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欧洲刑警组织和欧盟知识产权局在联合发布的《2017年欧盟打击假冒和盗版的情况报告》中称,中国内地是全球最大的假货生产地,而香港则是最大的中转站,总共占据了全球86%的假货份额。

这“锅”我们不能背

全国首例电商平台起诉售假网店案件公开宣判,被告售假店铺被判向淘宝赔偿人民币12万元。这一公开宣判被认为具有示范意义,意味着中国打假售假又向前一步。但不少国外机构围绕中国侵权假冒问题屡做文章,还将中国指责为“全球假货核心集散地”。对此,商务部负责人及专家回应,这样的指责是不负责任的,中国在 打击售假贩假以及保护知识产权方面的进展有目共睹,国际社会应该卸下“有色眼镜”,用发展的眼光客观看 待中国变化的现实。

对于上述指责的更多回应,其实是中国长期以来在打假“清风”方面的铁腕手段。早在2015年4月,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小组就部署开展了“中国制造”海外形象维护的“清风”行动,要求全面加强出口商品质量监 管,严厉查处跨境制售侵权假冒商品违法行为。今年1-4月,全国海关查获出口侵权商品案件4600余件,扣留货 物93万多件。

此外,中国民间市场主体打假也在行动中。“像治理酒驾一样打假”,阿里巴巴集团董事长马云曾这样表示。为此,阿里巴巴组建了一支2000人的专业打假队伍,每年投入超过10亿元。2016年全年,阿里巴巴平台治理部 共排查出4495个销售额远大于起刑点(5万元)的制售假线索。

知识产权局近日发布2017年上半年主要工作统计数据并介绍,截至6月底,我国国内发明专利拥有量共122.7万 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达8.9件,较“十二五”期末提高2.6件,正在向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12件的指标目标稳步前进。

2017年上半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共56.5万件,同比增长6.1%。共授权发明专利20.9万件,其中,国内发明专利授权16.0万件。京津冀地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23.0万件,同比增长23.6%。长江经济带覆盖省市发明专利拥有量达55.1万件,同比增长22.0%。

中国专利总量在全球名列前茅,这体现了中国在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努力。国际社会要正视中国的成就,中国也应加快解决既有问题,如促进专利的产业化运用等。

随着标准与专利的价值日益凸显,多国政府把制定标准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和实施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很多中国企业也开始思考如何通过参与、主导国际标准的制定,以及提高专利综合实力参与竞争等方式,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掌握话语权。

“一方面,要提高标准的技术含量,另一方面,专利纳入标准后,应加强对标准必要专利的管理。目前,相关标准涉及国外专利的,其专利权人往往会不断提高专利许可费用,这对于我国产业发展非常不利。而在我国,很多标准在制定过程中缺少对标准必要专利的深入分析,有些所谓‘自主标准’,背后并无真正的技术支撑,相关专利的质量和技术贡献度并不高。”业内人士表示,我国相关企业和行业的研发能力还需持续提升,专利质量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另外,有专家认为,从发展角度看,国际标准化组织要实现让“标准”引领世界进步与创新,还需要像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以及新兴国家的更多参与。中国企业需要扎扎实实进行技术研发,提升技术实力,以在国际标准制定中发挥更大作用。只有更多中国企业自主研发的先进技术及其专利被纳入国际标准,才能进一步提升中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力。

【凯德盟原创,转载须注明作者】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6359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