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论坛里总看到一些外贸业务员的诉苦帖子,认为受到了老板、公司的压迫,没有受到重用。这些帖子让我有些心情沉着。作为一个在外贸行业从业了多年的老油条,我想结合自身的一些经理,将我这些年来所看所想的内容,与大家分享一下。
我本科学的就是国际贸易,算是科班出身。大学的同学毕业后基本都在搞外贸,有的开公司发了财,也有的仍在外贸公司给别人打工。人的命运在这个时候开始出现区别,让人不免有些回味。周围身价百万的也有,着实领我们这些还处在水深火热的人群眼红。
除去还在外贸行业打拼的,改行的也有。由于公司的原因,有获得机会的,也有没机会的。没有机会,也就是没有客户资源,这类只能继续受苦,看有生之年命运能否有所转变。
我在毕业后,去到了深圳一家外贸公司做单证员。期间要和很多的外贸业务员接触,由于接触的频繁,大部分也都熟络。能明显的感觉到他们对客户资料的忌讳,生怕让人看见。这些兄弟至今仍有保持联系,其中也有有能力混的不错的,开了公司,坐骑了老板。
说起来,我那些SOHO的同事,应该也挺让人羡慕的吧?但他们也有很大的压力。为什么?因为都是小公司。
大工厂的好产品,很容易就可以招人做出口,而国外的大客户也更倾向于和国内的大工厂合作,这样风险更低。而小公司则不然,他们做的基本都是大工厂做剩下的,风险也比较大,赚了十单的钱可能还抵不过一单的亏损。常年下来,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亏到裤腰带都找不到。一个老朋友一天晚上跟我抱怨说,外贸二十年,兜兜转转不过是给银行和船公司打工罢了。外贸工具帮QuickQ——
那些开了公司的朋友同事,刚开公司的时候常常都斗志盎然。但随着时间推移,他们逐渐意识到一个问题——客户资源是万万不能给别人的。想想他们自己,不就是拿到核心客户资源之后跑出来单干的吗?但生意的扩张,客户多起来后又很难照顾。故这几年来,公司保持在百万级别,很难再进一步发展。
商人,唯利是图。客户,与前者一样。随着网络的发展,信息流通的速度逐渐加快,想要通过信息不对等获得利益的空间越来越小了。
很多哥们儿已经想转行了。再去打工?不行。哪些个公司还会容得下自己?再者,三四十岁的年纪,哪个公司会给这样年龄的“新人”买单呢?
看起来,做不好外贸固然没前途,做好了又如何?如是而已。“外贸”人路在何方?
最近看到一些朋友纷纷议论外贸的前途,忍不住把老文贴出,与大家共同商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