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21年,对多数外贸企业而言,是忙碌而艰辛的一年。
国际大宗商品价格暴涨、“天价”海运货柜与物流费用的出现,美国通胀抬头、人民币对美元的大幅升值,以及国内短期的拉闸限电,也影响了部分外贸工厂的正常经营。2021年,国内一些外贸企业的利润大幅缩水,甚至出现了“一年忙到头、叫好不叫座”“很难喘息”“今年的战略就是保生存”等等现象。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任鸿斌在2021年底谈到中国外贸形势时表态,明年面临的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很可能要过一个‘大坎儿’。”
2021年,尤为突出的挑战还有海运费用的上涨。过去一年以来,海运市场先后历经空箱紧缺、洛杉矶港口拥堵、苏伊士运河堵船、深圳盐田港疫情、宁波舟山港疫情等危机。海运价指数显示,从亚洲到北美航线标准运费同比上涨6倍。其中,上海到洛杉矶最高报价同比暴涨近12倍。
疫情前一个集装箱大柜从中国出口到欧美,海运费全年维持在2000美元左右,去年下半年最高涨至3万美元,物流运输成本就涨了10余倍,一箱货值能否抵上运费?这一突出问题背后,中国外贸企业要走怎样的路,来自政府的服务怎么做才更到位,都决定了中国外贸能否迈过“大坎儿”。
2021年外贸领域还存在“三缺”“四升”问题,“三缺”指的是缺芯、缺柜、缺工,“四升”指的是运费、原材料成本、能源资源价格、人民币汇率上升。
多位专家预测,2022年,中国外贸发展面临的不确定不稳定不均衡因素增多。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复苏分化,大宗商品价格上涨、能源紧缺、航运紧张等风险交织。
国内经济发展也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再叠加2021年外贸基数较高的因素,2022年外贸运行面临着“过坎儿”。
海运不畅就会引发连锁危机。有的工厂爆仓、出货通道都被挡住了,不得不去附近租赁更多仓库放货。中国工厂跟国外做生意,不少情况没有首付款或定金,有时外贸公司可能向工厂垫付一部分资金。然而,当工厂的货积压在仓库里,100%意味着企业没拿到回款,也很难出新货,加之2021年银行贷款有所收紧,企业的资金链是非常紧张的。
实际上,传统外贸企业也很难拒绝接收新订单。你不接订单,老客户给丢了,咬咬牙也得接,怕涨价后客户不找你买了,可能找竞争对手、找同行去买了,一部分企业可能想办法转嫁给客户,另外一部分又有顾虑,可能自己去消化,很多企业就在熬过这段时间。
然而,随着东南亚复工复产,倘若2022年美联储加息后人民币继续升值、国际大宗商品的价格继续上涨,这种单纯比拼成本的竞争模式还能持续多久?有外贸人士表示,中国企业已经到一个临界点上,咬紧牙关地挺。在市场经济的调解下,好多支撑不住的企业可能就会死掉,而新的企业可能会起来。
最新市场趋势
据专业分析人士的预测,尽管全球贸易受到地缘政治紧张局势等风险因素的影响,2022年预计集装箱货运量仍然会有所攀升。马士基估计2021年全球集装箱数量增长率会达到7.8%。
12月份全球制造行业的表现异常坚挺。1月份发布的全球综合采购经理人指数(PMI)数据显示,尽管面临交货延迟以及新冠疫情等诸多挑战,第四季度制造业领域依然呈现出非常乐观的态势。
12月份,中国制造行业PMI指数有所增长,已经连续两个月突破50.3,由此可以看出,随着二月份中国农历春节假期的来临,中国经济仍旧显现出扩张模式。
但挑战依然存在——德意志银行的货物拥堵指数表明,广泛供应链领域仍然面临重大压力和供应链受阻问题,其中港口拥堵和内陆运输延迟是最主要的问题,而货运费率预计仍将继续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