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企业在注册商标或外观专利时,都会 “货比三家” 挑选最划算的代理机构合作。有严谨的态度是好事,但在涉外商标专利领域,一味追求低价容易被“套路”!为此,麦麦针对卖家布局前的常见疑问,整理了这份超全 “避坑” 指南,建议收藏码住!
自己注册商标只交官费就够了,为什么还要找代理?
乍一听,自己申请商标仅需支付官费,省去代理环节似乎能直接 “省钱”,但商标注册并非“交钱填表” 这般简单。背后隐藏的风险往往会让“省钱” 变成 “耗时费钱” 的无底洞!
隐形成本:自行注册可能导致多次补正或驳回,实际注册成本远超过代理费用。
注册风险:企业委托专业代理机构,会在商标注册前进行可注性检索,降低驳回风险。同时代理可根据检索结果与企业实际情况,给出有针对性的布局方案,降低后期的侵权纠纷风险。
保护范围:自行注册时可能会因为挑选了与实际经营不符的商品或服务项,导致商标保护范围受限。专业的代理机构,可以基于丰厚经验,结合行业发展情况,提供更全方位的保护建议。
为什么代理报价差异大?低价真的靠谱吗
报价一般由官费和服务费组成。官费为知识产局收取的费用,分新申请官费和公告授权官费等,服务费又分海外律师费与国内代理的服务费。如果遇到显著低于行业水平的报价,务必要警惕其他隐形费用!以下6类隐形风险最易被忽略:
递交资质陷阱:低价代理可能存在案件未由当地执业律师或正规律所提交的情况,将会直接影响申请文件的合规性审查;
认证费用盲区:在商标注册业务中,常见需要办理商事认证、海牙认证及领事认证的国家和地区有:中国澳门、泰国、阿联酋、沙特、孟加拉、柬埔寨、缅甸、阿根廷等。务必提前确认注册费用是否包含上述认证成本。
优先权费用模糊:商标及专利若涉及优先权使用,通常会产生额外的费用,建议与代理机构提前确认费用构成。
商品项限制:中、韩、越、泰等国家知识产权局针对商标的标准申请设有一定小类限制,选择代理机构时需核实具体包含的商品项数量。
分段收费套路:正式委托前,建议与代理确认报价是否含了第二阶段授权费。避免后期遭遇二次付费要求!
服务内容不全:需与代理明确费用涵盖具体服务范围,例如是否含递交回执、公告通知、商标注册证书等官文或律师函的转达服务。
为什么正规机构从不承诺“包过”?
商标或外观专利申请是一个需依法进行且专业复杂的过程,其结果并非申请人、代理机构或国家知识产权局某一方单独决定的。即使对商标注册或外观专利申请已进行事前检索,能否顺利通过审查仍可能受到审查员主观判断的影响。知识产权局在审查过程中将评估商标的显著性、专利的新颖性及合规性,并可能基于在先权利下发审查意见。这意味着无论是商标还是专利申请,均无法保证100%成功,更不存在所谓的“包通过”!
承诺“包通过”、“低价速办”等话术的行为,不仅违反《广告法》相关规定,还扰乱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将对此类代理机构实施行政处罚!麦麦提醒卖家时刻保持警惕,优先选择拥有当地执业律师资质的代理机构,避免“踩坑”带来违规风险!
综上所述,知识产权保护作为品牌发展的坚实壁垒,在注册布局时务必选择专业可靠的代理机构,才能有效规避风险,为企业的知识产权保驾护航!麦德通作为全球知产合规领域的标杆机构,拥有15年+资深海外律师团队,自成立以来已助力超30万家企业合规出海,始终坚守服务费用透明化原则!如果您在商标专利注册方面还有其他疑问,欢迎随时上麦德通官网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