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晨6:35分,被列车播音吵醒,躺在铺上无所事事。
刚刚去洗漱,无意间揽镜自照,竟然发现满头白发,数也数不清,远不是我一直以为的几根或几十根。
拔了一根细细端详,想起刚开始跨入圈子时,充满冲劲和拧劲,摸爬滚打了五年,钱没赚多少,脾气却变得更倔更臭,每天都喜欢跟自己怼自己。
五年里,见识了形形色色的人,发现很多卖家也跟我一样,TM就是喜欢跟自己过不去。今天跟大家分享卖家甲乙丙丁的经历,你可能知道他们的故事,也可能认识他们的人。
甲
我就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
——卖家 colour
刚开始,我在南京创业,虽然有货源,但还是觉得货太少,于是我跑了很多工厂和物流,三天跑四座城市,基本上跑了半个中国,真的很累,但累并开心着。
后来慢慢把公司做大了,却和其它合伙人却出现了分歧,因为走铺货or做品牌吵得不可开交.....我选择了离开,来到杭州,加入了一家底蕴很强的外贸公司,虽然这是一个内心真正认同的公司,但我们也很清楚,华东的信息流和物流都相对滞后。
于是,我们来到深圳打拼了。这里有更前沿的资讯、比如在华东物流一千一方就很开心,但在深圳,七百八百都算贵了。深圳有更多大咖分享经验,即使跟风也容易点;虽然这里到处是压力,包括身边的朋友,让你不得不往前跑,多累都要继续撑着,但这种氛围我喜欢。
乙
我们就是眼里容不下问题的人
——卖家paris
16年年中,我开始建立团队做亚马逊。那时我们只有四个人,都是女生,租了一个四百平的办公室..成本不小,我们都很拼命,没有社交,没有活动,没有周末,每晚都加班到十一二点……
之后,我们开始扩张,招了7、8个应届生,水平参差不齐,我们遇到了运营问题:文案图片不过关、产品开发没风控、物流包错货、店铺绩效不过关、产品侵权...
我们必须挣扎,我们必须改变,后来忍痛砍掉三分二以上的产品、铺货模式转化为泛精品模式、自发货转化为全Fba、产品图片翻新、产品零侵权,消灭速卖通小包发货失误率……慢慢地公司走上了正轨。
然后又开始招人,扩大规模,人数超过了20个,又遇到了团队问题,公司氛围就很冷漠,完全不像一个集体。人走了一批又一批,真特么难受,经常失眠。我想我们又到了要改变的时候。后来多搞一些活动游戏旅游、请阿姨来公司做饭。终于有了一批中层和比较有归属感的老员工,这让我甚感欣慰。
如今,我们虽然只是一个40人左右的小卖家,尽管跨境只会越来越难做,难题也会越来越多,但我们会一直解决问题,积累自己的资源和创造自己的优势,相信未来一定会越走越好!
丙
我们从不放弃寻找合适的同路人
卖家——阿源
我为什么不来深圳?因为在深圳,费用成本很高,吃喝住行处处都是高消费,而且还各种堵,上班堵下班堵,连周末都堵。你们说,人怎么能把时间浪费在堵堵堵上呢。
在东莞,我们能节省很多成本,如房租、员工工资等,但东莞的劣势就在于,很难招到同行业有经验的人才,基本都是毕业实习生,但我们并没有因此降低招聘标准,能吃苦、性格好、有上进心、抗压能力强的人......
外部合作伙伴也一样,以物流服务商为例,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筛选和淘汰,留下的都是负责、优质的服务商,记得有次我们有300公斤货,我们的货和其它卖家的货拼在一起,其它卖家的货着火了,导致我们那一整票货全部被扣,幸运的是,物流公司全赔了,数额达50、60万。
丁
踩一个坑,少一个坑
卖家——Jack
我一直都在宁波做卖家。宁波,是一个外向型城市,它的外贸出口和制造加工业非常发达,很多产品价格非常低廉,品质都还不错。
但是呢,人才太少了,宁波高校不多,对外部人才又没吸引力。记得16年的时候,经过一个朋友介绍,认识本地的一个学校的院长,当时我们和院长定了个实习协议,6月经过筛选,我一口气招了20个女学生。
6个月实习期间,在她们身上,我们花了很多精力、金钱、心思,甚至做一些一对一辅导,想着能培养出一批自己的人才来!鬼知道,到了1月份,20个学生全部要离职,没有一个留下来。
后来我们才知道,她们在单位里只要呆满6个月,就能赚够学分顺利毕业。可对我来说,一下子走了这么多人,出现了大量真空,这还是蛮痛苦的,但是跨境电商本来就是这样,在不断踩坑中成长。
......
故事讲完了,你有酒吗?
本文转自易仓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