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个月,欧洲检察官办公室(EPPO)揭露了一个海关增值税诈骗团队,涉案金额高达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15.4亿元),这一事件也引来行业内人士的热议。那究竟在这一事件背后,是一个怎样的逻辑呢?
/图:新闻公告截图
据新闻公告显示,11月7日慕尼黑欧洲检察官办公室(EPPO)开展了一次打击海关和增值税欺诈团伙的行动。在本轮行动中,300多名税务和海关调查人员突击搜查了位于德国和荷兰的200多个地点,缴获了超过45万欧元的现金、两辆豪华轿车、80多部智能手机、30块硬盘和几台服务器。
/图源:欧洲检察官办公室(EPPO)
据了解,这次调查行动的代号为“Masquerade Bal(假面舞会)”,调查以一个涉嫌涉及中国公民的有组织犯罪集团为中心,目前该集团四名嫌疑人由于涉嫌领导海关和增值税欺诈计划已经被刑拘。
据悉,该集团建立了一个复杂的系统,来低申报和逃避进口货物的关税和增值税,造成损失超过2亿欧元。那这个系统究竟是怎样的操作流程呢?
复杂的系统操作流程
根据调查,该集团从中国向欧盟国家进口了大量纺织品、鞋类和小型电子产品等商品。通过使用假发票,货物的申报价值远远低于实际货值,这就做到了支付较少的关税。关税=申报货值*海关编码税率,产品申报货值越低,缴纳的关税就会越少。此外,该团队还盯上了欧盟进口机制相关豁免政策上的漏洞,以此来逃避增值税的支付,该豁免政策被称为“海关程序42(CP42)”。海关程序42(CP42):由于欧盟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流通免征关税,所以货物从欧盟以外的国家地区进口到任一一个欧盟成员国时,可以在进口时免征进口增值税,当货物流通到另一个欧盟成员国并产生销售时,以销售产生的销售增值税去抵扣进口增值税。这个团伙就是借用“海关程序42(CP42)”,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欧洲递延政策,采用递延清关的模式,进口时免去了缴纳进口增值税的步骤。那按照正常的递延程序,货物销售后也要用销售增值税去抵扣进口增值税。
所以,深知这一程序的犯罪团队就利用欧盟各地的空壳公司伪造文件,对货物进行虚假描述,并生成虚构的运输文件。由于这些货物的最终收货人都是空壳公司,所以该犯罪集团就可以避开海关和税局的调查,从而完全逃避了增值税的支付。
据了解,为了实施此类计划,该犯罪集团建立了一个庞大的中间商网络,主要位于德国,比利时和荷兰,他们负责监督欧盟的清关程序和物流,并充当中间卖家。
严厉打击乱象行为
这个案件其实和今年3月,比利时海关执行的代号为“丝绸之路”的搜查行动有着异曲同工之处。
比利时当地时间3月28日上午,欧洲公共货运机构在包括烈日机场在内的几个重要清关地点,对处理国际货运的中国物流公司和商业公司先后进行了十次搜查行动,被证实逃税金额高达3.03亿欧元。
/图:国外报道原文
这两次搜查行动同样是针对中国出口到欧盟地区的货物进行搜查,同样是针对增值税欺诈进行调查,而搜查所披露的犯罪团伙所使用的作案方式甚至都是大同小异的。
这其实可以看出欧盟检察院严厉打击进口偷税漏税乱象行为的决心,是对一系列试图挑战法规政策,试图偷税漏税的不法分子的震慑。其实任何国家海关对于偷税漏税行为都是明令禁止的,但由于确实可以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所以还是有不少人选择铤而走险,在法律边缘疯狂试探。
包税和自税的选择:
目前欧洲物流市场上,存在着包税和自税两种渠道。双清包税,一般使用的是货代的VAT税号,这就在无形之中给自己埋下了隐患。多票货物共用同一个货代VAT,即使自己的货物没有问题,但是也不能保证别人的货物一定是没有问题的,一旦被查,货主没有办法主张自己的货权,货物十有八九是救不回来的。
同时,双清包税的VAT最后有没有缴纳增值税,卖家个人自己也不知道,由于这个VAT税号长期没有按时缴纳税款,海关和税局也会将这个VAT税号列入高风险名单当中,清关时被抽查的概率也会升高。到最后,会不会就像这两次事件一样,不知道什么时候就东窗事发了。拔起萝卜带着泥,这些货物背后的真正货主也将面临巨大的损失。
欧洲递延合规的重要性:
据海外清关行的反馈,当前比利时海关针对使用递延清关但是未在货物销售后按时缴纳申报增值税的税号都进行了一波警告,怀疑这类税号的进口商涉嫌欺诈。这里要注意的是,跨境电商货物虽然会被平台代扣代缴销售增值税,但是卖家如果没有在规定期限内进行申报报账,税局也会认为该税号没有按时申报缴纳增值税,从而开出相应的处罚。
虽然销售VAT可以抵扣进口VAT,电商平台也代扣代缴了销售VAT,但是按期申报时销售VAT-进口VAT,可能还会产生其他情况,例如抵扣后还有剩余税款,则卖家可以申请退税;如果销售VAT不够抵扣,则卖家需要自己补上这一部分差额的税款。总之,多还少补。
总结:
事实上,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的发展,税务欺诈的行为也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成熟的欧洲电商市场,这一现象更是频频发生。为了规范市场,近年来欧盟主要关口的查验率也频频上升。
所以,我们还是那句话:合规申报,合规出口。有时候眼前的短暂利润,反而是高悬的一把利刃,真正的节省成本说到底只有“合规”二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