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别人看得比你远时,不一定是他比你高;极有可能是他爬上了巨人的肩膀。

专业人士和业余人士最大的区别就是前者能够从整体系统上来看待问题,解决问题;而业余的人只是单从问题本身去努力,那往往问题得不到根本上的解决。

所以,按照一定的规律原则去做事,才能把事情做好。有些时候,不是你不够努力,而是你努力的方向出现了偏差。

下面是九大顶级思维定律,在外贸中的体现和运用。

而且,这些定律大多是西方人总结出来的,当我们跟海外客户沟通时, 更加的适用。

了解了这些定律思维,能让我们在做外贸时,更加的胸有成竹,马到成功。

第一

彼得原理,团建的意义。

在各种组织中,由于习惯于对在某个等级上称职的人员进行晋升提拔,因而雇员总是趋向于晋升到其不称职的地位。

晋升并不是理想的激励措施。这就是彼得原理的定义。

在这里和大家讲一个故事吧~

16年的时候,时索余毅老师在深圳走访一家音响制造商时,他们的经理是一位70后的老业务员,外贸成绩很不错。但在跟他沟通的过程中,发现他居然一点不懂网络销售,而且非常的排斥,觉得网上推广都是骗人的;你知道,那是16年时候啊,网络推广已经非常成熟了。  但他很善于单打独斗,一个人便占了整个公司70%的业务量。

他的业绩,都是凭着以前参加展会,积累下来的老客户资源,从中产生的。他自己也是非常迷信展会,对下属也仅仅是要求,拿着他分配的,以前展会客户名片资料,每天写写开发信。就事论事啊,他的业务谈判能力,以及对产品知识了解的程度,都是非常OK的,但显然是不会管理,也根本没有带团队意识。这样的外贸团队一点也没有作用。

所以当他老板联系到我们说,外贸业务一直没有增长,外贸业务员难招,很难出业绩,来来去去太多了也就不足为奇了。这里面,就是彼得定律的体现。很多公司,都是觉个人外贸业务做得好,就可以做主管经理,现实当中,似乎也是这样比较合理可行,但在具体到每个公司,每个人时候,还是需要考量其他标准,有长远眼光,做到”人尽其才“;有时候引进外部有实力人员也是避开”彼得定律“后果的一种方法。

第二

二八定律

这是我们最常见的法则之一。我们的外贸工作中,有很多这样的现象。所完成的工作里80%的成果来自于你20%的付出,而80%的付出只换来20%的成果。80%的收入来源于20%的客户,占大比例的80%只有少些影响,而占比少的20%却会造成主要的,重大的影响。

在外贸或者跨境电商中,我们需要打造爆款,更要利润款,得有搭配好的方案。而不能一味追求大众化的产品。同时,对于自己公司利润贡献最多的那20%客户,需要更多关注,而利润少,量少的大多数客户,需要重新定位筛选。

同时,写开发信时候,80%的人,只发了7遍。而80%的潜在客户,都是在7次交流后才联系上,只有20%的外贸业务员能有计划长期的跟踪自己潜在客户群。所以,我们的外贸工作也是要抓大放小,人的精力有限,要把时间浪费在值得浪费的人或事情上面。

第三

新木桶定律

这个定律跟以前我们说的有点不一样。之前的木桶定律是说,一只木桶盛水的多少,并不取决于桶壁上最高的那块木块,而恰恰取决于桶壁上最短那块。说的是,我们应该努力补齐我们的短板。当然,如果企业有一些致命的短板,那是一定需要尽早补上,不然后患无穷。但是如果仅仅是个短板,没有决定性的功能,那我们尽可能使用其他方法来补救,比如说找外包公司来协助,比如说请专业的人来指导,或者是跨界合作方式。对企业来说,时间成本昂贵。解决了问题就可以,不管是用什么方式。新的木桶理论还有一点是,越长的板也是越要发展,这样公司成长的劲头也越强。

专业化的人才一定要专注自己的专业,有行业内的一技之长。比如跨境电商,在了解学习跨境电商整体运作的同时,有的学生专注于语言翻译或是客服,有的偏向于做文案;有的制作视频广告;有的负责美工,拍图修图;各有分工。这样也是团队必不可少的角色需要。不要想着一个人能完成所有的工作,企业老板在招人时候,也一定不要要求全能的学生,啥都会。真啥都会,可能别人也自己去创业了。所以,根据新木桶理论,我们需要发挥自己优势的那一块板,最大化运用自身优势去做事情,懂得团队合作就可以。前提是需要你必须有长处,

就像之前我们面试了两个西班牙语专业的毕业生,大学学了四年的专业,面试时候,居然用简单的西班牙语介绍下自己也做不到,这是太不应该了。

第四

奥卡姆剃刀定律

这个定律就是八个字:“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很多小伙伴,应该也看过《断舍离》这本书,从书名就可以知道这本书的大体内容。跟这个定律也是差不多的。

奥卡姆说过,切勿浪费较多的东西去做用较少的东西同样可以做好的事情,否则那就是浪费。什么意思呢,就是能简单的,别复杂,不要形式化,只要结果。

举个例子大家就明白了,在日本,有家大的化妆公司,经常收到客户抱怨,买来的肥皂盒里面是空的。于是他们为了预防生产线再次发生这样的事情,工程师想尽办法发明了一台X光监视器去透视每一台出货的肥皂盒。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另一家小公司,他们的解决方法是买一台强力工业用电扇去吹每个肥皂盒,被吹走的便是没放肥皂的空盒。同样的事情,采用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办法,显然,第二种更加便捷,在奥卡姆剃刀定律里,两家公司的做法并不相同,但都解决了部分肥皂盒里面没有肥皂这样一个根本性问题,保持事情的简单性,抓住根本,解决实质问题,越简单的方法也就越值得称赞。

在我们外贸中,我们会遇到大量的问题,有些事情,不需要搞的复杂化,我们的客户有时候是很直接的。

特别是在我们跟老外沟通的过程中,有时候一个电话比几十封邮件都要好很多,能立马解决掉问题。但是偏偏很多外贸业务员很怕电话沟通,怕英语不好,怕听不清楚,其实都没必要,因为打电话不是问题,打电话是解决问题的,每次打电话把事情说清楚,想要的目的达到,不管英语说的怎么样,不管怎么慌张,都是成功的。

还有一些大的企业,人员冗长,组织结构庞大,每次解决客户的需求,都要好几天,这些都是流程不够简化明确,给客户好的体验感也是一个企业运营价值的核心内容。老子说,大道至简。有时候,简单的方法也是最有效的。

所以,复杂的问题简单化,这也是一种大智慧。对企业和个人,皆是如此。

第五

马太效应

这个定律大家应该不陌生,很多场合都会看到。比如现在说阶层越来越固化,越是有钱的越有钱,越是没钱越没钱。因为教育资源的不平均,寒门再难出贵子等等。这些都是马太效应的表现,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让有的变得更富有,没有的更加一无所有的一种现象。

我们经常听到,失败是成功之母,其实,成功更是成功之母,因为取得一些成绩后,才更可能取得更大的成绩。

2008年时候,我们在宁波一家外企的采购中心,我们一个合作伙伴,欧洲的文具商,手上有欧洲大多数国家的DISNEY品牌授权。他想采购水彩笔,这些产品的工厂在温州很多,之前我们也联系了十多家,跟客户看了工厂后确定了两家供应商,这次客户来是想再谈谈细节方面事情。结果有一家工厂老板,因为临时有事情没有来宁波。最终呢,客户跟另一家工厂达成合作协议。这两家工厂我都去看过,无论在规模,人数,价格都差不多。大家可能在为另一家没来的工厂惋惜,错失了一次机会。其实更遗憾的是,那家没来的工厂之后一路衰落下去,订单不断萎缩,最终老板关门走人了。

当然,这是个个例,但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马太效应的威力。合作的那家工厂,我们称为A工厂,因为合作了DISNEY项目,很多硬件软件也都在更新中,订单也自己越接越多,业务团队也越来越多,思维也开阔,所以他投入市场的费用也多,那些年展会,网络都比现在好做,发展也是顺风顺水;反观未来的那家B工厂呢,老板丢了这个客户倒是没啥,但后来因为同质化竞争激烈,步伐保守,外贸团队也断断续续,金融危机后,客户走失很多,加上机器模具跟不上,最终关门大吉也是情理之中了。

第六

墨菲定律

这也是个有名的定律。来源于美国一位名叫墨菲的上尉。

他的原句是这样的:If there are two or more ways to do something,and one of those ways can result in a catastrophe,then someone will do it(如果有两种选择,其中一种将导致灾难,则必定有人会作出这种选择)

在外贸工作中,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好不容易,跟了大半年的客户要下订单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经历了种种磨难,终于等到了出货时候。一切能想到的都想到了,心中还是惴惴不安,总感觉有事情要发生,果真,客户要的证书没有做,或者是忘记放客户嘱咐的产品配件等状况。还有,我们去参加展会,到了展会现场,一定会发现有该带的东西没有带,比如说转换插头,比如说广告宣传品等;只能临时买,或者租用,或者不用了。客户来访,肯定有事先没准备好的事情,联系客户时候,随随便便写一封邮件过去,存在侥幸心理,万一客户下订单呢。

所以,工作的流程很重要,我们必须事先做准备好,做出详细的规划,有需要调整的地方及时改进。这样才能加强外贸风险防范意识,既能防“黑天鹅”,也防“灰犀牛想象的发生。

其实,墨菲定律还有另外一种解释,事情如果有成功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只要坚持,它也会发生。不管你出现过什么失误,经过多少挫折和失败,只要你吸取教训,变被动为主动,一定会有所获得。

第七

250定律

如果你之前没有听过这个定律,那现在你应该会记得了。因为这是定律名字很傻,效果却很强大。

250定律说的是,美国著名推销员吉拉德在商战中总结出了“250定律”。他认为每一位顾客身后,大体有250名亲朋好友。如果您赢得了一位顾客的好感,就意味着赢得了250个人的好感;反之,如果你得罪了一名顾客,也就意味着得罪了250名顾客。这一定律有力地论证了“顾客就是上帝”的真谛。

那么“250定律”该怎么应用呢?

想一想,你们的外贸客户中,是不是客户介绍的客户最为妥当和省心,可能不需要你任何的客套,只要满足客户需求就可以了。这样的客户也是非常优质的,比起我们推广得到的客户资源,费劲脑汁的开发沟通,这不知道省心多少倍。这也比大多数其他开发客户的途径好很多,也基本上没有费用投入,这就是250定律的一个应用。

我们应该服务好我们能服务的每一个客户,因为他从来就不是一个人在跟我们做生意。如果我们服务客户一般,客户也没有推荐给我们新的客户,这还不是最坏的,最可怕的是,如果我们的客户认识其他客户,还让其他客户不跟我们合作,那才是悲惨。虽然这种情况比较少。但这个世界有时候会很小的,很多在SNS上面联系的行业内的客户,有时候是彼此认识的。千万别因此得不偿失。

认真真诚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因为每一个人的身后都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数量不小的群体。善待一个人,就像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

第八

蘑菇定律

蘑菇定律是指初入世者常常会被置于阴暗的角落,不受重视或打杂跑腿,就像蘑菇培育一样还要被浇上大粪,接受各种无端的批评、指责、代人受过,得不到必要的指导和提携,处于自生自灭过程中。蘑菇生长必须经历这样一个过程,人的成长也肯定会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这就是蘑菇定律,或叫萌发定律。

这就是初入外贸职场新人真实写照,不管是英文专业还是国贸专业的学生进入了外贸公司,一开始,因为学校学的跟实际工作中有很大脱节,感觉什么都不懂,这是很正常现象。这时候,你的满腔热血该如何发挥呢?

首先,你要调整心态,社会跟学校不一样,没有老师盯着你学习,只有社会的压力和你对自我的期待,让你学习成长。应该勤奋踏实,消除不切实际的想象,从小事情做起。适应环境,努力学习外贸知识并在有机会的情况下,快速实践。

经常有学生问余老师,是该去怎么样的公司?我认为,定位好自身条件,找到合适自己的公司就好,不要太在意大公司小公司等表面上的东西,要看自己能不能学到东西,能不能有机会自我升值。外贸新人进入公司,会有很多不适应,因为处理事情维度变化了,原来在学校,可能你只要关注学习,或者同学关系等一到两个维度。但到了公司,人际关系,生活方式,发展空间,人生迷茫,情感纠结等等等等,甚至于晚上吃什么,也是你的难题之一。这个时候,企业也应该多关心新人,招合适的人不容易,每个人都有优缺点,发现长处并让其发挥出来,这是企业需要引导新人的。这样,新人才不会被蘑菇定律残害,也不会让外贸企业出现人员反复进出,浪费企业资源的现象了。

第九

羊群效应

羊群效应,又称为从众效应。最早是用来描述动物行为的专有名词,主要是指羊群在寻找食物、水源或者领地的过程中出现的一种盲目跟随头羊的现象。后来人们通过大量的研究实践,发现人与人之间同样存在类似羊群一样的盲从现象,羊群效应才被应用到行为学领域,用来比喻生活中人们的从众行为。

每个人身边有太多这样得例子了,甚至是每个人都或多或少在某个领域都会出现羊群效应。就说身边的一个例子吧

有一位宁波的老板,这么多年来,一直做工厂的。但在外贸的道路上,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我还很清晰的记得,当初他很兴奋的跟我说,他的同行做了B2B平台,效果很好,订单不断。他马上就跟着做,也不管自己有没有团队;后来又听说国外某个展会效果好,马上就报名参展;又参加别人的宣传会说FACEBOOK平台能查到很多客户资料,很多人都接到订单了,又马上招人代运营。我跟他说过,做外贸,需要有团队慢慢去积累操作,找准适合自己的推广方式并坚持,没有一蹴而就的捷径可走。其实,很佩服他这么多年来外贸的热情不减,有新的方式都会去尝试。但很显然,这些动作都是盲目跟风的,也就是我们平时说的羊群效应。

幸运的是这位宁波老板的产品还不错,并跟很多外贸公司合作。这么多年折腾,也还可以经得住。

但如果你是想转型的内贸企业,或者是遇到瓶颈的外贸企业,你该不该跟风去做外贸新的方式呢?你敢不敢像他那样随意试探呢?显然,聪明的老板都不会这样的,一定不能跟风,可能中国人多吧,国内跟风的现象特别严重,有新的东西,或者别人在在用的东西,不管有没有效果,适合不适合自己,都想着跟着发财,如果不去做,总是觉得错失了什么。这种心理必然会增加你成功的时间成本,还可能让你对外贸丧失信心,所以一定要慎重。

企业,特别是想转型的内贸企业,一定要了解自身情况后,在根据市场动态来制定符合自己的战略规划,而不是人云亦云,跟随别人脚步。别人的前路,可能是你的后路,要走在自己的道路上,这样的积累才有意义。

Ending

OK,说了这么多,下面就是你们要实际操作起来了。

了解了这些金科玉律,在外贸工作中,不论是市场的推广,还是商业的谈判,还是客户的维护,都可以在实践中运用起来,做到知行合一!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40583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