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跨境电商依旧如火如荼地发展着,虽然不断地有人唱衰亚马逊这个平台,但是难以阻挡大批卖家前仆后继地入局,其中不乏时间比较琐碎的宝妈,或者想在业余时间找个副业补贴家用的上班族这类的小卖家。今天大麦就带大家盘点一下被亚马逊小卖家提起过最多次的坎坷遭遇,跨境小白表示后悔没早看到!
1. 控制时间成本——难
有一些全职创业的卖家,不需要上下班打卡后,作息变得十分不规律,做事也变得拖沓,原本一小时能处理完的事,硬是花了一下午。而且也没有心思在干完该做的工作后提升自己,比如去关注best seller,去追踪竞品。虽然人都是有惰性的,但是仍要避免投资回报率由于时间和金钱的浪费而变得越来越低。
另外,一份数据报告指出,虽然跨境电商公司更喜欢招聘25岁以下的年轻人,但是自行入行的卖家超过25岁的占72.22%(截止至2022年3月数据)。社会压力与日俱增的局面,让更多人提前感受到了中年危机的到来,他们不得不为自己或者家庭早早的做出新的规划。
这些人在论坛自称为小小卖家,大多数是一个人单干或者两三人合伙,由于平时还要做本职工作,时间和精力上的诸多限制,让面板简洁却能流畅地完成复杂的操作的辅助系统,成为这类卖家的不二之选。
2. 控制金钱成本——难
自己开店当老板后,才发现做生意每个环节都要用钱,平台要收平台费,要压资金备货,广告费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这些都是固定支出,没办法节省。最让人头疼的可能就是物流费用。我们个人做跨境电商,不依靠货代公司没法解决运输问题,而市面上的货代又鱼龙混杂,有保证的大公司价格高,价格低的又配套服务差,说不定货弄丢了都不赔偿。
在某跨境电商的社区版聊中,多数卖家都表示自己可能要发很多批次小包测试才敢决定和某一货代达成长期的合作。对小卖家来说,找到便宜又负责的物流公司无疑是至关重要的,省下的成本,最终可以让自己的产品获得更多利润空间去和竞争对手交锋。
3. 选品——难
虽然大部分做亚马逊的卖家都是从铺货起步的,但是平台发展至今,业内共识是铺货的打法正在随着亚马逊的红利期的消失而消亡,仍然在做铺货的公司不过是在抢着分最后一杯羹,而且大部分也已经转为精铺,目的是为精品团队选品。亚马逊这个成熟的平台,度过了前期急需发展的阶段后,将更多地倾向于把自己打造成拥有高质量产品的平台,留给铺货卖家的时间和空间已经越来越少了。而如果想做精品,或者哪怕精铺,选品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卖家不再能够胡乱的把目所能及的商品一股脑地上架出售,而是必须考察买方的需求和市场。虽然说已经有了不少帮助选品的工具,但是据调查,大多数亚马逊运营都认为选品软件只能起到辅助作用,真正到了做判断的时候,还是不如自己选品多年的经验和直觉管用。铺货卖家如果想要转型,除了多看选品类文章外,只能在实践中提升自己的选品逻辑,并且用一次次的上架去验证。
4. 运营方法——难
很多贸然开始做亚马逊的新手卖家都会遇到的苦恼是,店铺申请下来后真可谓是两眼一抹黑,怎么运营不知道,卖家大学有看没有懂,客服回答很官方又经常不能解决问题。
在跨境电商行业有个不成文的规矩,就是新手入职公司后,都会配备个导师手把手的教学,使新人迅速成长。而自己入行的卖家,虽然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很多的资料,但是涉及到具体的问题时,还是显得力不从心。我建议,想要真正对平台运营方法形成成体系的了解,最好就是找个跨境“老司机”咨询。就像学生学习的时候一样,有不懂的地方及时弄懂,问题不要积攒下来,这样对后续的运营工作有极大帮助。
5. 语言不通——难
很多人在没做外贸前有一个误区,就是对陌生事物有着天然的敬畏感。不会英语的人觉得,都没办法和买家交流,肯定做不成外贸;会一点英语的人觉得,交流都磕磕巴巴,更别提去做生意。
这样想的人,他们都没有真正的去了解过这一行业的现状。实际上,谷歌翻译、阿里翻译等软件已经可以转换大部分的语义了,虽然还没办法像人工一样精准,但是经过实践证明,不管是B2B还是B2C场景下,用翻译软件不论是回复邮件还是制作listing,都是绝对够用的。卖家要做的就是提高行动力,拿出决心来,不要为自己设置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