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季人才交流会上,一家实力雄厚的外贸公司将招聘一名业务部的综合员。经过激烈的竞争,外贸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吴晓敏和李磊成了赢家。根据这家公司的雇佣惯例,两人必须参加人力资源部组织的特别面试,才能决定谁去谁留。基于公开透明的原则,考官在现场提出了这样一个“测试问题”:假设有一天客户来公司参观,他如何通过自己的言语和行为,让客户从侧面给公司留下好印象?
第一个出现的是吴晓敏。当业务经理扮演的“客户”进入谈判室时,吴晓敏介绍了相关的销售人员并做了自我介绍。然后,我给嘉宾和主持人倒了一杯茶,然后坐在我旁边,打开笔记本电脑,准备记录谈判情况,随时调出相关资料给业务员查看。“谈判”结束后,销售员的手机响了,他示意收费的吴晓敏帮忙送“客户”。吴晓敏站起来,靠在椅背上,微笑着向顾客告别。整个过程,似乎什么都没有遗漏。人事经理告诉她面试结束了。为了公平起见,莱利上台时,人事经理特意让吴晓敏留下来“观察”。再演示一遍同一个场景,雷敏无可挑剔。当售货员碰巧接到他的手机打来的电话时,他还要求莱利把顾客送走。没想到,莱利不仅陪着“客户”下了电梯,还边走边聊。在一楼大门告别后,莱利打开门,看着“顾客”开车离去。说到这里,站在窗口的人事经理打来电话,停了下来,然后宣布公司要聘用莱利。尽管吴晓敏觉得自己仍然供不应求,但他还是向人事经理抱怨说,“一送定录用”太残忍了。人事部经理告诉她,很多时候,人的素质往往取决于细节。再走几步。告别异地,给客户的感觉绝对是两个概念。也许这样一种“一锤定音”的用人方式有些不公平,但是体贴有礼的综合型员工更受企业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