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大家带来一篇外贸选品文章。这篇文章结合了我自己一些选品经验,参考了一些选品工具。
通过浏览300个以上产品,参考借鉴亚马逊畅销榜,eBay畅销榜,速卖通最流行款,Etsy爆款,Kickstarter众筹等网站的最新产品,各种指数榜等工具,我把市面上几乎所有的网站和工具都尝试了个遍,最终敲定了一款合适我们公司的产品。
我觉得选品没有100%确定方法,有的只是试错法、排除法,只有不断尝试,不断做排除法,才能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产品。
这次选品,也选出了之前的一些爆品。不过很多爆品生命周期很短,谷歌趋势上形成一个开口向下的抛物线,昙花一现之后,就销声匿迹了。
这个是格鲁特花盆的谷歌趋势图片(groot flower pot)。
我也找了几款我认为还不错的产品,但是要么产品单价过低,利润不够,比如说防雾器(anti fog spray);
要么过于超前,比如众筹网站上产品还没有开模,生产不了运动球(monkii 360 ball);
要么产品类目太狭窄,后期无法拓展产品线,只能做单一垂直网站(juice blender);
要么就是产品内容不好拓展,后期不好找写手写文章。
感觉选品就像相亲一样,找到一个心仪的、合适的、能搭伙过一生的,还是很难的。
但只要努力,总会成功的。
这不,在选品的第四天晚上7点多,我找到了一款合适的产品。这款产品的谷歌月搜索量达到7k,而且有3个相似关键词,关键词竞争难度在5以下。
我们发现,这款产品在谷歌前两页有4-5个DA低于40的网站,这说明这款产品做SEO还是比较容易的,起码前期可以先做到第三页,如果之后再买点外链,那么排在谷歌第二页是没问题的,4-5个月后排到首页也是很有希望的。
第二天上午,我和老板说明了选择这款产品的原因,下午就去供应商那里看厂拍照验货了。
这一部分完成之后,我又去搜集了竞争对手的信息。之后的工作就是筹备建站,美工拍照和准备素材。
那么我是如何找到所需产品,用了哪些方法,选品的思路是什么?接下来重点说说,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选品最好的方法之一就是排除法:排除选品踩过的坑。
举个例子,我之前也喜欢逛kickstarter网站上的众筹案例,出于猎奇的心理,我都会看众筹金额最高的,然后看完感叹一句:这个团队真厉害。但即使如此,选品也可能失败。
比如说,kickstater上面众筹项目总金额排名第二的是coolest cooler。这个项目有6万2642个人支持,总计众筹超过1300万美金。但是最终由于发不出货而烂尾,直到现在kickstarer上面每天还有人留言骂那个团队。
这样的结果直接导致我的选品断层,无法继续。
再比如说,我之前用Ahrefs做关键词调研的时候,没有注意KD关键词竞争难度,也没有注意搜索量和实际点击量是否一致,更没有注意谷歌首页这个关键词SERP网站的DA。
这样会导致的结果是:有些产品搜索量很少,排名做上去了,但真正到你网站的自然流量却很少。那么即使关键词排名做得好也是徒劳,费时费力。
比如这款juice Blender 榨汁机,这个词的一个月的全球搜索量只有3.7k, 在美国一个月只有600,排名做上去了,但流量太少。
为什么呢?因为有些流量被谷歌广告吃掉了,有些流量被featured snippet(也称0排位)吃掉了,还有些流量被people also ask吃掉了。
而有些产品销量很好但是需要授权,如果没有拿到授权,那么就有可能被告侵权。类似这样的产品,其实是不太适合选择的。比如groot flower pot的格鲁特这个卡通角色(漫威超级网红),广受欢迎,但是需要授权。
以上这些坑,有些都是需要外贸人自己去摸索、去排除的。毕竟经历过的才是自己的。
选品平台和工具
选品的时候我使用了很多平台和工具,并且专门建立了一个浏览器书签,这样就方便自己每次打开电脑,就一个个点进去仔细看。
PS: 我的公司电脑和个人电脑都用了这两个书签,而浏览器书签也是一个很能提高工作效率的方法。
Amazon 亚马逊
Amazon可能是使用最广泛的工具了,下面还有几个细分的类目,比如说Amazon bestseller、Amazon most wished for、Amazon gift ideas、Amazon movers and shakers、Amazon new release等。
接下来说下这几个细分类目各自的侧重点。
Amazon bestseller, 意思就是亚马逊最畅销的产品。但其实这表示这些产品已经火了,这是个红海,如果这个时候进去,肯定会被“杀”得体无完肤。
这里建议还是选择竞争没有那么激烈的产品。不过我们可以分析这些最畅销产品的打法,比如说他们是怎么做营销的,是怎么回复客户的。
Amazon most wished for,意思是亚马逊愿望清单。简单来说就是把你想要购买的产品放进购物车,等着降价或者打折促销时候再买。
那么亚马逊愿望清单可以做什么呢?我觉得你可以看下这款产品是否还有降价空间,如果有,那么可以考虑进入。
Amazon gift ideas,意思是亚马逊礼物清单。如果你是做礼品行业的话,那么这里可以看到哪些产品卖得最好。然后结合自己的产品,看看在质量、价格、功能等方面是否还能优化。
Amazon movers & shakers,意思是亚马逊风云榜。在这里你可以看所有产品在亚马逊的人气指数,而数据是24小时更新的。
Amazon new release,意思是亚马逊新品榜,这里可以查看亚马逊上面24小时最畅销的新品。这非常值得借鉴,因为这个榜单上的产品都具有很大的潜力,你可以去参考下。因为这个时候布局还来得及。
Google Trends 谷歌趋势
谷歌趋势通常可以看你从亚马逊选择的这款产品最近几年的搜索量趋势,这样可以直观的判断这款产品是否是季节性产品,是否曾经火过,是否稳定增长等。
比如说groot flower pot这款产品在2018年6月,搜索量到达顶峰,后面马上就到了低谷。
谷歌趋势不仅可以查看谷歌的搜索量,也可以查看YouTube视频的搜索量,如果你的产品适合做谷歌购物,那么也可以查看这个产品在谷歌购物的搜索量。
谷歌趋势可以查看产品在全球哪些国家比较火,然后根据搜索量去布局你的海外市场等。
谷歌趋势最多可以选择5款产品,同时对比这个产品不同关键词的搜索量,再根据搜索量最大的产品去布局关键词,提高独立站的排名。
如果你发现有的产品英语国家市场竞争过大,你也可以考虑去做小语种市场。谷歌趋势也可以选择小语种去搜索。
你如果想走品牌路线,那么选择的产品搜索量肯定不能是季节性的,同时也必须是很稳定的,不然一年几个月没单,这日子也很难过的。
比如说下面的这款圣诞树 Christmas tree,这个产品一般是每年圣诞节前2个星期搜索量最大,这个产品对于99%的公司都不适合。
Instagram Hashtags Ins标签
Instagram不仅是个分享图片和宠物的地方,还是发现新产品创意的绝佳阵地。由于它是基于照片的,因此可以轻松快速地浏览许多创意和照片。
如果你对产品类别或行业特别感兴趣,那么可以尝试使用Instagram的Hashtags功能。搜索适用的标签并关注产品的细分市场或行业中的相关人员。
另一个不错的选择是在Instagram上搜索适用的标签,比如#want或者#buy,以此来寻找买家的兴趣和意图。
比如说这个groot flower pot,ins上面有264个帖子,说明关注的人很多,同时表示这款产品已经过气了,这时候再结合之前的谷歌趋势做判断,看看这款产品是否合适。
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使用选品工具的时候,切记不要只做单一的选择,很多工具是可以相互配合的。
此外,你也可以在Instagram上面找到红人,查看你心仪的那款产品,是否有红人点赞评论过。如果各项恰好都合适,那么可以直接联系红人,商讨合作的相关事情。
Ahrefs Keywords Explorer关键词搜索
Ahrefs 主要是查看产品的在谷歌上面的搜索量和排名,比如你选择的这款产品关键词月搜索量有10k,点击有8k,那这个产品就很适合做了。因为如果你能把关键词排到谷歌首页,那么一个月就有几百个流量,这样的效果还是很可以的。
如果这个产品关键词月搜索量有10k,点击只有2k,那这款产品可能就不适合做了。因为排在谷歌首页,可能月流量才几十个,甚至十几个,排名虽然上去,但是没有流量,那么没必要费时间费精力。
Ahrefs还可以参考关键词的竞争难度,一般关键词竞争难度(keyword difficulty)在5以下就很适合做关键词排名。此外还可以写长尾关键词相关的博客,通过长尾关键词排名做到谷歌首页,从而提高网站的权重,后期慢慢提高整个网站的排名。
下图的这个关键词竞争难度,keyword difficulty为3,排上谷歌首页难度比较低,而且排上去流量也还不错。
Ahrefs另外一个参考的就是搜索引擎排名页面:SERP(search engine rank page),如果首页网站全部是Amazon, eBay, Best Buy, 这种DA PA 80 90以上的网站,那么这款产品也不适合做谷歌排名。
如果网站首页10个网站,有2-3个行业相关的网站排名在前十,他们的DA PA低于50,那么这款产品就很适合做谷歌SEO了。
因为我们可以通过先做好on page站内SEO,后期做off page站外SEO,再找写手写一写质量比较高的内容,这样网站的主关键词,排名到谷歌首页也比较容易了。
选品是个工作量很大且系统性很高的工作。一篇文章可能介绍不完,下次有空Jack再分享怎么用其他几个工具来选品。你自己也可以通过这篇文章介绍的选品工具,去谷歌上找到对应的工具。
前期用好Amazon、Google Trends、Instagram、Ahrefs这四个工具,就可以很好地选出一些产品了,毕竟工具不在多,而在于熟悉灵活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