历公约》、协调世界银行编写《关于国际教育趋势及经验的政策建议》、牵头组织制定《亚太经合组织教育战略》《中国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别方案》。

5年来,中国的教育成果逐渐被世界认可。

2016年6月,在马来西亚吉隆坡召开的国际工程联盟大会上,中国成为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华盛顿协议》的正式会员。这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里程碑,意味着欧美等发达国家更加认可中国工程教育质量,中国高等教育将真正走向世界。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8303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