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疫情向世界扩散

全球供应链中断问题开始剧烈冲击世界股市

供应链的问题也越发复杂

加州大数据公司Resilinc发布的数据显示,这场供应链危机不仅波及中国境内,而且已经向其他亚洲和欧洲国家蔓延。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由于全球抗疫措施已启动,加上中国是世界上所有品类商品的制造国,短期内供应链都可能处于“高度中断”状态。

— 突发事件对供应链的冲击和影响 —

©bill_oxford/Unsplash

从产业划分来看,消费品领域已经可以全面观察到成品库存缓冲区减少、下单到交货之间的期间推迟、订单交货延迟、供应商按配给供货、生产线停摆、为客户配给产量、收入损失等种种现象。

在高科技与消费电子产品汽车、工业、重型机械、半导体和医疗设备等领域,上述现象也已大面积出现。Resilinc首席执行官本迪亚·瓦基尔在接受《中国新闻周刊》采访时表示,由于供应链的性质不同,高科技和生命科学等更专业的行业面临最大风险。

1、某个地区的突发事件会影响全球供应链运转

首先,由于突发事件的扩散性与衍生性,一个地区的突发事件可能会传导至全球并衍生出次生损害。

其次,在全球供应链范围内,采购、加工、生产、零售等商业活动分散在全球各地,通过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紧密相联,当突发事件对某个国家的产业链造成冲击时,也会通过传导效应影响到世界各地的企业。

©dnevozhai/Unsplash

目前大部分中国供应商已经复产,但伴随着疫情在欧洲、日韩等地的流行,供应链形势变得更加危急。

本次新冠肺炎疫情的全球爆发也对世界经济形成了强大冲击,加大了全球经济衰退的风险,而经济衰退又势必会对供应链造成冲击。

2、疫情国际蔓延也加速了全球供应链的调整

疫情打乱了全球供应链产业节奏,为了恢复供应链的正常运转,各国企业必然会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推动供应链恢复秩序,由此会引发新一轮的产业变革,倒逼产业升级,全球供应链将面临深度调整,而其调整的方向和速度则取决于各国经济与防疫实力的博弈。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中心,在这次疫情中必须抓住机遇,稳扎稳打,化危机为动力,大力拓展全球供应链。

3、全环节、全链条的解决方案能力将成为未来企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疫情面前,物流供应链价值越发凸显。在此次疫情中,相比于大型企业供应链受阻,一些中小企业已经来到了生死边缘,疫情带来的资金链压力使得部分风险承受能力差的企业遭受了致命打击。

从长远看,此次疫情会对国内供应链布局产生一定影响,国内的中小型企业应该从这次疫情中窥见自身不足,借此调整发展战略,从内部制定资金投资规划,并且完善资金管理模式,同时企业关注的重点除了产品本身以外,还应当加强对危机的应对与风险的防范。

— 企业应对策略 —

©justinbeisner/Unsplash

突发事件的发生往往是无法预测的,对于企业来说,不断完善供应链的运作机制并提高其抗风险能力是应对突发事件的最好方法。

在此次疫情中,企业应当意识到自身供应链存在的问题,并看到时代洪流中产业升级的新要求,并以此为契机完善自身供应链建设。对于供应链如何应对突发事件,北国网赵鑫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1、建设柔性供应链

供应链柔性是指供应链应对环境或由环境引起的不确定性的能力,提高供应链柔性有助于提高其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首先,建设供应链弹性节点可以提高供应链柔性。建设弹性节点虽然能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但需要付出更多的运营成本。因此,平衡好抗风险能力与成本应是企业思考的重点。例如,多功能战略级物流中心可以对多种业务兼容。

其次,在供应链全程都可以采取适应性策略以提高柔性。在物流阶段,企业可以通过储备多种不同的物流资源提高供应链柔性,如空运海运、铁路之间的替换使用或综合使用,并增加具有相应资源的平台性供应商储备。在研发环节,企业可以通过增加模块化和零部件的通用性来提升供应链柔性。在生产阶段,企业可以提高生产线的通用性,在保证品质、交期、成本的前提下,实现生产线在不同产品之间高自由的切换。

©scienceinhd/Unsplash

最后,在构建柔性供应链的过程中,企业需要通过在运营实践中反复摸索找到最适合自身的运营举措。企业可以通过信息系统收集数据与反馈,通过量化指标来系统地评价并持续改进运营举措,不断提高供应链柔性,从而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2、调整采购供应模式

在采购方面,单一的供给源会增加供应链的不稳定性。企业应调整采购策略,重新评估采购成本,由集中采购转变为集中与网络备份供应商共存的采购模式。

一方面对上游供应商的长、短期生产能力进行全面的调查和评估,开发潜在供应商并识别采购风险,提高对供应商的监控力度,形成供应商备份网络和应急采购计划。

当企业供应端风险较高时,应尽可能在本地或可控性高区域寻求多源供应,并对关键原料和物资建立缓冲库存,降低供应端风险导致供应链中断的可能。

另一方面要对上游供应商进行财务健康性等评估,着重监控长期供应商,必要时对重要环节的上游供应商给予一定支持,与供应商共渡难关,维持供应链稳定。

©yapics/Unsplash

3、数字化供应链管理

在经营环境不确定性增强的状况下,供应链数字化管理有利于增强信息处理能力,提高供应链动态应对风险的能力,在面对突发事件时能做出快速反应。

企业应推广供应链数字化平台,形成完整的供应链监控体系和应对突发事件的响应计划,做到供应链全程可视、可追溯,对各节点的状态的监控及时、可控。

上下游企业进行充分协同,提高供应链信息的完整性和透明性。实力较强的核心企业应利用自身的能力强化供应链管理,搭建数字化平台,整合供应链网络中的参与者,提升供应链网络效能。在紧急情况发生时,核心企业帮助与带动产业中小企业,稳定供应链运营,提升应急反应效率。

4、设置安全库存

“零库存”是目前流行的库存战略,“零库存”的实现为企业带来大量的成本节约,同时减少了资金,缩短了原材料的供应时间。但零库存并不是百利无害的战略,面对此次突如其来的疫情,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库存战略进行重新思考。

©wonderlane/Unsplash

当突发事件的发生导致供应端产能下降或物流受阻时,如果没有足够的库存,企业很快就会陷入生产停滞,无货可卖的地步,这是零库存战略最大的短板。

因此,企业需要在考虑供需平衡的前提下,重新设置安全库存,做到在突发事件中,也有能力保障一段时间的供应链稳定。

5、推广智慧供应链

疫情期间,5G、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科技的智能化工厂与智慧物流中心成为一大亮点,随着未来5G的商业应用的普及,智慧供应链是一种必然趋势。

智慧供应链以消费者需求为驱动,注重与客户及供应商的信息共享与协同,通过各企业各部门的协同,供应链业务流程可以得到很大程度的优化,显著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同时有利于供应链变得透明,增强供应链柔性和面对突发事件的敏捷性。

©markusspiske/Unsplash

打造智慧供应链还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通过使用人工智能,企业可以减少人工成本,降低劳动密集性。例如,在智能物流中心里,智慧化运作能轻松实现从商品入库、储存拣选,到最后出库等一系列流程的无人化,通过对物流中心系统的远程操控完成数万种产品的自主流通和运转,监控操控两不误。

此次新冠疫情对整个供应链体系来说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考验,它不仅打乱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节奏,也同样扰乱了现有的供应链秩序,对全球产业链造成了重大的影响和冲击,使许多企业的运营遭受重创。

同时这次疫情也创造了众多机会,如对柔性供应链、智慧供应链等的需求。面对未来愈加复杂多变的运营环境,企业只有通过学习与实践,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循环中不断完善自身,才能从容地面对各种突发事件。

原文来自邦阅网 (52by.com) - www.52by.com/article/36538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邦阅网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若存在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邦阅网或作者进行删除。

评论
登录 后参与评论
发表你的高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