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疫情形势逐渐稳定,口罩价格也逐渐降温。
口罩的核心熔喷布,近4个月的价格犹如过山车。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前,熔喷布仅售1.8万元/吨,疫情期间10万元/吨一路涨至75万元/吨,到现在65万元/吨降至40万元/吨,跌至25万元只用了一周的时间。
需求潮水渐退
此前熔喷布价格哄抬上涨,主要是受到供求关系影响。
这在营销流通领域里被称作“啤酒效应”,指的是由于供应链中各节点之间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为了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造成了需求信息在内部的传递中被逐渐放大失真。
举例来说小镇上有一家小酒馆每个天日常的啤酒销售量稳定为100瓶,突然某一天有个乐队来到镇上做巡演,来酒馆喝酒的人突然增加了,100瓶不够卖每天的啤酒需求变成了200瓶。
于是小酒馆就向供货商追加订货,由于怕需求还会增加,订货的时候小酒馆又增加了10%,订了每天220瓶。小酒馆的供货商只是一个经销商并不生产啤酒,他们也是向上一级的经销商拿货,而他们也不知道小酒馆最终的需求会变成多少,于是为了保证充足的供货,他们在下订单的时候也增加了10%,订了240瓶的货。
以此类推,稳定状态下小酒馆的需求稳定,整个供应链上每个经销商都知道100瓶啤酒可以满足需求,一旦需求发生了变化,小酒馆自己也无法准确计算出需求的确切数值,所以为防断货会多备一部分安全库存。而各级经销商之间信息不对称,上游并不知道下游已经备好了安全库存,于是每一级经销商都备了10%的安全库存。
最终就导致了小酒馆200瓶的需求被一级一级地放大,中间的节点越多,需求越是失真,最终到啤酒制造商那里的时候订单可能已经变成了400瓶,于是啤酒厂从100瓶的产能增加到了400瓶,把产能增加到了4倍。
而一周之乐队离开了小镇,小酒馆又重新回到了每天100瓶啤酒的稳定需求,而酒厂这段时间增加的4倍产能、各级经销商备的安全库存就都变成了积压库存。
熔喷布的原理也是一样,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市场原本的供需平衡。
据数据显示我国原本每年的口罩需求量虽然在逐年递增,但是增速基本稳定,市场的需求也比较好预测,2018年全年口罩的需求总量在40亿只左右。
而疫情到来之后口罩的需求量成几何倍增长,过去全年需求40亿只,疫情爆发可能半个月、一个礼拜就能够超过这个数字,原先的产能自然是远远不够的,需求的增加就会沿着供应链向上传导。
然而和“啤酒效应”一样,这突发的疫情打破了所有人的预期,并且各环节之间信息是不对称的,不会知道口罩的实际需求量到底会是多少,也不会知道这疫情到底会持续多久。各节点为了保证供货的充足以及利益的最大化,势必会放大需求、备安全库存,最终就是需求被层层放大。
加上“国家队”投入生产、布厂复工,仪征化纤第12条年产500吨熔喷布生产线投产成功,中国石化紧急部署的两期16条熔喷布生产线全面建成,加上合资企业7吨产能,中国石化熔喷布日产能达到37吨,合计年产能超过1.35万吨。
当疫情逐步得到控制,真正的市场需求逐渐明朗了之后,市场就会发现产能过剩了,各个节点都积压了海量库存,口罩市场从疫情初期的需大于供变成了供大于需。
监管收严加快产业链净化
四月以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通过前期线索摸排,成立专案组,发布文件和要求,严厉打击哄抬熔喷布等防疫物资价格的违法链条,整顿和规范重点地区熔喷布生产企业秩序。
5月20日,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发布《疫情防控期间哄抬熔喷布等防疫物资价格违法行为典型案件(第十一批)》,曝光9个哄抬熔喷布价格违法案例。一批哄抬熔喷布的企业和“倒爷”受到惩处。
口罩行业迎来大洗牌
口罩产销步入正常化,一些非专业、临时进场的口罩厂家如果没有好的销售渠道,可能面临着洗牌出局。
国内饱和,出口困难。
口罩由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拼的是质量和价格。
海关总署发布的53号公告,对口罩加强质量标准监管,很多一次性口罩厂,生产的是民用口罩,没有取得医疗器械产品证书,无法通过海关法检出口,在海关法检新规下,大量口罩厂的一次性口罩出口受阻。
很多转产口罩的厂商,也将之前100万高价购入的口罩机以20万的价格转手,防止口罩机变成“废铁”。
口罩业的大起大落,“先来的住豪宅,后来的上天台”成为坊间一句调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