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刚上,如何判断产品已经准备好打亚马逊广告了呢?
最近有很多新入场亚马逊的卖家们都会问到并纠结于同一个问题:怎么判断产品已经准备好打亚马逊广告了呢?因为广告是要花钱的,没有人愿意将宝贵的广告费用浪费在尚未准备好投放广告的产品上,因此本篇就来详细的探讨这个问题。
在开始打亚马逊广告之前,我们需要考虑以下问题:
1.对你来说,广告的意义是什么?
2.你想要投放的产品是否拥有buybox来支持广告活动?
3.你愿意为广告投入多少费用?
以上问题将有助于从整体框架的层面上制定你的广告策略。也许你发现你只有少数产品的库存能够支持广告订单增长的需求,或者你的buybox赢得率只有50%。这些问题可以帮助你思考支出、目标和期望。一旦弄清楚这些,你就可以开始从消费者购物行为的角度来思考了。
一、像消费者一样思考
这点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想要投入进去也并非易事,有些方法可以帮助你进入正确的状态。
首先,找到你生活中需要的产品,可能是宠物垫,也可能是咖啡机。然后,在线查看这些产品,就好像你今天要购买一样,并观察它们的listing页面。图片展现的好吗?它是否为你准确展现了产品?描述点是否详细描述了产品及其用途?你会立即购买此产品吗?如果是,请写下原因并将这些原因与你自己的listing页面进行比较。
进入你目标受众的思维模式中,然后点击进入你自己的产品页面。他们在想什么?他们在看什么?它是否使你的产品展示出了与众不同?如果不是,请立即优化你的listing页面。
如下图1中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例子。在亚马逊中搜索“Baby carrier”就会出现许多产品,但点击两个不同的产品就能看到页面呈现有很大的差异。
图1
图1的产品只有一张产品正面图,且只有一个颜色,产品标题和特征表述里基本只显示了产品的品牌名和主要材质,这就是所有的信息了。并没有说明图1产品的优势特性、保养说明,也没有额外的图片或要点来帮助消费者了解他们正在购买什么,更没有更多颜色可供消费者选择。
下图2所示,是另一个产品例子。图2中,不仅仅有产品的正面图,且有多种颜色可供消费者选择,并且提供给了消费者更详细的产品信息。非常明显的,图2的这款产品比图1产品的展现要强的多,导致两款产品的销量也是天差地别。
图2
二、评论的影响
你的产品是否有成百上千条评论?如果没有,也不用担心,因为大多数产品都没有,但这并不是说评论不重要,评论仍是亚马逊成功的关键之一,但数量并不决定一切,根据亚马逊披露的数据表明,大约95%的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前会阅读评论,而超过68%的消费者仅在阅读了1到6条评论后,就对产品形成了看法并决定是否购买。
当然,优质的评论会对转化率有相当大的影响。当花费宝贵的、有时甚至是稀缺的广告预算时,确保你的产品获得高质量评价可以自动建立对你的产品或品牌的信任,并成倍地增加销售额。广告也会促进你的产品有更多的评论产生,因此两者携手并进。
另一方面,查看你是否有差评。注意这些评论中的反馈,看看是否有任何关于你的listing或产品的问题需要解决。也许客户对你的产品在你listing的图片中显示的颜色与实际产品到货时的颜色的差异不满意。你可以通过为你的产品重新拍摄能更好显示颜色的、高质量的图片来解决这个问题。
三、仔细检查你的Bullet Points
仔细查看你listing页面中的Bullet Points。他们是否将产品独特的特点展现出来了?它们是否引人入胜且易于阅读?Bullet Points使你的消费者可以轻松浏览并找到他们最关心的信息,使其成为将潜在人群转化为你的消费者的最佳方式之一。经过系统性排布的Bullet Points也可以帮助广告,因为你可以也需要在Bullet Points中安排更多需要在广告中投放的关键词,这会增加你广告的相关性。
四、完善产品图片
优秀的产品图片是在亚马逊上取得成功的关键。消费者不能在收到产品之前就实际感受到产品,因此图片是能补充这一点的最重要一环。有各种图片可以展示你的产品。显示产品尺寸、特征、纹理等。
上述这些工作的执行情况构成了你的listing的完美度,而这个完美度可以称之为判定你产品是否符合我们所说的“广告就绪”的基石。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你的产品完成了“广告就绪”的所有工作,那么它们也将成功实现更高的流量、转化率和销售额。当消费者来到你的产品页面时,你尽可能的让所有的消费者都能满意,并且,这种优化实际上可以支持并最大化你的广告投放效益。
看完上述几点后,如果你的产品原本已准备进行广告投放,你可能又会有一个更好的主意。问问自己你的产品是否真正满足每个部分的要求。也请理性地使用你的广告预算,并以对你最有利的方式使用它们。通过广告在亚马逊上可能会取得巨大成功,但需要你在付出费用之前先打好基础,将消费者带到尚未准备好最大化转化率的产品页面里是没有任何意义的。
A-Lu跨境为大家带来的“新品刚上,怎么判断产品已经准备好打亚马逊广告了呢?”分享就到这里,想要交流或深度合作的小伙伴可关注ALu跨境公众号并联系我。请小伙伴们继续支持A-Lu跨境。
(来源:A-Lu跨境,转载需经作者授权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