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外贸圈子有句话“外贸(业务员)的尽头是SOHO”,这个当然不是外贸老板们说的,而是众多外贸业务员的口头禅或者暂时性的精神寄托。很多业务员都希望有一天能走上外贸soho之路,那SOHO的尽头又是什么呢?
一. soho的几类人
soho?财务自由?自由?不上班?没压力?不存在的!
首先要讨论一下soho状态的不同人。
第一种是之前就是从事外贸行业的外贸业务员,通过多年的各方面积累有一天自然的走上了单干的道路。这应该是外贸soho路线中最多人的方式,至少成功率高些,也现实一些。
第二种也是之前从事外贸相关,但是可能是有优秀的运营技能,或者其他长处,总之各种原因就走上了外贸soho之路。这部分人会少一些。
第三种是完全0基础0经验跨行过来尝试外贸的(包括一些有点资金投入试错的其他行业的宝妈之类的 或者像我这样的无知热血创业青年)。
二. soho的几个问题:
不同细分群体遇到的问题不尽相同。但至少在前期都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问题一:自律问题或节奏问题
soho状态为自己的结果负责,没人催你,没人给你付工资,你必须得自己去把事情理顺,所有问题尽可能解决完美。这里就有个问题了,在无人监督的情况下,如何保证效率,如何自律,如何有节奏地推进自己的项目?
一开始我是连续工作了3个月周末都不休息,后来由于实在太累了,效率低下。慢慢的我发现得给自己设置节奏,不然身体吃不消,效率也低。加上前期所有工作都是做不完的,只会越做越多。所以要尽早设置上班节奏。
当然我个人是不存在拖拉的情况的,我的情况是工作强度过大,无休息时间。这个跟另一个方向的“偷懒,佛系,懒散”其实是同一个问题。都要通过设置正常的工作节奏来解决。我于是理解了为什么要设置工作日,周末。因为身体和精神都需要按节奏进行休息,以保证工作状态高效。
所以我很快就按照一周工作6天,从早8:30到晚18:30, 其他时间算休息时间。每个周一做个计划和总结上周,开启新的一周。一直执行着。
问题二:社交沟通问题
很多朋友反馈说,soho会无社交,认识不到新朋友。我好像也没太大的感受,总会认识新的网友,同事,一起做新的项目或产品。所以这点我也没太大的体会。我个人早期是这么解决的,1.我们会按时定期的开线上会议(我这个好像也不是严格意义的soho,从一开始就没有停留在soho状态,始终奔着团队和系统化去规划的)。2.不在家办公,要么去朋友的办公室蹭工位,要么就是去公共空间如图书馆等办公。总之我们的体感跟正常在公司上班没太多的区别。每天都见到周边的人,也会认识一些新的人。
问题三:内耗等精神层面的问题
由于要长期面对不确定的市场,做的产品可能效果不行,周边的人质疑,家人不理解。周边的人打击。市场效果的打击。换品等。soho有太多可以让你产生挫败感的机会。
可能一开始投入不见回报,是否要继续投,周边的人叫你回去上班,动摇是很自然的事。这方面我也不太有经验,周边的人确实不断的抛橄榄枝稳定的收入,但都被我拒了。我清楚的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虽然可能一开始的时候做的一塌糊涂,但总相信自己可以把事情搞通。
解决这个问题只能把自己打造成一个长线投资者,不盲目乐观也不盲目悲观。客观看待外贸这个生意,它本质就是服务业(对soho外贸人来说更是),它是有客观的周期的,注定不可能像网络上充斥的那种赚快钱的。那些赚快钱的不是说不存在,是可遇不可求的,无法复制无法把握的机遇。就好比你做外贸总不能抱一种去彩票店买彩票的暴发户心态,只会让你更快的亏得更彻底。
也就是要客观认知外贸它是个长线的事情,想清楚自己目前的水平和状态。这样才能心平气和的去面对遇到的各种奇葩的客户,奇葩的供应商,奇葩的货代(各环节的奇葩的事和人)
问题四:还有另一类soho算“事业有成”了,但是依然精神内耗
他们可能通过soho也赚了不少的钱,很自由,全球旅行,吃好吃的,物质上相对来说富足了。但是依然摆脱不了内耗。因为可能他们一整天花两三个小时处理客户就行了,想睡到几点就睡到几点,天天玩游戏,刷手机,宅家里,偶尔出去旅游。但是还是周期性的低落,内耗。
这类的朋友的问题其实已经很明显,应该结束soho状态。对,走到了soho的尽头,应该往前走了。结束soho,进入下一阶段——上班!
三. soho的尽头在哪?
你做一件事的动机很重要,动机不一样会导致状态不一样,结果也不一样。
很遗憾,我没经历上面的问题四。我做外贸的目的不是soho然后躺平,从第一个创业项目失败第一家公司倒闭之后,跨行来外贸并没有打算就一直soho,对我来说,soho只是前期迫不得已的过渡阶段。所以soho(一个人的状态)突破了基础的外贸之后,我始终在各种尝试打造团队,尝试各种模式的合作。当然,大部分合作都失败了。最近失败的一个项目在2024.7月中,开始于5月。真正的一个人soho状态也就是我0经验冲进外贸领域的前半年,花了3个月左右突破了阿里平台的运营获客。之后就一直在尝试团队化。
所以其实很多soho的问题都可以在soho维度之外得到解决——不外贸soho了自然就没了"soho病”。你想解决目前的问题只能跳出来之后才能解决,跳出来就自然解决了。简单说,不要始终停留在soho状态,难道你不想向下一个阶段去突破吗?
“我不想活得那么累” “我觉得那样太累了”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走向下阶段”。这些描述就是典型的无规划导致的。这些可能只是你想出来的“累”,实际你陷在当前的soho内耗才是真的累,当你去追求下一阶段的目标时你会享受过程解决问题的成就感。至少我是这样,只要有个目标,看到自己的进步就会有成就感,可能短期没赚什么像样的钱,但是状态满满。
人永远在追求未得到的,所有得到的在得到的那一刻就开始贬值和然后慢慢变得索然无味。这是人性,不要尝试抵抗。或者要么就走另一条道去宗教那条路寻找答案,也没有谁规定必须soho成功之后就要团队化公司化。这个建议只是针对在soho状态下过得比较内耗的朋友。有的朋友就是很享受soho状态,就不内耗。那其实也就可以了。人生也就这样。每个人都得找到自己喜欢的答案。
有人选择敛财,有人选择苦行,都是选择。追求内心的指引,往前走直到挂的那一天。
四. 建议加入外贸大循环
soho的尽头最好是 ——成立外贸公司,招更多外贸业务员,并培养他们成为外贸soho,如此不断循环,生生不息。
soho不是终点,是另一个新起点,征服新的山峰才刚开始。如果你已经soho状态稳定了,慢慢觉得无社交,无聊,天天玩游戏,旅游也累了,好吃的也腻了,觉得乏味,怀疑人生意义,经常内耗的时候,说明你该结束soho状态了。
对于外贸业务员来说,外贸(业务员)的尽头是soho, 但是对于跨入soho门槛之后的人来说,这只是另一个游戏的开始。就好比你初中的老师告诉你,中考结束就好了,你发现还有高考,高中老师如法炮制“高考结束就解放了”之后,你进入了大学,后来你发现毕业之后工作才是新游戏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