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卖家收到真实性审核的通知!
侵权是跨境圈一个常见词汇,无论是身经百战的老玩家,还是初入行的新人,几乎都遭受过“侵权”的毒打,临近亚马逊会员日,平台显然阶段性加大了对侵权产品的打击力度,大批卖家收到产品真实性审核的通知。
为了在会员日期间斩获更多订单,平台上的各种恶搞现象也日益猖獗,恶意版权投诉行为等层出不穷。与此同时,侵权店铺居然也能被利用到极致,利用被TRO的店铺打SB广告,短期快速打造爆款,一批亚马逊卖家想要赚波快钱就走人!
亚马逊持续严查侵权!大批产品被审核
近段时间,亚马逊平台动作频频,在侵权方面的打击力度也持续加大,一批又一批卖家发现,产品遇到真实性审核:
英国站一款产品中招,此前这款产品不小心写了侵权词。
链接刚冲到新品榜前三就被投诉专利侵权,客服称可能存在供应链真伪风险。
链接因为侵权被删,不久后就突然被真实性审核了。
……
根据诸多卖家反馈,近期账户陆续收到真伪性的绩效通知。亚马逊方面表示,账户目前正在根据《亚马逊商业解决方案协议》第3条进行审查。在审查期间,FBA发货创建功能将被禁用,卖家的资金将根据平台的“资金预扣政策"进行预扣。
平台之所以采取这—措施,是因为认为卖家的账户或相关账户涉嫌参与欺骗性或不合法活动(例如销售假冒商品库存,因此侵犯了知识产权),对买家和商城产生了不利影响。有些卖家被明确告知有问题的asin、涉嫌侵权的品牌以及产品售出的数量,有些卖家则没有收到这些信息,因此一些人并不清楚自己哪条asin是侵权的。
不过,收到绩效通知的卖家,均需要参加视频验证,证明账户和库存的真实性。
卖家小张表示,新品刚推起来就被投诉了,账号状况显示的是知识产权投诉,投诉内容是专利侵权,现在链接状态正处于“不可售(暂停销售)”状态,客服称产品存在真伪性风险。中招产品其实在平台上有很多同款,同行的产品还在正常销售,唯独自己的产品下架了,他合理怀疑这是一次恶意投诉事件。
根据知情人士透露,被竞争对手恶意投诉侵权,正是卖家收到真实性审核的原因之一。此外,如果卖家确实销售了未经授权的品牌产品,或者商品与其他品牌相似或包含其他品牌商标,那么就会触发商品真实性审核。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买家投诉(投诉达到一定数量)、卖家的账号行为异常、违反亚马逊的销售政策等因素,也是招来亚马逊重点关注的“元凶”之一。按照惯例,触发审核的卖家,需要证明自己是合规运营,店铺asin不存在侵权问题。为此,亚马逊要求卖家提供一系列材料,包括身份证、银行对账单或信用卡对账单、企业注册文件(如果有企业)、供应链文件等信息。
供应链信息主要是发票和收据,1688下单截图,其中应包含商品描述、商品数量、供应商名称、供应商电话号码、供应商地址和网站。还可能要求提供其他文件示例包括品牌和授权品牌分销商提供的交货证明、提货单、进出口文件、清关文件以及授权书。
据了解,目前中招卖家视频验证的成功率并不高,有卖家做了充足的准备,但是未能提交发票(商家原因,不能开发票),最终致使账号没救回来。
新品利用被TRO的店铺打SB广告,短期快速打造爆款
观察发现,被竞争对手恶意投诉侵权这种现象近期频发。
亚马逊卖家小李表示,虽然自己并没有过恶搞别人的行为,但屡屡被同行盯上,最近一段时间频繁遭到恶意版权投诉。
他们的操作手法很简单粗暴:从自己产品的标题五点中复制一段文案,粘贴到一条建立时间比较久的僵尸链接中,然后去找亚马逊发起版权投诉。如此一来,自己的链接就会直接变狗。如果想要申诉,要么承认侵权,要么反DMCA,可是反DMCA需要18个工作日。届时即使链接恢复正常了,中间等待过程中的损失也是惨重的。
“因为同行的恶意投诉,明明自己才是受害方,还要在等待中进一步扩大损失。”小李表示很崩溃。
事实上,恶意投诉只是跨境圈不正当竞争的一种手段。利用各种跨境黑科技短时间迅速提升销量,也是一批玩家持续在做的事情。
多位亚马逊卖家发现,今年平台上貌似出现了一种利用TRO店铺快速推产品的玩法。
“最近平台上具有这种特征的链接特别多:清一色自发货,广告流量都是SBV。广告词几千上万个。几天就BSR了。”知情人士表示,相关卖家搞的是FBM超低价+优惠券+高邮费的套路。单纯的用广告流量砸单,广告费来自于那些被TRO封店有余额取不出来的账号。
对于这种打法,卖家的看法自然不一。不过一个不容置疑的现象是,跨境电商品牌化特征越来越明显了,那些赚快钱的路子短期可行,却不利于长远发展。
一直以来,亚马逊都在给予品牌卖家更多的“优待”,比如前段时间亚马逊重磅上线帖子新功能,帖子推广可以“一键”把品牌卖家的图文/视频帖子变成“亚马逊品牌推广”广告,主动地将信息展示给更多非品牌粉丝人群,显著扩大潜在客户基础。
除了平台,近年来,各地政府也在大力推行跨境电商出口品牌化发展,推出品牌补助等优惠政策,品牌出海是大势所趋,一批跨境卖家紧跟时代发展,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正逐渐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