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列满载货物的列车前往下一个国家时,有一个重要步骤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换装。
由于各国的铁路轨距不同,中欧班列在到达边境口岸后,不能直接在不同轨距的铁路线上运行。因此,为便于后续运输顺利进行,需要将货物原从一种轨距的列车上换装到另一种轨距的列车上。
一、轨道类型介绍
1、国际标准轨道
国际铁路协会在1937年将1435mm定为国际标准轨距。世界上大部分铁路都采用这一标准,也称为“国际轨”。
2、宽轨道
宽轨距大于1435mm的被称之为宽轨,常见的宽轨有1520mm(如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独联体国家使用)、1524mm、1600mm等。宽轨道的优点是可提升运力,增强列车行驶的稳定性。
3、窄轨道
轨距小于1435mm的称之为窄轨。窄轨的尺寸有很多种,有381mm、508mm、597mm、600mm等。我国曾经大量使用过窄轨铁路。主要是矿山里的自备运货铁路。窄轨的优点是铺设成本低、曲率半径小以及车厢重量较轻,机车的牵引力相对较小,适合山区支线铁路。
二、影响换装作业的因素
换装作业的效率不仅取决于轨道的差异,还受到人员和设备的影响。
①人员因素:熟悉换装流程的操作人员可以提高换装效率,合理的作业人员数量分配也能加快换装速度。
②设备因素:包括换装线的长度和数量、车站换装场的布局、调车线的数量和有效长度,以及换装机械的配置数量等,都会对换装作业的效率产生影响。
三、换装的意义
虽然换装增加了运输的复杂性和时间成本,但它是中欧班列跨国运输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换装,中欧班列能够克服轨道标准不同带来的障碍,促进中欧之间的贸易往来,提高运输效率。因此,换装不仅是中欧班列跨国运输的必要步骤,也是保障中欧贸易畅通、促进双方经济合作的重要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