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跨境物流企业来说,如何看待自建站的崛起以及自建站品牌的输出和流量的获取?面对自建站的崛起,以及大平台的垄断、小众平台的多元化,跨境物流企业该如何更好应对?
在2021年3月举办的第四届中国跨境电商物流趋势峰会上,递一物流总经理助理Edward Zhu,发表了“专线小包企业运营模式的迭代创新”主题演讲。
在过去一年里,中国跨境电商行业高速发展,作为行业中的一员,将从运营战略、客户、产品、服务和资产配置五个方面,分享从宏观到微观操作的线性逻辑,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企业的发展是由顶层设计驱动的。其实在2019年,行业就已经迎来了高速增长整合的窗口期,在这期间积极推动企业转型,运营战略转型首当其冲。
CNE在2019年之前,还是一家小而美的企业,2019年底营业额超过10亿人民币,专线小包货量在华东位列前茅,但与头部前三家企业货量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整体运营逻辑也比较简单,几乎以盈利为唯一目的。
后来,综合市场格局、营收状况、外部机构的数据分析,再结合自身对市场的理解,2019年底决定战略升级,拥抱资本市场。
客户是企业的生命线。对于物流行业来说,目前在整个产业链条里维度较低,所承接的生意大多由商流决定,在经营中需要重点厘清以下几个问题:
1、跨境电商对物流来说,机遇和挑战分别是什么?
2、在产品创新方面有哪些举措?具体创新是什么?
3、如何看待行业竞争,尤其是对于头部企业和第三梯队企业?
其实,整个跨境电商行业的机遇和挑战,都可从客户层面来分析。2020年之前,CNE整个GMV的60%左右来自电商平台。
电商平台相对强势,而且普遍希望对物流进行整合。对于物流企业来说,一旦与平台处理不好关系,就会失去很多生意。大型自建站的出现,对物流企业来说是一种机遇。
而对于平台,要涉足物流业务,有两个基本问题尚待解决:
1、除亚马逊之外,其他平台的市占率,难以应对卖家及终端消费者对物流供应商选择权的博弈。
2、全球电商包裹50%以上都是从中国发出的,在全球电商市场中,中国供应链依然是支柱性供给方。
只是平台控制渠道,中国产品在平台的流量端没有话语权。而自建站的出现,推动了中国制造业企业向品牌化过渡,背后的逻辑离不开C2M。
很多卖家表示,对自建站品牌输出和流量获取没有信心。其实品牌和流量背后,是价值观和文化在做支撑。
比如麦当劳的发展,有美国文化作为重要支撑。而经过疫情的洗礼,跨境物流赶上了C2M时代,C2M时代背后真正的逻辑是人文传播,消费者认知在全球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现在的消费者,不需要你告诉他哪些东西是好的,消费者自己会去判断,你只要把好的产品生产出来。
从这个角度来说,中国跨境电商与物流最大的红利,是全球消费者认知升级所带来的流量和供应链重新整合的机遇。
产品是企业安身立命的根本。从商流的变化、平台垄断化,以及独立站的兴起,可以看到平台垄断化之后对于物流系统的整合。平台不会购买第三方整条的物流产品,而是会对物流产品进行分段切割,重新整合,再把自己整合后的产品卖给市场。
如果想继续与平台合作,需要定制化输出分段的产品。而日渐崛起的自建站,作为一个个单独的卖家,需求更加个性化,如果想与自建站合作,也需要个性化定制。
所以,无论是平台的垄断,还是自建站的崛起,都需要从卖方市场转变到买方市场的角度去考虑,一定要从市场获取产品设计的一手信息。
另外,小众平台多元化。如专门做南美市场的美客多,对产品的模块化、定制化非常看重,如果以传统的逻辑先去生产产品,再推到市场上去销售,很难有好的效果。针对新兴平台,更需要根据他们的诉求去定制新线路、新产品。
服务既要项目化,也要定制化。不能总以大众化的品质去做服务,针对不同的客户及需求,需要组建专门的团队做定制化服务。
同时,智能终端的移动化,要求服务实现线上化。因为要使服务和产品穿透到底层,必须以所处时代的技术基础设施为主要依据,目前消费端已经实现了移动化,服务端就必须能够跟紧节奏。
专线小包企业的核心壁垒是什么?我们认为是产能。跨境物流的重点在于跨境,而不在物流,空运海运显得尤为重要,这与国内物流是完全不同的。尤其是专线小包,讲求实效,以飞机为主,需要轻重资产结合。
而航空产业是一个有着100多年历史和成熟规则标准的产业,航空标准影响着跨境物流整个过程。跨境物流在国内端,做的其实并不是“运输”,而是“生产”。
新兴行业的电商件对于航空公司来说是非标准运输件,专线小包在国内的“生产”,就是要把这些非标准运输件加工成标准件。所以,分拣中心才是获取航空舱位的真正抓手。
总之,积极拥抱时代机遇和行业红利,最终还是要回归到紧跟市场趋势、满足客户需求、构建核心壁垒上来。希望在这场新零售的革命中,有更多跨境电商物流企业能够跑出来,成为重塑未来全球商品流通价值链中的重要力量。
ENG
公众号:晓生研究院