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利他思维决定彼此信任度
“利他”这个词,并不陌生,其实就是“共情能力”。
你是否可以站在对方的利益角度去思考,自己能给别人带来什么?
很多外贸朋友,每一天在做的都是不断发开发信,报价,push,骚扰。周而复始,大海捞针,以量取胜
参加完广交会,拿到上百张名片,回来后不管三七二十一,不做归档整理,发几乎一模一样的开发信。
给客户的感觉只有两个字:厌烦!
第一印象你就输了。
这种“骚扰行为”,其实就是一种懒惰。
懒得了解客户是干什么的懒得了解客户的产品到底怎么样懒得了解客户的需求痛点·····
急功近利的想把自己的产品推出去,却从来不问,这到底是谁想要的?
至少,在沟通之前,要好好整理下思路:
1、客户基本背景情况是什么?
2、客户做什么产品?
3、对方目前处于供应链条上哪个角色?
客户也是人,当你设身处地,真诚的为他着想,你的磁场,对方能感受到。
也能够让对方放下防备,打开沟通的大门。
最担心的是,你没把对方当人看,只是机械的完成一个群发动作而已,他也会把你自动归档到“垃圾箱”。
沟通是一门艺术,需要你时刻培养自己的“共情能力”,以对方能够接受的方式,才叫做有效链接。
02. 比TA多想一步让对方便利
说起简单,做起难。
永远替客户先想一步,需要你在了解对方的基础上,以及站在他的角度上,才能做到这更深一步。
比如,大部分客户可能并不清楚,自己真正要的是什么。
他表面上说要求什么东西,实际上,要明白他到底是想要的是什么,或哪里不清楚。
客户表达的东西,是否和他实际需求一致?
这个需要你去帮助对方捋顺。
有些业务朋友,跟客户的沟通,非常简单粗暴。
举个例子:
当客户对产品哪个功能不了解时,直接丢个说明书或文字解释过去。
又或者直接一封邮件,附带个几十M的附件过去,再夹带一些没有命名整理的图片。
潜台词就是在告诉对方:你自己有精力就自己看吧!
可以说,沟通体验感极差。
这些细节,体现着你对这单生意,这个客户的重视程度。
如果你能够,把细节整理好,方便对方查看,把文字换成更形象的短视频解说等等,这些细节上的关照他人,想办法,降低客户对你的理解成本和沟通成本,你才能赢得信任。
03. 认知层面不一致更需要用对方的方式沟通
早几年我们有一个同行外贸前辈跟我们讲过:“销售工作很多时候沟通很累,不在跟客户沟通,而在跟自己人沟通”。
确实。
有时候会涉及大量的跨部门沟通,比如跟生产部门,采购部门,财务部门的沟通。还有外部厂家之间的沟通。
这些远比和客户沟通,来得更辛苦,更耗人。
有时候明明一件很简单的事情,客户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要求,产品的要求啦,包装的要求啦,贴纸要怎么贴啦等等,很繁琐,但我们都已经把要求和内容写清楚了,为什么给到生产部门,他们还会看不懂,还会嫌麻烦,还会搞错?
这样的问题,屡见不鲜。其实就是,认知偏差。
你以为你已经写的很清楚了,你表达很清楚了,对方怎么能不懂?
可问题是:你以为的,就是你以为的吗?
你可能只是在用你的惯性认知,在表达这件事,想当然的认为别人也能懂。
其实,在别人脑海里,一点概念都没有,根本不明白。
大家对这件事的认知,不在一个层面上。特别容易产生矛盾,拖进度。
意识到这些情况的存在,以及这些情况带来的精力耗费,最需要我们去做的,就是将我们需要与其他部门对接的工作流程,进行优化。
就好像,你提的一些需求,尽量不用大量文字,换成图片、思维导图、表格等形式呈现,看对方更容易接受什么样的表达形式,这样才会更有效。
这是一个必经的磨合过程,考虑到对方的思维遗漏处,尽可能的完善消除,才能达成共识理解。
毕竟,谁作为需求提出方,谁为这件事负责,谁就要进一步承担这样的责任。
利他思维在任何工作都非常重要,不止外贸。
这让我想起,吴伯凡老师提出的“祭品效应”概念,其实也是这个意思。
永远替对方多着想,输出自己的价值,哪怕先吃亏,这都是我们让自己更专业,让自己看起来更吸引的一个必要的过程。
打破自己的惯性认知层面,去理解他人,确实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但,还是要做难而正确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