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有“唱而优则演,演而优则导”的现象,同时商业圈也有“兼并收购,跨行业发展”的现象,这不我们熟悉的美团外卖如今要做出行了,而几乎垄断出行领域的滴滴要将大手伸入外卖领域了,两者分别是估值300亿、560亿美元的独角兽,互相入侵对方的堡垒腹地,到底谁更有戏呢?

美团进军出行,滴滴试水外卖

日前,一则“滴滴骑手招募令”在网上曝光,滴滴外卖首批上线的9个城市为无锡、南京、长沙、福州、济南、宁波、温州、成都和厦门。并且当前滴滴已经上线了面向骑手的“滴滴配送”App。

其实早在去年12月,就有媒体曝出,滴滴正在试水外卖业务,并组织了一个10人左右的小团队在单独的办公地点秘密研发,还称滴滴此举是在对美团点评进行反击。当时滴滴官方给出的回应是“不予置评”。

据了解,滴滴外卖将通过降低抽佣和奖励来获得首批商家和用户。

曝光的骑手招募令显示,滴滴外卖骑手分为忠诚骑手和自由骑手两类。其中,忠诚骑手要求每周在线大于48小时,月保底10000元;自由骑手可自由上线随时接单,订单收入翻倍。

而网约车市场也迎来了美团这个重量级选手,去年12月28日美团就已经开通了北京、厦门、福州等7个城市的打车入口。

到底谁的胜出几率会更高呢?

我们知道,无论是外卖市场,还是打车市场,当前的市场格局都基本上是已经定下来了。打车市场滴滴基本上已经垄断了出行领域,而外卖市场,则是美团与饿了么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

对于美团来说,它的布局是衣食住行、吃喝玩乐全覆盖,而做打车也是水到渠成的业务延伸,补足自身吃喝玩乐之外的出行版块。

但是对于滴滴来说,它当前做的是依然出行这个单一的市场领域,做外卖与其打车业务本身并无协同关联优势。滴滴无法利用其平台上的私家车资源去送外卖,需要招募骑手、配备电单车等资源。那么,滴滴做外卖拥有的优势也只在于它的品牌声量与它的用户规模。

但无论如何,无论是美团涉足打车,还是滴滴做外卖,业务铺开的初期,所采用的的手段必然是价格战与补贴战,都需要烧钱。试想他们有足够的资金支持,最终发展到寡头竞争,想必最终决出胜负还需要看他们的知识产权布局!

不谈其他,两者商标布局谁赢了?

在此,我们不具体分析两者将来的竞争将何去何从,单单看商标,他们两家谁赢了?

我们知道滴滴在商标上是吃过亏的,曾经因为嘀嘀打车的商标已被一家杭州公司注册,发生了品牌纠纷,对方索赔8020万,小桔科技无奈之下将“嘀嘀打车更名为“滴滴打车”。那么,滴滴公司从这次经历中吸取教训了吗?

高沃小知通过商标局网站查询,滴滴早在2017年12月15日就开始申请布局“滴滴外卖”商标了,跟外界爆出的消息,从去年12月份组建10人团队相吻合,这说明此次滴滴在商标布局上很有策略和预见性。

(值得一提的是:滴滴公司布局“滴滴外卖”商标之前已经有两个主体注册相关商标,目前一个被驳回,另一个处于驳回阶段还未显示结果。想必滴滴公司在打算做外卖之初就着手做商标维权事宜了。)

再看美团,高沃小知在商标界官网竟然没有搜索到任何关于“美团出行”的商标,不知道是处于商标盲期还是根本没有申请,如果美团没有布局出行类商标,那么可见从商标布局上看滴滴的胜算多一些。

再比较滴滴与美团的商标总体布局数量

滴滴布局

美团布局

搜索“北京嘀嘀无限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申请的“滴滴”相关商标,可以查询到总共有804个,而“北京三快科技有限公司”申请的“美团”相关商标有335个。

我们知道美团的业务涉及到衣食住行四个方面,而滴滴主要在出行方面见长。但是双方布局的商标显示:美团并没有比滴滴布局更多商标,相反滴滴比美团的布局要丰富完善许多。我们不分析两大巨头未来的竞争何去何从,单从商标布局来看,不得不说,滴滴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略胜一筹。

关于“美团出行,滴滴外卖,两者谁更有戏”,你怎么看?

文:高沃知识产权

声明:本文由高沃知识产权编辑创作,转载请关注高沃知识产权公众号获取授权,谢谢合作!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12615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