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外媒消息,英国政府宣布将重新评估价值135英镑以下进口商品的免税政策,以应对电商平台与传统零售商的不公平竞争。财政大臣雷切尔·里夫斯表示,下月起将征求利益相关者意见,研究政策调整对消费者及企业的影响。此举获Next、Sainsbury's等本土零售商支持,他们认为现行政策使Temu、Shein等跨境电商以更低成本抢占市场。
英国拟终结小额进口商品免税制度(目前 135 英镑以下商品免征关税),这一政策调整将对跨境卖家的成本结构、合规要求和市场策略产生深远影响。以下从政策背景、核心影响、应对策略及长期布局四个维度展开分析,并结合最新政策动态与行业实践提供具体解决方案:
一、政策背景与核心变化
现行政策:英国自 2021 年脱欧后,对进口商品实施分级税制:
商品价值≤15 英镑:免征关税和增值税(VAT)。
15 英镑 < 商品价值≤135 英镑:免征关税,但需缴纳 20% 增值税。
商品价值 > 135 英镑:需缴纳关税(税率 0-25%)和增值税。
拟议调整:
取消 135 英镑以下商品的关税豁免:所有进口商品无论价值均需缴纳关税。
增值税规则优化:可能引入 "反向征收" 机制,由平台代扣代缴增值税。
合规审查强化:要求卖家提供原产地证明、商品合规文件,打击低报瞒报。
政策动因:
美国关税政策升级:)已迫使中国商品转道英国,而英国新政或引发二次转移:;
保护本土企业:Temu、Shein 等平台通过免税政策倾销低价商品,挤压英国零售商生存空间。
增加税收收入:英国财政部估算,取消免税政策可每年增加约 20 亿英镑税收。
二、对跨境卖家的核心影响
成本结构重塑:
关税成本激增:以售价 100 英镑的服装为例,若关税税率为 15%,单件成本将增加 15 英镑。
物流成本上升:清关流程延长(预计增加 1-2 倍),可能导致仓储费、滞留费增加。
合规成本攀升:需投入资源进行 UKCA 认证、EPR 注册、VAT 申报等。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价格敏感型商品受挫:低价商品(如 10-30 英镑服饰)利润率可能下降 5-8 个百分点。
品牌化趋势加速:头部企业通过差异化产品(如环保服饰、智能硬件)构建溢价空间。
市场份额再分配:中小卖家可能退出市场,头部企业通过规模效应抢占份额。
三、跨境卖家应对策略
海外仓前置:通过海运提前备货至英国海外仓如飞鸟国际海外仓,规避小包直邮关税。
物流策略升级:多式联运组合,除海运外采用 "中欧班列 + 本地配送",成本较空运降低 60%,时效较纯海运提升 30%。
品牌化与高客单价转型:差异化产品开发,聚焦环保、智能家居等溢价品类; 独立站卖家可借势流量红利,垂直品牌站合规优势凸显(单一主体VAT申报简化)。
英国小额进口免税政策的终结标志着跨境电商 "野蛮生长" 时代的结束。卖家需以 "合规化、本地化、品牌化" 为核心,通过供应链重构、技术赋能和市场多元化应对挑战。短期需关注政策过渡期安排,中期需强化品牌价值,长期则需构建全球化合规网络。密切关注政策动向、提前布局合规与供应链升级,将成为跨境电商在新一轮全球监管调整中破局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