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倍受国内外媒体瞩目的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上,“外贸出口”依旧占据了今年两会的热词榜高位。

据报道,3月5日上午,李克强总理做政府工作报告,他开门见山的指出,面对国际环境新变化和国内发展新要求,要进一步完善对外开放战略布局,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

正如李克强总理所言,中国开放的大门会越开越大,必将继续成为最富吸引力的外商投资目的地。


前不久,由广东卫视推出的著名经济节目《财经郎眼》特邀中国知名经济学家郎咸平、中国知名财经评论员马光远等经济专家以及企业家代表,就“新外贸”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头脑风暴,为未来新外贸的发展方向一探玄机。

溯  古

众所周知,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外贸大国”。自夏朝王亥开始,中国历史就有了对“商”的定义。

据历史记载,王亥在河南商丘一代服牛驯马发展生产,用牛车拉着货物,到外部落进行交易,开创了华夏商业贸易的先河,久而久之人们就把从事贸易活动的商部落人称为“商人”,把用于交换的物品叫“商品”,把商人从事的职业叫“商业”。不仅如此,王亥还开创了长途贸易的先河,因此得名“华商始祖”。

可以说,中国的外贸历史距今已有3,800多年。

自王亥开始,中国历史上的“外贸商贾”数不胜数:

西汉张骞将贸易由长安带到地中海沿岸的罗马帝国,帮助汉朝完成供给侧改革,开辟“丝绸之路”;

元末明初的苏州商人沈万三,穿越茶马古道做丝绸国际贸易

明朝郑和则是走海上丝绸之路与沿途的国家做生意。

此外,还有文明中外的中国十大商帮。

事实证明,中国有层出不穷的外贸人,也有层出不穷的富商巨贾,正如《财经郎眼》节目提出的论断,“做外贸也可以做成世界首富”。

论  今

然而,旧外贸的时代远去,在“互联网+”和“大数据”的双重驱动下,打破凛冬,寻找新外贸出路迫在眉睫。

一向以“大胆敢言”著称的郎咸平梳理了“6+1”产业链下的外贸困境,包括订单难、商品流通难、汇率波动、退税慢等问题;而从产品设计、原料采购、仓库运输、订单处理、批发经营,到终端零售加制造,对处于供应链底端单打独斗的中小企业来说,如何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

对此,朗咸平给出的答案是——依靠平台,整合供应链,将产品设计主动权拿回手里,将批发和仓储的的环节交给平台整合,让“6+1”变成“4+0” 。

换句话说,“新外贸”其中重要的一环是通过信息、交易、金融、通关物流外汇及退税等环节的服务,实现出口交易的闭环,沉淀企业数据。

一方面建立信用,降低跨境交易壁垒,另一方面帮助企业实时了解市场需求,指导生产研发,同时企业可以借助数据深入分析消费者行为,精细营销,降低成本。这是建设以大数据和生态圈为内涵的新型外贸。

此外,知名经济评论员马光远更是直击痛点,所谓的新外贸,需要的就是“观念流”——新思想层面的突破才能走好外贸的每一步。只要大家拥抱变化,“对金钱的热爱不减少,对学习的热情不止步”,就一定能成功。

正如上述专家所言,过去的“传统全球化”遇到瓶颈,需要迭代,制造业也一样。我们现在所经历的“制造业危机”,问题或许不在制造业本身,同样需要不断迭代。这依然适用于外贸:“不是外贸不行,是传统模式、老的外贸模式不行,需要迭代。”

外贸迭代的核心不是订单的增加,而是利润的增加,调整自己的产业链,调整产品对客户的需求满足的精准定位或许是打开瓶颈的一个出口,从而让贸易回归贸易。

今年,愿每一位外贸人都有一个好“归宿”!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3572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
  • 外贸搜索神器

    外贸,挺香的一块肉哈。。。。重要的是有客户有订单

    2017-0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