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零售行业中,沃尔玛无疑是一座难以忽视的巨擘;多年来,它一直稳坐全球收入最高公司的宝座,2024年,其以6481亿美元的收入蝉联榜首,每周有高达2.55亿次的商店访问量,平均每小时就能创造7400万美元的销售额 ,其中美国本土市场作为主力,贡献了总销售额的68%。
在电商领域迅猛发展的浪潮下,沃尔玛也在积极转型,成绩斐然。目前,沃尔玛电商主要有本土店和跨境店两种模式,这两种模式各有优劣,也吸引着不同类型的卖家入驻;接下来,就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沃尔玛本土店和跨境店的优劣势。
本土店
本土店优势尽显
专属运营支持:沃尔玛本土店配备专属运营经理,这是许多跨境店卖家梦寐以求的服务;以美国本土卖家John为例,他经营着一家销售户外用品的沃尔玛本土店。在运营经理的指导下,John成功地调整了广告预算和投放时间,使得店铺的曝光率在一个月内提升了30%,订单量也随之增长了20% 。这种及时且专业的支持,让本土店卖家在面对复杂多变的平台规则时,能够迅速做出反应,调整经营策略,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抢占先机。
促销展示优势:在促销活动方面,本土店拥有明显的展示优势和优先参与权。每逢重大节日或购物季,如美国的黑色星期五、网络星期一,沃尔玛会为本土店提供更多的展示位置,这些位置通常位于平台首页、搜索结果前列等高流量区域。数据显示,本土店还能优先参与平台的独家促销活动,如限时闪购、会员专享折扣等,这些活动能够吸引大量消费者,为本土店带来可观的销售额。
类目丰富自由:本土店在经营类目上限制较少,这为卖家提供了更广阔的业务拓展空间。卖家可以根据市场需求和自身优势,灵活选择经营类目,销售丰富多样的商品。无论是一些小众的手工制品、特色食品,还是大型的家具家电,都可以在本土店上架销售。而跨境店由于受到物流、海关等多种因素的限制,部分类目无法经营,如一些液体、电子产品(纯电池类)、粉末状等商品。这使得本土店在商品种类的丰富度上远超跨境店,能够满足消费者一站式购物的需求,从而吸引更多的消费者。
消费者信任度高:以美国公司名义经营的本土店,在消费者信任度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据调查,超过70%的美国消费者表示,在同等条件下,他们会优先选择本土店的商品 。这种信任度的差异,使得本土店在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方面更加容易,能够更快地积累忠实客户群体,提高店铺的销售额和市场份额。
本土店劣势剖析
01注册门槛高:注册沃尔玛本土店需要以美国公司主体进行申请,这一过程涉及多个复杂环节和较高成本。
02竞争压力大:沃尔玛本土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众多本土卖家都在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平台搜索排名中获得优势位置并非易事,卖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广告投放、促销活动等,以提高店铺和产品的曝光度。但即便如此,由于竞争过于激烈,新入驻的本土店卖家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大量精力,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03竞争压力大:沃尔玛本土店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众多本土卖家都在争夺有限的市场份额。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平台搜索排名中获得优势位置并非易事,卖家需要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广告投放、促销活动等,以提高店铺和产品的曝光度。但即便如此,由于竞争过于激烈,新入驻的本土店卖家往往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大量精力,才能在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
跨境店
跨境店优势罗列
注册便捷低成本:跨境店的注册流程对于中国卖家来说更为熟悉和便捷,卖家只需提供中国公司的营业执照等相关资料,即可进行申请 。这与本土店需要注册美国公司、申请税号、租赁商业地址等复杂流程相比,大大降低了注册门槛和成本。
流量庞大潜力大:沃尔玛作为全球知名的零售巨头,拥有庞大的线下客户基础和线上流量。其电商平台每月有超过1.2亿的独立访客量 ,这为跨境卖家提供了大量潜在消费者,对于新入驻的跨境卖家来说,在平台发展初期,能够享受到流量红利,更容易获得订单和积累客户。据统计,在沃尔玛跨境电商平台发展的前两年,新入驻卖家的平均订单增长率达到了50%,这一数据充分展示了平台流量带来的巨大优势。
卖家管理服务好:沃尔玛提供高效严密的卖家管理服务,能够携手卖家开拓海外市场,贴近客户需求,帮助卖家更好地运营店铺,解决遇到的问题。平台为卖家提供了专业的运营支持和培训服务,包括店铺开设、商品上架、营销推广等全方位指导 。卖家还可以利用平台强大的数据分析工具,深入了解消费者行为和市场需求,制定更加精准的营销策略,提升店铺曝光率和转化率。
跨境店劣势解读
类目限制明显:跨境店在经营类目上存在明显限制,是由于受到物流、海关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些商品无法在跨境店上架销售。像液体类商品,如香水、洗发水等,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泄漏风险,增加物流难度和成本;纯电池类电子产品,由于其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在跨境运输时受到严格管控 。粉末状商品也常常被列入受限类目。这些限制使得跨境店卖家无法像本土店卖家那样,自由地选择经营类目,丰富商品种类,从而可能错失一些市场机会。
信任建立困难:对于消费者来说,跨境店与本土店相比,可能存在一定的距离感和信任度问题。跨境店的商品通常来自其他国家,消费者可能会担心商品的质量是否符合当地标准,售后保障是否到位 。据市场调研机构的数据显示,在同等条件下,消费者选择购买本土店商品的概率比跨境店高出20% 。这充分说明了跨境店在消费者信任建立方面的难度较大,需要卖家付出更多努力。
运营规则严苛:沃尔玛跨境店在运营规则上较为严苛,对卖家的经营行为进行了诸多限制。平台明确禁止卖家使用自动调价的第三方软件,任何价格变更都必须由卖家每天手动调整。这无疑增加了卖家的运营工作量和时间成本。系统还会自动采集亚马逊平台的商品进行比价,一旦识别出跨境店商品价格高于亚马逊,产品listing就会被删除,哪怕只是暂时的价格差异 。卖家如果使用亚马逊FBA来给沃尔玛的产品发货,将会遭到禁店的处罚,而沃尔玛的官方物流WFS又无法提供多渠道发货服务,这给卖家的物流选择带来了很大不便,限制了卖家的运营灵活性。
售后成本高昂:由于是跨境销售,跨境店在处理退货、换货等售后问题时,商品的跨境运输成本较高,一旦发生退货,卖家需要承担商品返回的运费,这可能会使利润大幅缩水。据统计,跨境店卖家处理一单售后问题的平均成本是本土店的3倍 。这对卖家的售后服务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也增加了卖家的运营风险。
沃尔玛本土店和跨境店各有千秋,卖家在选择时需要综合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对于资金实力雄厚、具备丰富运营经验和强大供应链管理能力的卖家来说,本土店或许是更好的选择。虽然注册门槛高、竞争压力大,但凭借专属运营支持、促销展示优势以及消费者信任度高等特点,一旦在市场中站稳脚跟,便有望获得丰厚的回报,实现长期稳定的发展。
而对于资金相对有限、运营经验尚浅的中小卖家而言,跨境店的低注册门槛和庞大流量红利则极具吸引力。尽管存在类目限制、信任建立困难等劣势,但通过合理的运营策略,如精准选品、优化店铺页面、提升客户服务质量等,同样能够在平台上分得一杯羹,逐步积累经验和资源,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基础。
无论是选择本土店还是跨境店,卖家都需要充分了解平台规则,发挥自身优势,克服劣势,不断优化运营策略,才能在竞争激烈的沃尔玛电商市场中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