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知情人士和路透社看到的一份政府文件称,为了避免遭受美国的惩罚性关税,越南准备打击经其领土运往美国的中国商品,并将加强对半导体、卫星设备等军民两用技术出口中国的管控。
4月10日,越南第389指导委员会(即越南反走私、贸易欺诈和假冒伪劣商品国家指导委员会)发布公告:将严厉打击涉及商品原产地的贸易欺诈行为、货物非法过境以及被用作向第三国出口虚假货物以逃税的中转站行为。
美国总统特朗普对从越南进口到美国的商品征收 46% 的“对等”关税,该政策于4月9日短暂生效。当天晚些时候,特朗普将对越南等国产品的关税税率重新调整至 10%。
被征收更高关税的国家只有不到 90 天的时间与白宫协商更有利的贸易条款。
2024年越美贸易逆差达1235亿美元,美方认为越南需通过市场开放与政策调整解决这一问题。
越南:打击出口伪造【原产地】行为
4月11日报道,越南国家389号指导委员会(即越南反走私、打击贸易欺诈和假冒商品国家指导委员会)常设办公室于4月10日发文,要求各地方加强打击涉及商品原产地的贸易欺诈行为。
该方案系越南政府总理在与各部委、越南驻外机构、行业协会及企业共同召开的会议上提出。根据最新工作指令,相关机构和职能力量将加强掌握形势、巡查、监管,及时发现、制止并严厉处理通过陆地口岸、海港、国际机场边境运输伪造越南原产地商品的行为。
其他越媒还报道称,4月15日,越南工业和贸易部发布关于加强新形势下货物原产地检验监管国家管理的第09/CT-BCT号指令。
该指令明确指出,当前国际贸易形势复杂多变、难以预测,战略竞争日益激烈且敏感,特别是美国对包括越南在内的全球多国实施对等关税政策。
此外,不断升级的贸易紧张局势导致贸易欺诈行为增加,包括货物原产地欺诈现象呈现上升趋势且形式更加复杂。为主动适应新形势,推动实现平衡可持续贸易,确保越南与签署自由贸易协定(FTA)国家之间的利益协调,部长要求进出口局牵头协同法规司开展研究,及时向主管部门提出建议,根据《2025年政府组织法》和《2025年地方政府组织法》修订补充货物原产地领域法律文件,以组织新形势下原产地证书(C/O)签发工作的实施。
进出口局还被授权协助部长制定文件,要求职能部委、行业协会及生产出口企业加强对出口商品生产原料的管理和监督,确保符合进口国对食品卫生安全、质量及原产地的要求;同时作为协调中心,与财政部海关总局合作牵头加强对进口货物原产地的评估、监管和检查,特别是在依据海关法规办理通关手续时对用于生产和出口的进口原料进行重点核查。
指令强调:"进出口局须指导各C/O签发机构加强证书签发核查工作,特别是依据具体规则对出口商品进口原料的原产地标准进行判定。必要时提出具体措施防止非法转运、打击原产地欺诈,维护越南出口商品的声誉和利益。"
此外,部长指示法规司协同进出口局审查现行相关法律文件,提出建立适应新形势的C/O签发机制建议。
要求继续与进出口局、贸易防卫局及财政部海关总局保持密切协作,加强进出口货物原产地监测、检验核查工作,及时提出新形势下的解决方案。
针对国外市场开发司,部长要求指导驻外越南贸易处研究学习所在国货物原产地机制法规,并向进出口局提供信息以完善货物原产地规则体系、C/O签发机制及防范原产地欺诈行为。
工贸部领导同时要求国内市场管理发展司加强市场检查监督,重点查处交易行为,特别是使用走私原料及不明来源商品进行出口生产的行为。必要时移交主管部门处理,确保法律严肃性。
为遏制原产地造假乱象,越南工贸部于近日正式出台第2515/BCT-XNK号文件,明确强化对原材料供应商的监管机制,并严格规范原材料品质管控流程。文件强调,出口企业要注意确保出口商品生产所需原材料符合进口方要求,落实产品溯源及出口商品原产地认证。
“直发”断档,“转口”受阻,2025年的下半年的贸易环境将会如何?
来源:整理于航运网,今日海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