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西方不少国家感受到垃圾的“压力山大”。随着中国全面禁止进口环境污染风险高、群众反映强烈的废塑料、未经分拣废纸、废纺织原料、钒渣等24类固体废物,有的国家出现垃圾堆积如山的窘况。
作为向中国出口“洋垃圾”的大国,美国、日本和澳大利亚都如何应对?
美国:为达中国新标,启用人工智能
美国是世界上生产可回收垃圾最多的国家,大约三分之一的可回收垃圾出口国外,其中约一半流入中国。美国废品回收业协会统计,2016年美国向中国出口了市值5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62亿元)的可回收垃圾,其中约一半为废旧纸制品,重量超过1300万吨。
中国“洋垃圾”入境禁令去年7月出台后,美国可回收废品的价格一路走低。去年10月,废纸的价格暴跌35%至40%。
失去中国这一最大买家,不少美国垃圾回收公司努力寻找替代者。可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像中国市场那样吸纳如此大量的可回收垃圾,况且澳大利亚、日本等国同样受到中国禁令的影响,也在为其垃圾找出路。
美国废品回收业协会高级主管阿迪娜·阿德勒说,这家机构正在与中方商讨适当放宽垃圾进口标准。
她同时指出,中国的高标准、严要求对美国企业而言也不都是坏事,一场垃圾回收革命的号角或许已经吹响。
为达到中国设定的进口标准,一些美国废品回收企业不惜高价启用人工智能完成垃圾分拣。
俄勒冈州一家企业就引进这样一套系统:机器人将不可回收物从可回收物中挑出,机械手臂每分钟可以分拣80次,而最高效的工人只能达到每分钟准确分拣30次。不过这套系统价格昂贵,并非每家企业都用得起。
对于多数废品回收企业来说,细化垃圾分类、从源头控制可回收垃圾的“清洁性”或许是最实际的选择。
一些企业已经开始重新制定回收垃圾标准,并考虑增加废纸专用垃圾桶,以减轻垃圾分拣压力。
一家废品回收公司甚至考虑在垃圾车上安装摄像头,监控人们是否按要求丢垃圾。
澳大利亚:转变观念,压力也是机遇
澳大利亚媒体报道,中国禁令生效后,澳大利亚会有61.9万吨材料受影响,市值5.23亿澳元(约合人民币26.8亿元)。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援引悉尼废品再生回收公司业务发展经理加思·兰姆的话报道:“中国的禁令会产生很大影响,因为市场将涌入大量可再生材料,价格肯定崩盘。”
澳大利亚环境和能源部长乔希·弗赖登伯格在声明中说:“尽管中国的禁令会给一些行业带来压力,但同时也会为一些回收行业创造机遇。”
“现在我们面临的第一个挑战是新规实施的时间,以及我们作出相应调整以在境内处理废品的速度。我们得与欧洲一样转变消费者和政府的意识,摒弃‘投入、生产、丢弃’的传统概念,转而力求将自然资源尽可能多次地循环利用。”
“因此,应该设计一个‘再回收、再利用、再生产’的方法,让生产商和制造商购买可再生材料和可再生商品并再利用。如何设计产品、管理商品以实现循环利用是我们面临的挑战。”
日本:向中国出口,本国企业却“吃不饱”
不同于澳大利亚,日本已经有先进的“再回收、再利用、再生产”方法,但受价格等因素影响,依然向中国出口大量“洋垃圾”。
根据日本的贸易统计,日本出口的废塑料中约一半出口到中国,出口废纸中约70%出口到中国。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所办《通商弘报》去年9月报道,中国有关政策的变动会对日本产生不小影响,甚至有观点认为日本对华“再生资源”出口市场可能消失。
2010年5月26日,在日本东京都港区资源垃圾处理中心,工作人员按颜色对回收的玻璃瓶进行分类日本资源垃圾回收处理体系先进,但最高的环保标准、最细致的处理方式对应的是不菲的处理成本。
在日本,居民每周定期将资源垃圾投放到指定地点,由专人收取,居民处理资源垃圾不会有任何回报。
即使能免费回收资源垃圾,日本的废品回收加工企业也难以轻松盈利。记者采访过一个废旧塑料瓶加工厂,这家工厂将塑料瓶粉碎后加工成初级塑料制品。工厂的负责人表示,苦于原料不足,工厂开工率不高。
2010年日本一家塑料回收工厂内,工人正在工作
如今中国落实“洋垃圾”进口禁令,对日本废品回收加工产业提出新的挑战。
处理“洋垃圾”,西方应摆正心态
长期以来,国际回收市场形成的可回收性垃圾流动模式存在不负责任因素,西方国家作为规则制定者有三种不正常心态。
一是文化上的傲慢。
先发优势让这些国家往往自命清高,认为生产和消费属于自己,回收和处置垃圾则应该属于别人,甚至自认出口“可回收性垃圾”也是为了帮助欠发达地区发展,有一种占据道义制高点的施舍心态。
二是只考虑自身利益。
在废物回收问题上,发达国家经常以经济利益、市场逻辑为借口和诱饵,向欠发达地区转嫁废弃物处理成本与环境污染。
三是极端不负责任。
拥有技术优势的发达国家比欠发达地区更加心知肚明,一些污染暂时是无法治理的。对于某些废弃物,发达国家本已具备比发展中国家更有效的处理技术,但依然出于成本等各种考量选择不自己处理,而是转移出去。
但地球始终都只有一个,在哪里处理废弃物,污染造成的损害都一样。即使所谓发展中国家垃圾处理成本比较低,也仅仅是低在人力成本上,环境能够承载的压力总量不会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