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汽车工业起源于 1904 年,当时生产的日本第一辆汽车是蒸汽汽车,1907年开始生产内燃机汽车,二战之前一直作为战争机器生产货车。二战之后,通用汽车公司和福特汽车公司在日本设立汽车装配厂,开始装配轿车,直到 1949 年解禁才允许日本生产轿车。以后陆续建立了日产、丰田等 11 家汽车公司。日本汽车工业从二战后划分,可分为四个阶段。1950 年代是第一阶段,在此阶段,汽车产业弱,主要依赖技术引进;1960 年代是第二阶段,特点是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创新能力提高,自主开发新车型;1970-1980 年代是第三阶段,此阶段汽车产业快速发展,出口规模扩大并超越欧美国家;1990 年代至今为第四阶段,此阶段日本汽车厂商加大新产品推出,特别是能环保汽车,抢占技术致高点。
日本汽车从上世纪 50 年代的中期开始批量出口,1964 年以前都以货车出口为主;1965 年开始轿车的出口比例首次超过货车,当年的汽车出口总量接近 20万辆。1970 年,日本的汽车出口量首次超过 100 万辆,也迎来了日本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时期,从出口 100 万辆到 200 万辆,从 200 万辆到 300 万辆分别只用了三年时间,而从 300 万辆到 400 万辆仅用了一年的时间,1980 年出口突破 500万辆,超过了国内需求,1985 年又创造了 673 万辆的历史记录。随着 1970 年代两次石油危机以后小型车需求的日益增加,日本车凭借其节油性能等优势大举进入欧美国家等汽车工业先行国。由于对美国的出口使美国汽车制造商的压力越来越大,1981 年通产省与美国签订了“自愿”自我限制对美国出口的协议,为期 15 年(有效期:1981 到 1994 年)。此后,日本汽车企业开始进一步在欧洲和北美扩大生产。1985 年以后,日本汽车出口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在国外生产的增长以及货币竞争力削弱价格竞争力变弱。
日本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实行新兴产业发展政策,鼓励民间投资研究开发,利用公共财政资助各种研究开发活动及产业化普及。日本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后,加大了国际技术转移力度。日本在 1973 年开始对技术进行评价的研究工作,并将其与技术转移政策相结合。日本汽车工业奉行“拿来主义”策略,在技术引进的基础上,通过消化吸收培养自主创新能力。战后初期,日本汽车与欧美主要生产国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但是日本通过从国外引进先进技术,快速弥补了技术的差距。为化解贸易摩擦、日元贬值等因素造成地对日本汽车直接出口的限制,日本企业纷纷将战略经营的重点转向国际化经营,“到销售的地方去生产”,实现跨国经营。日本企业的这种本地化生产战略,对贸易争端的平息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虽然日本汽车企业有较强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但是日本汽车企业在海外建厂方面却仍然表现得较为慎重,每个投资都要精心准备。
由于日本出口导向战略获得成功,贸易摩擦加剧,外国政府要求日本开放本国市场,日本由此被迫向内需主导转变,但是日本在汽车技术发展上,已经开始在部分领域主导世界汽车产业的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