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平台Temu逐步推进从全托管向半托管模式的转型,这一变化对卖家的自主运营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据了解,为了加快这一进程,此前TEMU已为商家提供了全托管与半托管同款绑定的功能,并在流量上对半托管进行倾斜。商家若选择绑定,对于从全托管转为半托管的商品,平台将在后续的市场推广和搜索推荐中给予流量加权;同时,针对从全托管转为半托管的商品,平台在后续的核价环节将提供高效优先的链路对接。
如何适应新模式并选择合适的海外仓,成为卖家能否抢占市场先机的关键。小编将从模式转型现状分析、卖家应对策略及海外仓推荐三方面展开探讨。
一、Temu全托管转半托管模式现状分析
模式差异与转型动因
全托管模式:平台主导供应链全流程,卖家仅需提供商品和基础物流支持,适合缺乏运营经验的工厂型商家。
半托管模式:卖家需自主管理库存、物流仓配及商品信息维护,平台则负责营销与客户服务。该模式旨在吸引成熟商家,通过灵活的履约方案提升平台整体效率。
转型驱动因素:Temu通过半托管模式优化资源分配,降低平台运营压力,同时吸引具备供应链管理能力的优质卖家,增强平台竞争力。
TEMU全托管与半托管模式最大的不同便在于两者对物流的需求上,前者由平台负责,而后者则需卖家自行处理。
而此次变动,无疑也会让许多全托管卖家在转型后对跨境物流的需求激增,同时在资金、合规问题上也会遇到更多挑战。
卖家面临的挑战
库存管理:需实时监控库存水平,避免缺货或滞销风险。
物流时效:Temu要求卖家设置“1-2天发货”及“1-5天送达”时效标准,对海外仓的响应速度提出更高要求。
合规与成本:需应对海外税务、清关等复杂环节,同时平衡仓储与物流成本。
同时为保障消费者履约体验,temu平台美国站点会于近日把所有的半托管/本本店铺使用USPS发货但未使用平台call面单产品的商家商品全部下架(使用fedex/ups等其他物流尾程的暂不受影响),目前这一要求仅针对美国站,什么时候推进至欧洲以及其他站点还未可知,但使用平台面单一定是必然趋势,这是毋庸置疑的
二、抢占半托管红利的核心要素
Temu半托管模式为卖家提供了更大的自主权,但也考验着供应链的敏捷性与合规性。成功的关键在于:
强化库存与物流管理能力,借助数字化工具提升效率;
选择高适配海外仓,如飞鸟国际的英国/美国仓,以地理位置、海外一件代发等库存处理能力及合规服务为核心优势;
持续优化成本结构,通过规模效应与资源整合实现降本增效。
未来,随着Temu进一步扩展欧洲等市场,提前布局合规、高效的海外仓资源,将成为卖家制胜跨境市场的核心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