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Chester
原创首发|骑鲸出海
特朗普“三位数的关税大棒”,挥向了台积电。
4月8日,有报道称,据知情人士透露,台积电因对大陆企业供应芯片而被美国调查,可能面临1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5亿元)或更多的罚款。
同时因台积电的芯片制造设备包含美国技术,台积电在中国台湾的工厂也受到美国出口管制,所以台积电无法在没有美国许可的情况下为任何中国客户生产某些先进芯片。
同一天,特朗普表示,他曾告诉台积电,如果台积电不在美国建厂,将缴纳高达100%的税款。
但上月,台积电已经宣布,计划在美国追加投资1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7350亿元)用于生产和研发中心,并在未来几年再在美国建设五个芯片工厂。当时已有分析指出,这笔高额投资意在安抚特朗普,回避芯片关税。
赴美建厂还不够,特朗普更是一分钱都不想出,他批评了前任拜登政府,因为拜登向提供台积电了66亿美元(约合人民币485亿元)的补贴,用于建设亚利桑那州工厂。
位于中美科技竞争拉锯地带的台积电,总在不同的时候被推上风口浪尖,折射出全球剧变中的种种不安情绪。
台积电对美国不感冒
台积电其实早在1996年就出海美国建厂。当时大多数半导体巨头都在美国,台积电希望借此服务以及吸引更多潜在客户。
当时的台积电成立了子公司WaferTech,到华盛顿州Camas市兴建了一座12亿美元的8英寸圆晶厂。台积电拥有WaferTech约57.23%的股权。
WaferTech在华盛顿州投产之后,作为美国的第一家圆晶代工厂,其初期工艺以0.35微米制程为主,当时客户包括英伟达、Altera等,满载月产能为3万片。
2000年12月,台积电宣布斥资5亿美元,以每股6美元的价格收购WaferTech所有股权,最终持股比例接近100%。
而随后的20年间,曾经留学美国的张忠谋,一直不想再赴美国。
3年后的2003年,有传言称WaferTech考虑在美国兴建一座12英寸圆晶厂,但WaferTech随后予以否认。当时有市场分析师指出,台积电在亚洲经营晶圆厂的获利前景要比在美国高出许多。
现实证明了分析师的判断:同年,台积电不但没有在美国建厂,反而“西进”张忠谋的故乡所在的长三角,于上海兴建8英寸圆晶厂,这是台积电首次到大陆设厂。
当时中国刚加入WTO,经济体量也远不如今天,中美双方也因为911事件有一段相对蜜月的时期,华盛顿还通过了一项半导体产业减税法案。不是很赚钱的WaferTech,凭借减税的优惠留在了美国。
2011年,台积电开始量产28纳米工艺,台积电表示将大力增加28nm产能,市场再次传出台积电要去美国建厂。当时苹果正处快速上升期,在美国建厂有利于台积电抢夺苹果等美国客户。次年12月,张仲谋公开表达了赴美建厂的想法。
但2016年,台积电宣布投资30亿美元,在南京兴建12英寸圆晶厂及设计服务中心,并导入16纳米制程,是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圆晶厂。而台积电将重心放在了亚洲,WaferTech的工艺因此一直没有得到提升,直至目前,其最先进的工艺还停留在160纳米。
同年,特朗普就任美国第45任总统,首次提出他“美国制造”的新战略。
当时,感受到美国压力的张忠谋声明称,台积电的生产重心在中国台湾,且客户没有要求赴美。如果美国有政策利好,才不会排除赴美设厂的可能。特朗普希望台积电在美建厂,本质上是为了增加美国制造就业,但台积电已经服务了大批美国公司,已经为美国间接创造了不少就业机会。
2019年,美国再度邀请,台积电依然以资金、成本问题婉拒。
直到2020年5月15日,台积电正式宣布将于亚利桑那州投资设立5纳米晶圆厂,计划投资额仅120亿美元左右。3天后,台积电断供华为的消息开始不胫而走。而在此2个月前,台积电还明确表示,赴美设厂还在评估中,暂无进展。
2022年12月,拜登政府加码台积电的建厂投资,并追加兴建3纳米厂,原本的5纳米也升级到4纳米,投资金额从120亿大幅追加至400亿美元。定于2024年底量产。但由于工期延误,加上与当地工会沟通问题,量产被推迟至2025年。
“美国制造”,造芯片能行吗?
正如2003年市场分析师的观点,对于赴美建厂这件事,台积电始终有本清晰的经济账。
1993年以子品牌WaferTech出海美国建厂,是为了拉近客户关系,吸引潜在客户。而多年来,苹果也一直稳居台积电第一大客户:2025年,苹果的订单占台积电总营收的25.93%。其次、英伟达、AMD、高通、博通等企业,则是台积电的第二梯队客户,主要需求集中在AI芯片、GPU和通信芯片。
在特朗普当选并提出“美国制造”之后,张忠谋曾说过“会保持中立,不会选边站”,但在特朗普第一任期针对的华为禁令之后,台积电也已经被迫做出了取舍。但建厂始终是个“艰难的决定”。
2023年1月的财报电话会上,台积电表示赴美国的建设成本可能是在中国台湾的至少4倍,这会影响台积电的盈利能力。但在德日两国的邀请下,台积电还是积极出海,尽可能规避供应链风险。
2021年底,台积电宣布到日本熊本兴建12英寸晶圆厂,制程为22/28纳米、12/16纳米。与索尼半导体制造、电装公司,共同投资成立“日本先进半导体制造”(JASM)公司,台积电对JASM持股70%。同时,日本政府也给出了补贴,索尼也将给予协助。
2023年8月,台积电宣布将出资35亿欧元在德国设厂,投资设立“欧洲半导体制造公司”(ESMC)简称“欧积电”,台积电同样持股70%,英飞凌、博世及恩智浦,将各占ESMC的10%股权。德国也给出了50亿欧元的补贴。
相比亚利桑那州工厂一再拖延,日本熊本工厂已是后发先至,于去年2月竣工开幕,并获得日本政府加码补贴兴建第二座园晶厂。
而对于亚利桑那州工厂的延期,台积电曾表示是由于当地熟练技术工人的不足。相比台积电在中国台湾就雇用了7万半导体产业人才,全美的半导体人才加起来40万。
为了这座工厂的顺利开工并持续发展,有超过1000名工人带着家属从台湾来到亚利桑那州的沙漠,并在当地生活,形成“小台北”社区。由于美国工人不爱加班,但台积电的高管曾经称赞儒家文化的奉献精神是公司成为行业龙头的关键。美国工程师也被台积电派到台南总部培训,近距离观察“原版”台积电的工作方式。
台积电的管理与美国本土员工出现了巨大冲突。去年3月,一名离职的美国台积电员工表示:“台积电是这个地球上最糟糕的雇主”,不少员工也在美国的招聘软件上给台积电大打差评。
台积电的熟练工人不足言论,迅速引起了亚利桑那州工会的强烈不满,工会会长表示,台积电只想引进低薪水的工人。该工会有1.5万人,是亚利桑那州最大工会之一。在此之前,他们已经向当地政府提出,不要给台积电熟练工人发放签证。目前,台积电的亚利桑那州工厂仍有半数中国台湾员工。
而众所周知,亚利桑那州在2024美国大选当中是特朗普胜选最关键的摇摆州。
特朗普的经济账
特朗普不仅批评了对台积电的补贴,更是多次威胁要废除了拜登政府的芯片法案,一分钱都不给。
去年10月竞选期间,他就曾批评芯片法案非常糟糕:“美国拿出数十亿美元让富裕的公司借钱建厂,但他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把好公司交给我们”,他希望直接用关税进行威胁:“通过设定高额关税,他们会免费来美国建设芯片工厂。”
就任总统后,1月27日,特朗普在众议院表示:“芯片公司根本不缺钱,不需要补贴,而是需要激励措施——比如让他们面临25%、50%甚至100%的关税压力。他们会用自己的钱建厂。”
3月3日,台积电宣布将原来400亿美元的投资追加至1000亿美元。
3月4日,特朗普向国会发表讲话时再次提到,他希望废除拜登产业政策的重要成果《芯片与科学法案》。外界猜测,如果芯片法案被废除,特朗普不仅可能放弃兑现补贴的承诺,甚至可能追回已拨付的资金。特朗普在国会中相众议院议长表示:“你们应该废除芯片法案,无论剩余资金有多少,都可以用来削减债务。”
特朗普想把省下来的钱用于削减债务,但讽刺的是,特朗普的强硬也因美债被大规模抛售,而不得不做出让步,将高额对等关税暂缓90天。
如果特朗普一分钱补贴都不想给,台积电在美国生产的芯片价格将会上涨。与此同时,中国台湾的一名智库研究员也曾经表示:即使是台积电在亚利桑那州工厂生产的芯片,也必须离开美国,封装成其他设备,才能到达美国消费者手中,“这是目前全球芯片供应链的一个现实。”逆全球化必将抬高芯片相关产品的价格。
有分析称,如果因为应对价格上涨而减少芯片购买,将会影响芯片企业的营收与增长。今年前三个月,台积电股价已下跌近27%。
4月11日,中国半导体协会发布通知,根据海关总署相关规定,半导体产品原产地认定规则的通知。如果半导体产品被认定为原产美国,将被征收84%的关税。原产地是中国台湾的台积电芯片将不会被征收关税。
2004年,在台积电落户上海之后,台积电上海的总经理接受了采访。当时的报道《台积电扎根在大陆》写到:“台积电落户大陆的事实说明,在全球化成为当今经济发展大趋势的时候,人为设置的一切禁锢都将无济于事”。
当特朗普试图强行打断全球化的趋势,台积电也不能只算经济账了。但张忠谋曾经因为成本和效率选择的中国大陆,如今却依然是对台积电最友好的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